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上)
作者:汲古生
在这一章节,我会先从原著第一回当中的神话典故说起,主要包括石兄与女娲补天、大荒之山、绛珠仙子、灵河与三生石、地陷东南北邙山五个典故。除此之外,我还会对原著第一回中书名、诗词和一些其他的典故进行梳理,主要包括红楼、金陵十二钗、瓦灶绳床、芹意、冤家、班姑蔡女、孺人、神京、大比、权腮,以及贾雨村所创作的诗词中的典故和《好了歌》注中的典故。
石兄与女娲补天.大荒之山
石兄与女娲补天
我相信略微对中国神话有所了解的人对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应该都不陌生。
在《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而在《列子》中也有有类似记载,在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在《红楼梦》整个故事的开头作者借用了女娲补天的典故。曹雪芹用这种方式引出记录这段故事的载体,同时也点明了石兄的来源。而且这种称石头为石兄的现象其实古已有之。
在《宋史·米芾传》中记载:“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并云“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在脂砚斋的批语里也提到了这一点,甲戌本第一回中脂砚斋就留下了“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即米芾)不遇此石。”的批语。
同时,原著当中的石兄也是重要的故事亲历者和讲述者。正是因为女娲补天的未用,才使得这块石头经历并记录了《红楼梦》的故事,《红楼梦》这部小说也就此诞生了。
不过作者在具体使用时要进行了一些适应性的改写,比如说石头被抛弃的细节就是作者的创造。当然,从小说作品的叙述方法来看,这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新。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小说类作品当中,主要的叙事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模拟书场模式,一种是模拟史官模式。前者作者将自己视为说书人,作品也就自然变成了话本。而后者作者将自己视为史官,作品也就变成了一段历史的记录,但其实大多还是虚拟的。《红楼梦》在叙事方式上兼用二者同时,又将石头作为讲述者,从而达到了继承创新。
大荒之山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写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看到这段记载,我们可能会有虚无缥缈的感觉,而这也正是曹雪芹想要的一种写作效果,在原著中这是作者的一种虚拟的手法,以此表现这个故事为荒唐之言,体现出作品的虚幻属性。同时也凸显出作者真事隐去,假以村言的写作方式。
当然,关于《红楼梦》当中的虚拟性处理的这个问题,在作品的时间线、生活习俗和吃穿等方面都普遍存在。我认为这种现象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
如果我们将这种虚拟的特点放在《红楼梦》的创作年代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虚拟的处理手法其实是对于当时“文字狱”的一种规避手段。包括在服饰上的模糊性处理、整部作品的混杂的年龄线、生活习惯与饮食方面的南北结合其实都是作者要对当时的文字狱进行规避而采取的特殊处理,经过这样处理之后,整部作品的时代特点就会被抹掉,其本身不再归属某个时代,那些靠文字借题发挥的情况基本也就不会存在了。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手法看成是作者的一种自我保护。
绛珠仙子.灵河与三生石.地陷东南.北邙山
绛珠仙子
作为《红楼梦》当中的女主角,林黛玉一直受到广大的读者的喜爱,其前世绛珠仙子也为读者津津乐道。关于绛珠仙子的这个典故,其实是作者对于《山海经》相关内容的活用。
在《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姑媛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墓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通俗的说,这是一个仙女变仙草的故事,而《红楼梦》的作者对其进行了一个反向操作。让绛珠仙草由草化为人,进而转世为林黛玉并由此引出宝黛两人的爱情故事成为作品的感情主线,这可以说是作者的一个创造。
灵河与三生石
这里的灵河一般专家都认为是印度的恒河。因为在作品的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说的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
西方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是佛祖所居,这也就表明了这一典故与佛教的关系。因为恒河在印度佛教当中的神圣地位,所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诗人有时也会将其称为灵河,比如唐代袁郊的《甘泽谣·圆观》中就有“三生石上旧精魂”、“此身虽异性常存”的诗句。
传说唐代李源与和尚圆观交情很好,后有“三生石上旧精魂”“此身虽异性常存”之句,后人以三生石喻因缘前定。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光是灵河的典故属于佛教,关于三生石的典故也是属于佛教的典故,从中我也可以看到《红楼梦》对于文化的那种包容性,真可谓是贯通儒释道三家了。当然,这样的佛教典故在《红楼梦》中有很多,我将在后续章节进行说明。
地陷东南
关于地陷东南的这个典故出自于《淮南子》。在《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从内容上来说,这个典故中的内容其实是与刚才所说的女娲补天的典故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的。正是有了共工怒触不周山,才最终引发了女娲补天的重大事件。
当然,作者在小说中主要是以这个词语来表示自己所要叙述的方位,所以这个典故一般会被人忽视掉。在按内容进行梳理时,我也将其进行展示。
北邙山
这座山其实是一种坟墓的代称,由于此山多埋葬有北魏时期的皇室成员,所以才会被后世作为坟墓的代称。作者在这里其实也是用这个山的名字暗示了故事最后的结局,也就是说,《红楼梦》的结局有可能是家族的败落伴随着人物去世。相信大家在原著当中也能够发现相关的伏笔。我想这也就是作品所说的“好了”之意吧。
红楼.金陵十二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天上一轮才捧出”
红楼
在原著的第一回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关于《红楼梦》的书名。当然红楼梦这个名字是其中包容性最强的一个名字,但这其实是出自于唐诗的一个典故,同时也是唐诗当中的一个常用意象,
比如在白居易《秦中吟》中就有“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的诗句。而在韦庄诗中也有“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泣”的表述,这里的红楼指的都是富家儿女所居住的地方。
作者在这里采用这个典故来作为书名,其实也是在告诉读者这段故事发生在一个富家大族之中,表现了贾府作为豪门大族的社会地位。
至于书名中为何会出现“梦”这个字,其实是和上次我所说的作品整体的虚拟性有很大的关系。在《石头记》甲辰本的序中写道:“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借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
从作者的个人经历来说,曹雪芹在少年时所过的就是红楼富家的生活,而后来因为家庭的变故家族衰落。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如梦似幻,而《红楼梦》这个书名正是他的这种意识的一种艺术化的体现。
金陵十二钗
关于金陵十二钗这个书名,这当中的十二钗也是源于唐诗的典故。当然,这个典故的含义经过了前后的变化,先由单纯的发饰,逐渐转化为对于女子的代称。
在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就有“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的表述。这里的十二钗指物。而在唐代白居易《酬思黯戏赠》则有“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此处十二钗言姬妾之众,已由物代人。在原著中作者所用的是后者。
至于数目为什么是十二,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最大的阴数是十二,它有着圆满和完结的意思,这源于中国古人对于时间的感悟,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而月亮属阴,所以就解释了为什么十二是最大阴数。
在古人的阴阳理论当中,女性也是属阴的。作者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背景对其进行了再创作,通过十二位美好女性的悲惨命运的描写完成了这一部古典名著的创作,实现了“好”与“了”的统一。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中的典故
这两句诗可以说是贾雨村的名句,其中前一句的典故出自论语。
在《论语·子罕》中记载:“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原著中作者用这个典故主要为的是表达贾雨村在求取功名前待时而动的精神状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贾雨村的远大抱负。
而后面这一句的典故在《洞冥记》可以找到相关的内容。《洞冥记》中记载,传说汉武帝元鼎元年,有神女留一玉钗。昭帝时,有人偷开匣子,不见玉钗,见一白燕飞出,升天而去。作者在这两句诗合用两典,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和前一句所说的意思是相同的,只不过在这首诗中,作者让贾雨村以“钗”和“玉”自比,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天上一轮才捧出”中的典故
这句诗表面上是写月亮刚刚出现时的情景,但这里面其实也有历史典故。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赵匡胤未登极时,曾拿《咏月》诗给徐铉看,徐铉读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这两句时,认为帝王之兆已显。作者的这个典故与后续内容形成对应,解释了为什么甄士隐会说贾雨村飞腾之兆已经显现。
• end •
/联系微信:dongzhu1968
/投稿邮箱:hlmyj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