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韶山,有一名37岁的中年男子潘杰,他平时像个孩童一样,吃饭要靠父母喂到嘴边,什么活也不干,更不出去工作,事事都要依赖父母,活脱脱一个“巨婴”。
那么,潘杰到底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一切都得从他那不为人知的成长轨迹说起。
潘杰的童年,可以说是在蜜罐里泡大的。
作为家中的独苗,他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
父亲潘卓越和母亲李丽,本应是一对明事理的教师夫妇,却在教育自己孩子时走了弯路。
他们把无尽的宠爱都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却不知正是他们这种畸形的爱,成了潘杰日后悲剧的种子。
初中时,潘杰被送进了寄宿学校。在那里,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他的“巨婴”本性终于暴露出来了。
因为自己不会去食堂打饭,潘杰饿了就哭。身为初中生,连打饭都不会,同学们都嘲笑他是“巨婴”。
刚开始,老师以为他刚开始来上学,可能不适应,就帮他打了饭,可是第二天,他还是不去打饭,饿了就哭,谁也劝不好。
老师和同学们看到引导无效,最后请来了他的母亲李丽。
母亲李丽亲自出马,一番苦口婆心后,潘杰才勉强同意自己动手。
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潘杰的叛逆却如同野草般疯长。网络游戏成了他逃避现实的避风港,也成了他与父母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看到潘杰没日没夜把自己关屋子里打游戏,一次,李丽生气地拔掉电脑插头,不让儿子再玩游戏。
结果却因此惹恼了儿子,潘杰看到突然终止了游戏,气不打一处来,一把推开了母亲,结果母亲被推倒在地,不能动弹。
看到倒在地上,已经骨折的母亲,潘杰冷漠地关上门,没有搭理,继续玩游戏。
这深深地刺痛了母亲李丽的心。
转眼间,儿子潘杰已经37岁,他一直不出去找工作,在家里“啃老”,靠父母每月几千块的养老金生活。
看着儿子年龄越来越大,已成了大龄青年,父母着急,让亲戚朋友帮忙给儿子介绍对象。
可是陆陆续续相亲了59次,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有时候是女孩子嫌弃他整天玩游戏,没有正经工作,没相中他;有的时候是潘杰无法接受有人分走父母的关爱,更无法容忍有人挑战他的“权威”。
潘杰对相亲对象居然十分挑剔,不是嫌人长得不好,就是嫌人工作不好。而每当父母试图劝说,迎接他们的却是潘杰的怒吼和拳头。
看着儿子暴躁打人,潘卓越终于带着潘杰走进了医院,经过医生诊断才发现,原来潘杰暴躁背后,是因为患上了“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个结果,让潘卓越和李丽既震惊又心痛。他们终于意识到了,他们溺爱儿子的代价,是如此沉重。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变成“巨婴”,“魔鬼”。
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这些“巨婴”,都是父母溺爱的产物,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
爱,要有度;教育,要讲方法。过度的溺爱,不仅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反而会让他们迷失在自我中心的迷雾中,无法自拔。
爱,不是无原则的放纵,而是有智慧的引导。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正确的教育下,茁壮成长,不要像潘杰一样,成为一名“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