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投入建设智能制造工程中心,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又将如何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记者就此专访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马仁听、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甘庆军以及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一般事业部杨永峰总监。

响应战略布局,提升教育适应性

马仁听表示,人才培养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与服务度的关键所在。高职教育的核心在于保证办学定位的同时,突出“职业性”。学校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及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通用性技术、共性技术、专业性技术以及综合性实践环节四个维度构建学生职业能力体系,在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建设上总投入近 6000 万,与行业潜力龙头企业广州明珞及广州数控合作,对接企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校企合作共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甘庆军进一步阐述了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实践教学项目的“五级进阶”。第一阶段为基础项目,利用基础实验平台开展基本机器人操作编程能力训练;第二阶段是应用型项目,学生巩固机器人操作,符合工厂生产要求;第三阶段为集成型项目,把单台智能装备组合成智能生产线;第四阶段是创新型项目,以真实生产智能产线为载体,进行产线训练及拓展创新;第五阶段为融合型项目,借助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训练学生将技术生产转化为生产管理的能力。通过这五个阶梯逐级递升,培养高技能人才。

企业深度参与,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作为企业代表,杨永峰表示,与学校共建生产中心旨在解决传统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往教具仅重复理论,而真实生产中问题复杂多样。在学校构建真实生产交互场景,能让学生提前接触并解决问题,减少企业培训成本,缓解学生入职压力及岗位发展迷茫,使人才培养更贴合企业转型速度与需求。

项目预期成效与创新特色

学校建设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开发 “工学交替、能力递进”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现场工程师学院理事会、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竞赛中获奖等。项目不仅创新 “多维多元” 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及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将科教融汇输出国际标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的建设与运作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精准性,有望为产业持续输送高技能人才,并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思考,助力构建更完善、更具适应性的职业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