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年头,如果一个演员被冠以“主旋律剧专业户”“正剧专业户”的称号,那他四舍五入就等同于“烂剧专业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员张粟就是如此。

众所周知,正剧、农村剧、主旋律剧、战争剧、年代剧几乎就是等同于任务式的剧集,是一篇篇命题式流水线下的作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缺少了许多主观能动性的艺术性发挥空间,在处处受桎梏的创作氛围里,制作出来的剧就又臭又长,它们既无法很好地传达中央精神,也没有让观众所喜闻乐见,结果就是烂剧率高得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演员但凡对自己的事业有追求,必然不会主动扎堆于烂剧的洪流里,但事实上,不是所有演员都有选择权的,尤其是七八线开外的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粟就没有,某种程度而言,成“烂剧专业户”都已经算是他的一个殊荣,这至少证明了他还在这一行蛰伏着,还牢牢在圈内占据有一锥之地,至少证明了他的理想还没完全被现实打倒,

《故乡的泥土》里的梁麦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向前》里的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风流人物》里的蔡和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烽火抗大》里的高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起之火神山》里的刘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河水》里的沈亦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湾区儿女》里的郭永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奔腾岁月》里的肖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光大嫁》里的隋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旗漫卷西风》里的李志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邮差》里的徐仲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搜神记》里的神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眼望去,显而易见,几乎清一色都是任务剧,剧名都尤为让人倍感生疏,许多剧都是让人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的样板戏。

张粟的资源很是捉襟见肘,算是牢牢焊死了“烂剧专业户”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那是把双刃剑——虽然这一方面让其出道多年依旧默默无闻籍籍无名,但另一方面其形象正气质佳尤为适配于伟光正角色,投身于此也让其拥有了固定的观众群,频频在央视、地方卫视刷脸,他在电视剧受众那里混了个脸熟,也算是找准了定位,闯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可以靠表演吃上了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张粟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属实不易的,从没资源没背景没人脉的“三无”人员一步步跃迁至如今不愁戏拍的地步,他真真切切靠着自己实现了逆风翻盘。

张粟成功的秘诀在于他没资源没背景没人脉就自己去建立资源背景人脉——你的过去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安徽合肥,在父母和姐姐都是公务员的家庭里,从小喜爱表演的张粟是不合时宜、格格不入的,但他一直在锲而不舍捍卫自己的梦想,颇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决绝和果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家里,张粟通过一次次讲事实摆道理,终于撼动了父母心中成见的大山,卸下了他们的心防,他得以在初中时靠着班主任的推荐考入了安徽省艺术学校学习表演专业。

对当演员,张粟是心无旁骛的,更是信念坚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艺校期间,因为其长相清秀、嗓音透亮,他多次被黄梅戏专业的老师旁敲侧击地挖墙脚,被要求转系,想让其做他的黄梅戏关门弟子,但张粟每一次都毫不犹豫婉言谢绝。

现在想来,如果不是因为有如此顽强的意志,他不会有之后的璀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演是最让张粟为之兴奋、忘记了时间流逝的东西,而实现梦想不是只是空想,它也需要勤奋和自律。

“我每一天都想过放弃,但第二天,我从来想的都是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

张粟就读艺校的第一年就被央视投拍的电视剧《大哥》剧组选中,达成了第一次拍戏就拍了70场戏的成果,初生牛犊不怕虎,他16岁就开始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更是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

当然,张粟没有因此懈怠,更不会沾沾自喜,别人忙着早早拍戏赚钱,急于把自己变现,眼光长远的他选择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当时只想认真学好专业课,扎实地充实自己,为以后的事业打好基础。虽然说运气很重要,但光有运气不够,运气来了你得准备好才行。只有具备了专业素质、专业功底你才能把握住它。”

只是不可否认,理想与现实总归有差距,人不能永远做出绝对正确的决策,而有得就有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确因此让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了,毕竟在这行,“出名要趁早”是条铁律,客观上,张粟硬生生将自己积攒下来的流量消耗殆尽了。

然后他毕业即失业,成了一名北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孑然一身,迫于生计,张粟成了个跑龙套的,别人给钱他就拍,一年到头最多就休息一个月,连年都是在剧组过的。

其实这样也并非不行,毕竟银行卡里的钱在变多,他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和快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同时张粟也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满足于现状就永远出不了头,他想要做的是演员,而不是一个重复性拍摄的机器人,他知道自己再不改变就会立马被市场淘汰。

“如果你向往什么环境,那就努力进入那个环境,努力融入你向往的圈子,不管这一路上会遇到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粟那时候各种“饭局”都来者不拒,因为那是他唯一能链接到强者的途径。

没有什么比得上一个经验老道的前辈更能让其快速入圈的。

在社交场合,张粟作为一个年轻人很放低自己的姿态,谦逊、宽厚、善良、自信、上进是他能脱颖而出的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前辈会拒绝这样积极进取的年轻人,毕竟他们曾经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他们会在他身上看到他们当初的影子,由此产生提携之情。

张粟深知,藏着掖着没有任何好处,只要愿意走出去,那些高不可攀的人都能成为自己成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敢冒险、行为受恐惧左右的人很难成功,你永远别只想等着别人来发现自己。

在努力工作之余,张粟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有意识地去向上社交,主动向别人推销自己——你认识的人越多,你的机会越多,以后在关键时刻得到的帮助也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人生来就有门路,有的人用钱买通了门路,有的人凭借日积月累的专业技术争取到了门路,而彼时仍是新人一枚的张粟能谋取门路的最大优势在于内心的强大动力。

以前,竞争力是靠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获得的,如今,竞争力则是靠不断提高关系质量、构建自己的人脉网得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张粟在李幼斌的牵线搭桥下获得了电视剧《邮差》的机会,自己担任男主角不说,甚至李幼斌老师还亲自为其配戏,扮演男二号。

后来,他还与老戏骨张嘉译链接上了,有了影视剧上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粟能一直有正剧拍也是一样的道理,他将自己的人脉经营得很好。

人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家能各取所需,因为大家默认,花费时间、精力建立关系能够为自己谋利。

双赢本就是这个紧密联系着的世界不可或缺的东西,在一个高度联系的市场,合作才能获得巨大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特别感谢很多老师朋友们对我的帮助,没有他们的一路提携,就没有我今天的这点成就。”

这是张粟频频被正剧投资方青睐的关键。

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他是知足常乐的,张粟并不奢求能一夜成名,他也享受拍各种年代戏,他不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稳步地慢慢来,我的领导就是观众,观众真是我们演员的衣食父母,能得到他们好的评价就足够了。”

张粟是绝对事业为主的人,所以他37岁还形单影只,大龄未婚。

“我觉得工作是一种快乐,它是我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感情上,他是宁缺毋滥甚至是理想主义的。

张粟的婚恋观是结婚不能是因为家人的催促、不能是因为年龄到了、不能是只图对方有房有车、不能是因为对方怀孕了,他只希望,结婚是因为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说明了,他大龄未婚是因为他迄今仍没遇到真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情是种双向互动,双向奔赴永远是难得的,尤其是到了三四十岁的年纪,再搞纯爱好像是天理不容一样,某种程度上,张粟也极为固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观念里,好的婚姻不是把两个人绑死,而是去把两个人激活。

张粟不会去将就,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他不会物化自己,也不会去物化别人,所以尽管不时孤独难耐,他也不会去做一步错步步错让自己后悔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姻跟事业不一样,事业尚且能理性决策,不断设立目标然后付诸于努力以让其开花结果,但婚姻则有太多感性的不可预测的部分,很多时候努力是不起作用的,甚至第一步的对象筛选是最难也最关键的,而那直接让张粟没有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年近40,不管事业还是婚姻,张粟都跟自我和解了,而人一旦自洽,内心就稳定踏实了。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