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翩然而去。

跟她有关系的娱乐圈名人,纷纷发声。比如,饰演过她笔下角色的演员,林青霞、林心如、陈德容、苏有朋、黄晓明、黄奕、马景涛、古巨基、金铭……还有主流媒体避而不提的小燕子、金锁。

很多人都像林青霞所说,“心好痛。”

他们受惠于她,确实该悼念。

但有一个人,也曾受惠于她,却保持着沉默。

于正。

那段旷日持久、众所瞩目、耗时耗力的文字公案,用网友的话说就是——琼瑶“最不该生的气”,全都给了于正这个晚辈。因而,人尽皆知,他抄袭过她。

不谈道德、法律,用人文字,如再生父母,恩重如山。更遑论,还借此扬名立万。

但他,却沉默着。背后意涵,值得玩味。

或许,就像他被判抄袭成立六年后,方才迫于压力道歉。一副,“臣妾我委屈”的死出。

法律之下,盖棺论定,板上钉钉。于正认不认不重要,重要的是,“抄袭”是他一辈子难以洗脱的标签。

即便如于正内心所想,确实没有一字一句的抄袭,但他的编剧作品,也脱不了琼瑶的影响。从于正作品观察而言,其爆款公式与琼瑶小说何其相似。

把“于正剧作受了琼瑶小说哪些影响”这个题目抛给AI,ChatGPT这样回答:

琼瑶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男女主角常常是身世显赫、命运坎坷的角色,他们之间的感情充满了命运的捉弄和曲折的冲突。于正的电视剧中,人物通常也是命运多舛的美丽人物,男女主角常常因为误会、身份差异或家庭背景等原因而遭遇重重阻碍和冲突。这种人物设定的“命运之感”是琼瑶作品的一大特色。

琼瑶的作品强调女性角色的坚韧和成长,尤其是面对爱情和命运时,她们常常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智慧。于正的电视剧在塑造女性角色时,也非常注重她们的成长过程,以及如何在爱情和权力的斗争中体现个人的坚韧与智慧。例如,《宫锁心玉》中的女主角就具有很强的成长性,面对宫廷斗争,她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逐渐成长为深知权谋和权力斗争的女人。

总结:于正的电视剧作品,无论是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或多或少受到琼瑶小说的影响。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对爱情的浪漫化处理、对人物情感的戏剧化刻画,以及在宫廷背景下对女性角色的塑造。虽然于正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加入了更多的商业元素和现代化的叙事方式,但琼瑶的影响在其早期的剧作中依然可见。

你看,连AI都知道。某种意义上,琼瑶就是于正“精神上的母亲”。所以,就算是不谈抄袭,纯从创作脉络上来看,于正亦需饮水思源。

因而,对于正来说,于公于私,于法于情,于内于外,都应该感念这位前辈。

当琼瑶去世消息传出后,很难知道于正时下心情,但发声与否,是态度问题。下意识的举动,可能才是真实的。

过往,于正是个把微博当朋友圈发的人,每天一条,甚至多条,琼瑶去世当天早上,还在发短剧演员的帖。至今多天过去,未再发一条。

从过往于正微博更新频率而言,这不正常。

但对于正来说,这也很正常。因为,他不仅是“文贼”,还“鸡贼”。他知道琼瑶离世,会波及到自己,所以选择隐身,甚至是一改过往话痨本色,保持着不该有的沉默。

果不其然,“于正抄袭气病琼瑶”的说法在自媒体中蔓延开来。因而,于正避之唯恐不及。

或许,于正也想发声悼念,但他会认为外界说他“蹭”。弄不好,又是一顿群嘲。

某种程度,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但这种退缩,就暴露了他的底色——

死不认错。

在外界看来,直到琼瑶“翩然而去”,于正都不肯诚心道歉。

得,死丫头的罪状,又多一条。

不管出于何种考虑,是自我防护,还是仍然认为自己没错,但于正生命中发生重大纠葛的一个人用如此“琼瑶的方式”离开,轰动华人世界,他不发一语,是有问题的。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发声悼念。

大概率,于正无话可说。他的沉默,也是对琼瑶的一种发声。我们听来,震耳欲聋。

但即便,他想发声,也很难触及不到灵魂,外界必然会嘲讽。想想也就放弃了。如果他不认为自己抄袭,或者心有委屈,必然无法触及灵魂。

不过,我们总觉得于正缺位,对琼瑶是不公平的。在这里,我们不妨代入到于正角色,帮代拟一条悼语,如下——

创作受惠于您,感佩;昔日带去烦扰,愧疚;未尝当面致歉,痛悔。晚辈于正敬致。

言简意赅,保持尊重,适当认错,又显谦卑。若如此说,博得美誉也说不定呢?

于正要想抄,可随意。

但事实上,琼瑶离世当天下午,是于正“诚心忏悔”的最后窗口。

可他错过了。再也没有机会当面跟琼瑶道歉。

或许,也有。

琼瑶用自己的方式,浪漫地走完了这一生。她仍然活在很多人心里。

而于正,还将继续活着。

但不少人,会觉得他早已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