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我没有读过琼瑶的作品,对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也看得极少。那个时候,琼瑶的言情是女生的心爱,而男生普遍喜欢金庸的武侠。
尽管如此,获知琼瑶去世的消息,还是不由一惊,内心起了不少波澜。
虽然没读过琼瑶,但不能说琼瑶对我没有影响。我童年时候,耳边听到的几乎都是红色歌曲,而琼瑶影视的歌曲,是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耳边响起来。
《在水一方》、《一帘幽梦》、《几度夕阳红》、《青青河边草》、《月朦胧鸟朦胧》《我是一片云》......对了,还有那首“一个女孩名叫婉君,她的故事耐人追寻......”
上中学的时候,常常有同学漫不经心,张口飘出几句来自琼瑶的歌。
琼瑶去世的消息,让我心里生出不少惆怅,仿佛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渐行渐远,终于消失了其踪影。
更出乎我意料的是,那样温柔浪漫的作家,在八十六岁高龄,会选择自杀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
我默默地读着她留给人们的那封遗书。在琼瑶看来,青春的生命是美好的,有意义的,所以她劝年轻的人们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快乐的“归去”......
但她显然对年老的生命感到绝望:
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
琼瑶认为生命主宰对生命的设计不好,因为人有痛苦的晚年。所以她在遗书中说:“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问题是,她能为自己最后的大事真正“作主”吗?她能决定自己生命的终极归宿吗?
除了遗书,琼瑶还留下自己写的一首诗《当雪花飘落》,并自己朗诵,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她希望朋友们多看几次视频,了解她想表达的一切。她在诗中写道----
这是我最后的选择
时间已到 生命不会更好
不拖累所爱 也超越病魔......
琼瑶认为人到晚年,已过了最好的年华,不会再有比年轻更好的生命。这些诗句透露了她对生命的失望,甚至是绝望。
显然,这个写了许多精彩作品、影响了海峡两岸一两代人的作家,认为生命的精华就是肉眼可见的青春、美丽、爱情、事业,而随着这些的逝去,生命就会变得越来越虚无,越来越没有价值。
翻阅文学史的话,发现有太多作家诗人选择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日本名作家川端康成是73岁的时候含着煤气管离开人世的。在此之前,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像琼瑶一样,川端康成也曾抱怨晚年的疾病之痛苦,但他更不愿忍受的,是他所以为的生命尽头薄雾一样的空无。
川端康成以美为艺术最高境界,他一生为此而写作。川端康成有一次凌晨4点醒来,发现插在瓶中的海棠花未眠。他告诉自己: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就要活下去。
然而,美如果脱离了真理,就像一只从树上剪下来的花一样,必然是枯萎凋零的结局。
美和真理密切相连,本为一体,脱离真理追求美,必然会带来生命的虚无和绝望。
与川端康成笔下那支插在瓶中的海棠花相似,琼瑶也在诗中写到一支剪下来的花----
谁在雪地插了鲜花一朵
阳光迎着玫瑰如此鲜活
正像我心中的雪与火
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琼瑶笔下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岂不就像这插在雪中的玫瑰一样,虽然美,然而却无生命之根。更何况,还不讲好坏对错。
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肉眼所见之美好,更是肉眼所见不到灵魂之深邃。
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一个灵魂饱满的人,即使人到老年,即使体弱多病,也照样能活出生命的尊贵和喜乐。
所罗门说,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
有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年轻人,曾教一个80多岁的老人学中文。
那个老人虽然身体衰弱,满头白发,却充满爱和活力。他关心身边的贫穷人,看到门前的小花,也俯下身子向它们说话。
给这个中国年轻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他看到老先生给老朋友打电话,说:“嗨,告诉你一件事,我要回天家了。”对方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去医院看医生了吗?”老先生说:“虽然没有去看医生,但我这几天就像盼望圣诞节到来的孩子一样,内心充满欣喜。”没有几天,老先生果然去世了,他去了一个更美的国度。
在这个老人身上,在许许多多像这个老人一样的老人身上,我们看到永不止息的爱和盼望。
琼瑶之死让我痛心,我多么希望她能知道,人生的尽头不是虚无,乃可以拥有更好更完美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