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悟”
ZJUSOM
当下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电”,如果突然发生停电事故,影响的不只是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还有整个国家的安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尽管随着电力设备智能监测技术的进步,如今停电事故已少有发生。但因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问题导致的停电、漏电等事故仍然存在。
为了解决国家关键领域的这一技术难题,2016年,刚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博士一年的俞鸿涛,在导师华中生教授的邀请下,做了一个由国家电网委托的横向科技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运检策略与资源优化研究”,该项目致力于突破远程智能监测技术的精度补偿、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融合及从海量动态数据中提取设备缺陷与故障模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以维护电力设备运行安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博士毕业生俞鸿涛
刚开始,想到要做这样一项有意义的研究,俞鸿涛的身上满是干劲。但一番细致了解下来,他的心里开始犯难,因为从本科阶段到博士时期,他所学专业都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于做这个项目所需了解的电力行业知识,他是完完全全的“0基础”。国家电网工作人员口中的很多专业术语,他几乎都听不懂。
面对“隔行如隔山”的艰难,他苦恼过、迷茫过,但却从未放弃过。
在研究开展的4年间,他自学电力知识,苦练代码编写、精进算法,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在导师与同门师兄的指导帮助下圆满完成项目,并收获了一系列“亮眼”成果,如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发表高质量论文;参与出版1本专著。
发明专利证书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
项目成果不仅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会中迎来评审专家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在变电设备状态画像、潜伏缺陷动态预警、异常设备智能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和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智能运检管控平台,准确预警了国内10余次重大设备故障,将现有状态监测数据利用率由不足20%提升至86%,预警准确率由现行模型方法的85%提高至88.53%。
此外,论文及依托项目为国家电网减少相关费用高达数千万元,并为杭州G20峰会等重要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支持。
图片来源:千库网
难以想象,如此耀眼的系列硕果,竟全是俞鸿涛在管院读博的短短几年间取得的。他在读博与开展科研的过程中到底做对了什么?
为了激励更多博士生做“顶天立地”的研究,本期【研之有悟】,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博士毕业生、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俞鸿涛做客采访现场,为我们讲述那些年他在管院读博时一步步“挑战自我极限”的科研经历与积淀下来的科研经验。
专访现场
面对陌生领域的这样一个高难度项目,当时你为何愿意做?
Q1
俞鸿涛
2015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这项研究意义深远,且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科研历练机会。”
这个项目当时是国家电网委托我们做的,他们攒了八年的电力相关数据,希望能让这些数据创造实际价值,比如监测电力设备,做一些故障诊断预警系统,从而节省人力成本。
当时我导师华老师跟我说,这个项目虽然挑战很大,但它致力于解决我们国家电力设备运行安全方面的现实难题,是服务国家实际需求、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我听华老师这么说,也觉得这个项目确实不错,意义深远,于是有了想要接受挑战的想法。
另一方面,当时我们管理学院虽然还没有数据科学与管理工程学系,但非常重视培养数据科学相关人才,尤其鼓励学生去做数据驱动管理方面的研究。这个项目正好与此相关,我也挺感兴趣。所以当时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0基础”勇闯国家关键领域,想必遇到过不少难题,如何应对的?
Q2
俞鸿涛
2015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能够一次次顺利闯关,离不开导师和两位师兄的无私相助。”
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确遇到过不少难题,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有三个。第一个难题就是要通过自学快速掌握电子系统与电力设备相关知识,因为不了解这些知识,就没办法以数据驱动管理的方法去做故障诊断,甚至连要研究什么问题都不清楚,更别提问题解决策略。
所以刚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图书馆学习电力设备相关术语与运行原理、故障诊断的指标与变化趋势等,还向国家电网各层人员、电工师傅请教电力设备操作的具体流程、规章、制度。但自学效果并不及预期,所幸有两位师兄分别从研究与方法层面给予我无私帮助,我才逐渐明晰了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当研究有了一定进展后,我又迎来了第二个难题,就是要将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公式的研究成果全部转化成代码,变成一个可落地运用的系统,而我在代码编写方面并不精通。当时我苦练代码,好不容易交了系统上去,结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导致代码中断,且这些错误在实验室里很难预测。
于是我需要和国家电网、软件公司等不同的工作人员持续沟通、不断调试、反复调整,直到修改出一个实际应用效果好的系统,这个过程耗费了我大量时间与心血,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在管院博士毕业时的俞鸿涛
好不容易过了系统开发与落地应用这一难关,作为一个博士生,我还要应对第三个难题——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挖掘学术理论价值。因为做研究不能只是追求应用价值,还要追求理论创新与贡献。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比做这个研究本身还难。
起初,我的论文写得更像是一份详尽的工作汇报,缺乏学术创新性和理论高度。关键时刻,是我的导师华中生老师给予我指导与帮助,他一方面带我向这一领域的专家交流学习,让我快速掌握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手把手教我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在他的帮助下,我最终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提出了个性化的故障诊断运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华老师特别耐心,由于我当时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不够好,所以刚开始是“讲也讲不清楚”“写也写不清楚”,无奈之下,华老师只能一句句追问我,逐字逐句帮我修改论文,并传授我论文写作技巧与研究方法等,这让我特别感动。
这篇论文来来回回打磨了半年多时间,好在最后有了不错的成果。
博士生要做好一项“顶天立地”的研究,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Q3
俞鸿涛
2015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要找到一个真问题,并从现实问题中提炼出理论价值。”
在这方面,我做得也还不够,只能谈谈我的尝试与感悟。首先,我认为博士生一定要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样的研究更能打动人、感动人,因为这样的研究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国家与社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我博士毕业求职时,我的论文发表并不算特别出色,但我想我能够顺利入职211、985高校,如愿在学术这条道路上继续深耕,是因为我之前所做的这项研究能够真正解决国家现实难题,且能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是一个脚踏实地的项目。
俞鸿涛入职高校后给学生授课
所以我认为首先是要找到一个能够真正扎根于管理实践的研究问题。有了好的研究问题,才可能做出“顶天立地”的研究。
其次,要学会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提炼出理论价值与贡献,实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跨越,这也是每个学者都必须要经历的、最为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尝试与交流探讨,做好经验积累。
最后,要培养自己的学术品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出哪些论文是高质量的,哪些研究问题是有价值的真问题。当然,学术品味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有意识地多看、多读、多交流,才能有所提升。
俞鸿涛获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22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做科研难免会遇到困境与压力,你一般会怎样应对?
Q4
俞鸿涛
2015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我会选择将烦恼说出来,但有时也会‘说不出口’。”
由于对户外运动、旅游及健身不太感兴趣,所以当压力袭来时我更倾向于找一个人倾诉,比如师兄、室友、家人等等,只要能将内心的烦恼说出来,我便能瞬间释然。
但也有“说不出口”的时候,比如面对超级能抗压的华老师。他每天很早就到办公室工作,时常为同时推进多个项目加班加点,且从来没说过一个“累”字。他对学术工作的勤勉与严谨,深深影响着我。每次我感觉压力大、想要抱怨的时候,只要看见华老师,我就“说不出口”,甚至会觉得自己抱怨累会显得特别矫情。
因为他的工作时长比我长,年龄又比我大,每天早上去办公室的时间也比我早,还同时推进那么多项目,做得那么好,他还从不抱怨,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这种鼓舞,会让我的压力快速转化为一种“别矫情了,赶紧解决问题去”的动力。
科研之余,俞鸿涛与师门同学们交流
毕业多年,会怀念在管院读博的那段时光吗?
Q5
俞鸿涛
2015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我时常会怀念那段简单纯粹且专注的时光,还有那些优秀、温暖的老师与同学。”
当然,我经常会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那时候我的生活简单纯粹且专注,每天只需全心全意地投入在研究工作中。
我印象中,管院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经常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作学术前沿分享,这些都让我享受其中。学院对时代需求的响应速度也很快,在我入学后的第二、三年,就成立了数据科学与管理工程学系,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也算是见证了学院的发展。
另外,我也非常怀念管院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着卓越的才华与不懈的追求,致力创造管理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为人类贡献管理思想与智慧,和优秀的他们一起学习与工作,我受益颇丰。
除此之外,管院是个特别温暖的大家庭。就以华老师带领的团队来说,里面的每个老师与同学话虽不多,但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以实际行动来帮助我,这种无言的实质性帮助与支持,让我倍感温暖。
还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常常吃外卖突然得了严重的胃肠感冒,病情危急到必须住院治疗。我在校医院里整整躺了一个星期,高烧不退,身体极度虚弱。华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带着我们团队的同学来医院探望。他们还每周轮流为我送饭,以温暖的行动伴我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我当时真的很感动,也很感恩,至今记忆犹新。
俞鸿涛和团队里的同学们登山
能否分享一下你这些年积淀下来的科研经验?
Q6
俞鸿涛
2015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要尝试克服拖延,要做一个科研‘E人’。”
其实我的科研习惯并不好,遇到科研难题时拖延症比较重。为何拖延?因为长时间都处于失败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产生了懈怠心理,效率也随之大打折扣。所以遇到科研难题时,我常常宁愿静坐发呆,也不愿打开电脑、文档,拖到晚上发现再不做就来不及了,才开始做,因此常常工作到很晚,内心也并不好受。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个克服拖延的方法:为正在做的研究工作设定一个明确的截止日期,即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时间节点,并让身边一位可信赖之人知道这个截止日期,这个人可以是导师,也可以是好友。这样做可以驱使自己克服拖延,因为我怕他们会失望。
比如研究期间,国家电网有个负责人总是按时和我对接,尽管他从未催促过我,但我却会主动向他承诺,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点前完成交付。这种自我施压的方式,让我变得更加自律,也能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俞鸿涛在国外参加学术会议
除了克服拖延之外,我觉得学会做一个科研“E人”也很重要,即在科研方面要做一个外向型、擅长沟通且能有效表达自己想法的人。要做好一项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在象牙塔里一路走到黑,而要勇敢“走出去”,在开放的环境中与研究相关的各类人员交流探讨,碰撞思维,在行业交叉与学科交叉中激发新的灵感。
我曾遇到过一个学生,他的技术与研究水平原本并不出众,但凭借主动出击的勇气,还有时常与多位老师交流,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等,最后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他的故事并非孤例,我观察到,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这类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机遇。所以我们应当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勇于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合作,学着去做个科研“E人”。
未来想要做怎样的学者?有何研究展望?
Q7
俞鸿涛
2015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我想做‘顶天立地’的好学者,言传身教的好老师。”
在管院读博的几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顶天立地”的学术研究思维和论文写作上的锻炼,这些收获让我逐渐明晰未来的学术梦想,那就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学者。
我希望未来我所做的研究,是源于实际,能够直击现实痛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够打动身边每一个人的研究;同时,我希望自己能够从解决真问题的研究中挖掘出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创新与价值,为创新发展学科与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实质性贡献。
另外,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慢慢成长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像华老师那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能够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一个又一个传承“顶天立地”学术传统、坚持研究真问题与解决真问题的学者,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
从面对陌生研究领域
略显踌躇的博士生,
到如今成果丰硕、
学术见解独到的“独立研究者”,
俞鸿涛校友的经历与分享,
让我们看到了管院人
在“顶天立地”学术道路上的
坚持与成长。
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步,
离不开对现实管理难题的攻克,
亦离不开对管理学科前沿的探索。
扎根中国大地,
做有贡献力、影响力的
“顶天立地”科研,
是浙大管院自创建以来
传承至今的学术理念与传统,
相信在无数管院人的坚持下,
未来还将会有更多面向国家需求、
解决全球重大挑战的高质量研究诞生,
持续为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与全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采访编辑:段婷、曹敏
部分素材整理:胡婷
审核: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