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学备受争议的就是职称问题了,而职称之所以备受争议就是因为职称工资在教师工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不同职称老师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职称工资差距过大,已经成了引发老师矛盾的主要原因!
以最新的非义务教育教师基本工资标准为例,中级10档对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是1940元,而副高7档对应的工资标准是2740元,相差近800元,这个差距确实是很大的。更别说老师的各种补贴也是按职称发的,比如取暖费、医疗保险费、公积金等等,职称高的都高,所以综合算下来,中级和高级职称的老师每月相差一千多元了。
所以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呼吁缩小职称工资差距,最好控制在400元之内。为什么提这样的要求?其实理由还是很充分的。
第一:实践证明,教师职称和教育教学质量、老师的师德师风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职称工资真的不应占比太大!
如果职称高的老师真的能把孩子们都培养得特别优秀,真的能把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我想就算给他们再高的待遇恐怕也没人反对。但事实是,职称和老师的教学质量毫无关系,和老师的师德师风也没任何关系。
职称高不代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就高,看看每所学校,职称高的未必有职称低的老师教学质量好,也未必更乐于奉献,更未必对学生更有爱心。大部分高职称的老师综合表现并不突出,所以他们凭什么享受比别人高很多的待遇呢?
职称高的老师待遇可以高,但不可以太高,不然就违背了同工同酬的原则,大家干同样的活,凭什么待遇上相差这么多呢?这不科学更不公平!
第二:职称的设置本身就注定了大多数老师评不上高级,教育应照顾到这部分老师的利益!
我们的职称评审是有名额限制的,而且越是高级的职称名额越少,这种设置本身就是极其不合理的,导致很多优秀的教师因为名额的限制无法晋升高级职称。也就是说,这种设置方式注定了大多数老师都不可能评上高级,更不可能提升工资。
这大多数老师不是他们不够优秀,也不是他们不够努力,就是因为名额有限导致他们不能顺利晋升职称,所以他们活该一辈子提高不了待遇吗?尤其是一线上课的很多老师,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还是中级职称,有的甚至连中级也评不上,这种职称制度对他们真的公平吗?
教育靠的是大多数普通的老师,不是那么几个名师,所以我们应考虑这些人的利益,要给他们希望,要对得起他们的付出,不能让他们心寒。唯有缩小职称差距,才能让他们看到希望!
职称制度未来的改革方向只有两条,不然教师晋升渠道真的太窄了,不利于教育的长期发展!
第一条:按教龄自然晋升。只要老师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任何师德师风问题,都应该无条件晋升职称。
第二条:缩小职称工资差距,大家的待遇不能相差太大,不然就是对低职称老师的不公。
老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没什么晋升渠道,除了职称再也没有提高待遇的方式了,结果职称评审还存在那么多问题。所以必须改革,让大多数老师都有晋升和提高待遇的方式,并且让大多数老师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不然像现在这样,只会打击更多的老师,是不利于教育的长期发展的。
职称的目的不是把老师分为三六九等,更不是为了让大多数老师都提高不了待遇,所以面对职称不合理的地方必须改革。虽然目前职称改革的权力掌握在一些既得利益者手里,但不管怎样,教育是国之大事,谁阻挠教育更好的发展,一定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