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达子
本文共2693字,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前言
公元756年,59岁的王昌龄倒在了亳(bo)州的土地上,他的脸正朝着家乡的方向,明明马上就可能见到自己的妻儿了,却在此遭遇不幸。家里的妻儿老小正在满心期待地等着他归来,可是最终等到的却是他的死讯!
王昌龄只是想返回老家,可是在路过亳州时,竟遭到亳州刺史闾丘晓的残忍杀害。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呢?他们之间是有什么深仇大恨还是利益纷争呢?今天老达子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关于闾丘晓的动机,有2种不同的说法
1、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据史料《唐才子传》记载:“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说闾丘晓因为嫉妒王昌龄的才华而将其杀害,这也是后世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
这种说法之所以比较容易被认可,是因为非常容易解释得通。他们一个是亳州刺史,一个是被贬的龙标县尉,生活根本没有任何交集,也不会涉及任何利益的冲突,所以他们之间应该不存在私人恩怨。
而当时王昌龄的名气非常大,在开元年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一起去酒楼喝酒,台上的歌姬表演着各种婉转动听的歌曲。酒过三巡,他们便打起赌来,看他们谁的诗会被台上的歌姬唱得最多,最多的人就是最后的胜者。
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应声而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的嘴角微微上扬,为自己画了一道。
紧接着一首《哭单父梁九少府》:“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也画了一道,此时只有王之涣还一道都没有呢,下一首会是他的吗?
一首《长信秋词五首》:“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又是王昌龄的,王昌龄再次画下一道。这时旁边的王之涣不高兴了,说这些歌妓只会唱一些平凡之辞。
随后他指着一名美丽的的歌妓说:“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再也不和你们打赌了;但是如果是我的诗,那你俩就要拜我为师,怎么样?”
那位歌姬很快上台表演了一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非常满意的笑了。
从这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4首歌中王昌龄占了2首,可见当时王昌龄的诗歌传唱度还是很高的。
2、王昌龄激怒了按兵不动的闾丘晓
这种说法是这样的:王昌龄可能是在回乡途中路过亳州时,得知了睢阳告急的情况。然而,闾丘晓担心一旦战事失败会殃及自己,便拒绝引兵相救,这让王昌龄感到非常愤慨。他开始公开批评和讽刺闾丘晓坐视不救的行为,这一下就激怒了一向桀骜不驯的闾丘晓。
对于一个从小小的乡村县尉,刚到别人地盘就对别人指手画脚、阴阳怪气地大加议论?这事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还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发生在王昌龄身上就再正常不过了。
出身贫寒的王昌龄,从小就要立志报效国家。二十几岁时,他就辞官投笔从戎,独自踏上了边塞的旅行。穿越了萧关,渡过了洮河,越过了玉门关,直至碎叶城……
这个猜测的依据是《旧唐书·张镐传》中有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闾丘晓被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迁延不动,从而贻误战机,最终等到张镐赶到淮口时,宋州已经沦陷了。
另外《新唐书》和《唐才子传》的记载中,说闾丘晓在临死前还求饶说自己还有父母要赡养,而张镐的回应是:“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如果不是因为王昌龄与睢阳之战有关,张镐会在这种情况下,仅因为个人恩怨而拒绝闾丘晓的请求吗?
反正,老达子更支持第二个观点,但是至于闾丘晓为何要杀害王昌龄,恐怕只有当时的当事人知道了,后世对此的历史记录甚少,这两种说法也都是猜测而已。
回顾王昌龄波澜壮阔的一生
“开元十五年李嶷榜进士,授汜水尉;又中宏辞,迁校书郎。” ——《唐才子传》
23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此时的王昌龄也同我们大部分男生一样,怀揣着一个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客梦。他踏入嵩山,开始刻苦修习剑法,孜孜不倦地苦读。三年后,王昌龄果然成为了一名技艺精湛的剑客,于是他仗挺剑出山,穿越并州、潞州,一路奔向长安。
可是在长安匆匆参加一场科举后,便骑马北上,途经河陇,越过玉门,直抵边塞。从此,历史上又多了一个边塞诗人。
王昌龄原本就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太原王氏”,即使不从军,他也将有一个非常光明的前途。但是,很多男生心里都有一个军旅梦,王昌龄也不例外,他心中流淌着的是一个热血男儿豪情万丈的热血。
初次登上古老的边疆城墙,王昌龄便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进入军营后,面对遮天蔽日的帅旗和密布如云的战阵,他又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漠北的戈壁中,王昌龄历经三年的磨砺,直至三十而立,他决定去追求功名利禄。
通过他不断的努力,终于在三十岁时考中进士,授官汜水县尉。之后又考中博学宏辞科(科举考试制科中的一种),调任至秘书省校书郎。
校书郎这个职位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夫复何求的。因为这个岗位就是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又可以继续钻研学问,还不会被卷入到各种险恶的斗争中。可是王昌龄这个人,并不甘于安分守己的做个读书人。
“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 ——《唐才子传》
从史料记载的王昌龄不矜小节,和后人把他举为“风骨”代表能看出来。在公元737年,宰相张九龄因为奸臣李林甫的陷害而被贬谪到了荆州。当时,朝中的文武官员没人敢为张九龄说句公道话,只有王昌龄站出来指责李林甫弄权,结果却因此被贬到岭南。
王昌龄对朋友就是如此赤诚和肝胆相照,纵然两肋插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公元740年,王昌龄从岭南北归途径襄阳时,决定顺道探望下老友孟浩然。久别重逢,自然要喝得酣畅淋漓。可这次酣畅淋漓却要了孟浩然的小命,旧病复发而不幸离世。王昌龄得知这个消息后深感愧疚,又痛不欲生,泪如雨下。
回到长安后,他被任命为江宁县丞,这个比七品县令还要低的职务,王昌龄一做就是八九年。然而,即便是王昌龄这样的才士,也难逃被人诋毁的命运。公元748年,他因“不护细行”的罪名再次被贬至龙标尉。
在送别好友辛渐时,他写下了这首《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而好友李白听说了王昌龄被贬的消息以后,也写了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已经59岁的王昌龄在回乡途中,被刺史闾丘晓所害而离世。
老达子说
王昌龄的诗歌以其风骨和才情闻名,被后人誉为“诗家天子”。他与孟浩然、李白等知己情意相投,诗中常流露出对友情深厚的赞颂。
“与子同袍,岂曰无衣”,这是王昌龄一生的交友信条。因此,人们都乐意与他来往。然而岁月无情,一转眼,许多人就散落天涯,未曾告别,便再无相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