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虽然都是基本养老保险,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2014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2024年9月并轨结束,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都属于城镇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金核算时需要用到养老金计发基数。

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以前的农保和城镇居民保险在2014年合并而来,退休时的养老金核算不涉及养老金计发基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到2023年底,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超过10亿,职工退休人数大约1.4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数1.7亿,3.1亿的退休人员领着不同的养老金,职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职工养老基金中领取,城乡居民待遇人领取的养老金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

了解了以上的基本养老保险信息,就明白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怎么回事了,它是专门为参保的城镇职工服务的,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核算需要用到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越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越高,所以职工都非常关注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变化。

根据规律,全国31个省市,每年都会确定一个养老金计发基数,那么养老金计发基数的依据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老金计发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吗?一起解析一下

养老金计发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又不等同于社会平均工资,这里所说的社会平均工资,是指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加权平均工资。

从2019年开始,国家要求全国31个省市的社保缴费基数采用所在省市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因此目前各省市的社保缴费基数来源于社会平均工资。

同时,部分省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与社社保缴费基数保持同步,比如上海、西藏、新疆、浙江、海南、内蒙古、贵州、黑龙江等7个省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与社保缴费缴费基数相同,而社保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同,所以以上7个省市的社评工资、社保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基数是一致的。比如上海,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是12307元,社保缴费基数是12307元,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也是12307元。

更多省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不同,它们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都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因为养老金计发基数越高,养老金就会越高。由于采用与社会平均工资不同的数据作为养老金计发基数,因此需要当地社保部门专门下发通知,确定养老金计发基数。

具体比社会平均工资高多少,确定的原则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物价水平、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情况等综合因素确定的。由于是人为确定数据,所以数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根据近年多数省市的表现,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涨幅要低于社保缴费基数的涨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

养老金计发基数来源于社会平均工资,但与社会平均工资又不是一码事,不同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定当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部分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同,更多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好处就是提高了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