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华夏时报

原标题:中国社科院李扬:建立管理政府债务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2024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李扬

12月6日,由华夏时报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交易研究中心、华夏时报金融思想荟和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联合提供智力支持的2024(第十八届)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年会聚焦新质生产力,以“向‘新’而行,探寻发展之‘质’”为主题,汇聚业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及金融机构高管,凝聚共识,贡献智慧,推动行业以“质”致远。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建立管理政府债务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有效管理政府债务,关键是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过去的一年中,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下称“化债”)成为市场关注的重要话题。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李扬认为,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党中央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确保经济财政平稳运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债实际等多种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新的财政刺激政策下,将有更多的政府债务产生”。

关于债务管理的要点,李扬提出了三个方面,即“为什么发债”“债务的购买者结构及其宏观影响”及“债务的可持续性”。

为什么要“发债”?李扬表示,要关注赤字债务、自偿性债务、准赤字债务三个方面。

而之所以要关注债务购买者结构,是因为“债发给不同购买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政府债务发行之后是金融问题,于是发给谁就有了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等诸如此类的影响”。

李扬举例称,非金融部门购买了政府的债务,涉及到了购买力的转移,是非通胀性的;而如果由中央银行购买,就涉及到了货币化的问题,而且是倍数的货币化,具有通胀性;而如果是国外部门购买,则相当于引进外资,涉及到外债管理问题。

“所以说,政府债务的发行有极强的货币政策效应。因此,关键是要建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李扬表示。

而在债务的可持续性方面,李扬强调,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债的风险只能被转移、分散或得到管理,不能被消灭;二是关注通货膨胀对化债的影响”。因此,李扬表示,“化债的最终路径还是要把生产搞上去,把经济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