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赴美留学的小伙伴而言,签证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没有签证,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乃至旅行都会受到极大限制。而随着2025年美国本科早申的临近,申请者需要密切关注各大学的放榜时间以及美国签证政策的变化。下面,本文将分享前阿默斯特学院招生官万晓峰博士的见解,深入了解美国本科教育及中美交流的趋势,以及中国留学生在申请过程中需要避免的常见误区......
文|周哲浩
From 爸爸真棒
微信号:babazhenbang
“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教育平台
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25Fall美本早申终于放榜!
目前,部分美国大学已有放榜时间:
12月6日,佐治亚大学
12月8日,玛卡莱斯特学院
12月12日,普林斯顿、哈佛
12月13日,约翰霍普金斯,圣路易斯华盛顿
12月14日,加州理工
12月15日,卡内基梅隆、纽大、埃默里、乔治城、威廉姆斯、波莫纳、卡尔顿等
12月17日,耶鲁
12月21日,MIT
另外,如斯坦福、杜克、西北、宾大、康奈尔、芝大、布朗等藤校&Top10都会在12月中旬放榜。
目前,根据CommonApp发布的早申数据显示,中国学生的申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9%!是连续三年下滑后的首次上升。同时,整体早申申请也比去年上涨了6%,可想而知今年的竞争有多激烈。
与此同时,美国签证圈却出了一个大新闻。有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CES消费电子展的人员表示,尽管持有CES的正式邀请函,但仍被美国大使馆拒签,而且还不是个例。参加项目的40家公司有一半被拒签。这一规模“前所未有”。
这一消息出现在川普重返白宫之后,尽管不是教育圈的新闻,但也让人们对于中美交流的未来持担忧的看法。
到底未来趋势如何?美国对中国学生的兴趣是否在减弱?
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莫过于美国顶尖文理学院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的前华人招生官万晓峰博士。前不久我们请到了万博士通过文章和讲座的形式,分享了他担任招生官九年以来对于美本申请、中美教育的种种看法。
谈到中国留学生赴美趋势的问题,万晓峰博士提到了两点。
从最表层的数据来看,中国和美国确实存在双向的兴趣衰减。
这边中国学生去美国的少了,那边美国来中国的招生官也少了。一所上海知名私立学校的情况是,2019年还有100多位海外招生官,其中80%来自美国高校,到了2023-24学年,下降到了70多位,其中只有一半来自美国。
另一方面,无论环境如何变动,始终会有相当多家庭,会坚定不移地选择去美国求学
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高等教育。而且就美国大学的本科而言,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国际生源地,就读人数(87,551)是印度(36,053)的两倍还多。
但令人无奈的是,大家很少能捕捉到真正有效的信息。在万晓峰博士看来,中国家庭对美国教育的认知水平是下降的,存在着种种误区,比如觉得美国大学会按国家卡人数,又比如觉得文理学院没有就业前景等等。
甄别有效信息,厘清是非变得尤为重要。
* 为方便理解,以下内容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美国大学不会按照国家卡配额
申请池没有高下之分
我担任国际招生录取主任的九年时间(2015-2024),国际申请人数从2000份涨到了创纪录的6000多份,但录取率却来到了2%的历史最低,中国学生基本维持在个位数。2026-2028届新生,按所居住的国家划分,中国入学人数(enrollment)分别为:3、3、9。
这些数据放一起,家长可能会疑问:是不是对中国学生有配额的限制?并不会!
虽然每个学校都可能考虑国际生的占比,但是并不会精确卡到具体国家的配额,而且哪怕占比也是浮动的。这一点,和国内大学按照省份配额的情况不太一样。每年美国大学收到的申请情况都不相同,像开盲盒,不会先入为主地规定要录取多少名来自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
还有,大家经常看到这样的数据:在美国大学的录取中,来自美高的学生占比更多,因此觉得大学会把学生归类到不同申请池,而在美国申请池比在中国的更容易录取。
这也是认知偏差:申请池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为了分高下,而是让招生官结合地区的语境,更好地审视申请者。最终结果还是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表现。
很多人只是简单地看到了数据的高低,但他们不知道,招生官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人看不到的:
有没有修习具有挑战性的课程?
老师的推荐信是怎么写的?
综合表现如何?
招生官得到的学生画像是非常完整的,但是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数据却是非常单一的。
至于阿默斯特学院录取中国学生数量一直很少的原因,并不是“学校卡得严”,而是“总体的申请人数就不多”。
我们总好像认为,身边所有的同学都申请了顶流学校,但并不是这样。拿阿默斯特学院来说,中国国籍学生申请数量,常年在250-260之间。这其中,在中国读书的学生和在海外读书的中国学生,基本上是1:1。
数量不多,但与其他地方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水平要更优秀。我和我的主任——他以前是MIT的招生办主任——经常把中国学生的申请单独拿出来看,然后面面相觑:这些学生怎么什么活动和竞赛都集齐了?
我有一种感觉:一个中国学生,简直是活出了10个学生的人生。
这么卷也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我在文章里提到的,这一方面让孩子失去了探索自己真正兴趣的机会。另一方面,美国大学希望拥有的是拥有不同兴趣、爱好和背景的群体,不需要面面俱到。
10所Need-blind大学
可以毫无顾忌申请奖学金
国内经常会用到这样一种宣传话术:该学生是某大学中国地区唯一奖学金获得者。这也是认知上的误区,它传达出的真实信息其实是:这所大学资金实力有限,只能给少数学生提供财政支持。
美国大学的财政补贴政策,分为两块:
奖学金(merit-based scholarship)
助学金(need-based financial aid)
奖学金根据申请者的才能发放,可能是学术、也可能是体育特长。金额视情况而定,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学费折扣:全奖就是学费全免,半奖就是抵一半学费。它是一种争取生源,吸引学生入学的手段。
助学金是为了帮助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家庭,大学会利用计算公式,算出家庭的支付能力,助学金就是两者的差额。部分情况下,美国大学(通常是那些最顶级的学校),在录取学生后会提供100%的补助,不仅是学费,还包括生活费、住宿费以及往返的机票等。
阿默斯特学院,84%的国际学生都有助学金的,平均补助金额8.1万美金。在2028届学生中,将近60%入读的学生,获得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平均补助金额超过7万美元。
那么,申请阶段提出需要助学金,会影响录取概率吗?这取决于学校的政策。有10所顶尖学校,如果真的需要,可以毫无顾虑地提出。
这样不会因为你提出需要助学金而降低录取概率的政策,我们称为“Need-Blind”,但有的学校,提出需要助学金可能会降低你的录取概率,我们称为“Need-Aware”。
对国际生而言,只有10所学校是Need-Blind,但它们都是顶级,分别是:阿默斯特学院、鲍登学院、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MIT、普林斯顿、耶鲁、华盛顿与李大学、以及最近刚宣布该政策的圣母大学。而对美国本土的学生,Need-Blind政策的学校高达上百所。
这其实也是顶尖大学体现教育公平性,以及吸纳全球人才的一种方式。
文理学院不是文科学院
它的就业前景也很好
对于国际教育,无论博雅教育体系还是文理学院,中国家庭认知水平其实是在下降的。
各种引发热议的排名都是只有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的排名是单独的。而且一些大城市的落户政策,也只看综合性大学的排名。消费降级叠加对未来的不确定,所有人都希望寻求更安全和务实的路径,于是就把文理学院这个选项屏蔽了。
网上有各种错误的信息,比如文理学院是贵族特供,又比如文理学院只有文科和艺术专业,但阿默斯特学院最大的专业是数学。
文理学院博雅教育的精髓。而且,很多顶尖综合性大学,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本科学院其实都是文理学院。
单独文理学院体系的特点是,小班制的课堂、教授直接授课、本科生直接参与教授科研。几名学生围坐在教授身旁,大家畅所欲言,这种想象中美国教育的场景,只可能发生在单独的文理学院,哈耶普斯麻都实现不了全部小班化和教授授课。
有些文理学院的学生,本科一毕业就直接读博士了,就是因为他们在科研上已经得到足够的锻炼和指导。
美国和中国教育理念不同的地方在于,本科阶段不重视职业培训,重点是培养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挖掘兴趣。综合性大学也是如此。到了研究生阶段才会培养职业相关的技能。很多美国人都是本科毕业后工作了三到五年,对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后,带着具体的问题和目的去研究生项目深造。
有个学生刚来阿默斯特学院,申的是数学专业,后来发现音乐系的课特别有意思,于是修了20多门,以音乐专业身份毕业,然后又去了其他学校的法学院读研,现在是一名律师。这种跨学科跳跃但最后仍然有不错工作的情况,在中国很难想象,但在美国其实很常见。
■ 阿默斯特学院环境(万晓峰博士 摄)
文理学院的就业情况也非常好的。虽然没有具体职业技能的培训,但它强调的软性技能是行业通吃的。
首先是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
你去金融公司面试的时候,不可能让你背案例,考察的就是你的思维。
其次是写作,也就是理解信息之后输出的过程。
有句话叫good writing is good thinking。文理学院对写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有的时候,教授的反馈意见比交上来的作业还要长。
如果想要体验美国教育的精髓,文理学院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想要习得职业技能,可以考虑去综合性大学读研。
「 写在后面的话 」
万晓峰博士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一次访校,他问一个马塞诸塞州的美国高中的学生,文书写的怎么样了。同学回答说:太头疼了,因为我还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
万晓峰博士告诉他:你才18岁,没必要急于找到人生目标。招生官想看到的不是终极答案,而是希望看到学生一直处于探索求知欲的状态中。我们想看到的是,高中阶段的探索如流水一般持续,并且延续到大学里,从涓涓细流到奔腾不息。
可以从故事和分享中,总结出三条经验供参考。
首先,不要陷入“别人卷我也就得卷”的误区。
竞赛不是为了涂满履历,而应该是刚好有兴趣,希望能有更多探索的机会。选学校,不要只看排名,要看它的环境、理念是否与自己契合。
不能因为看别人弄了一桌子菜,就跟着也去弄一桌子。最后你到底喜欢吃什么,招生官也看不出来,反而觉得像大杂烩。
其次,搜集信息的时候,不要小看了学校的官方渠道。
美国大学的官网信息是非常全面的,往往直接就能解答你的疑惑,没有必要被社交媒体的危言耸听弄得晕头转向。要是还有疑问,是可以直接联系招生办的。回答疑问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联系方式都是可以在官网上找到的。
第三,不管环境如何变化,美国大学始终欢迎国际学生的到来,并且会与各种封闭的政策斗争。
2020年疫情的时候,特朗普试图禁止只修线上课程的学生入境。哈佛和MIT联合起诉了美国政府,并且得到了众多大学的支持,后来禁令也没有颁布。美国有它的运作体系,总统也不能为所欲为。
发布《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的美国教育协会,CEO Allan Goodman也特别指出:中国学生群体是国际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无论两国关系好坏冷热,我们都欢迎他们的到来。
这应该是最能抚慰当下焦虑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