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在农业绿色转型的征程中,先正达集团中国发起的润田项目在华北平原大放异彩,有力地推动着传统农业格局的重塑与升级。
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华北平原作为全国最大的小麦产区,种植面积占比高达 68%。然而,传统小麦种植模式深陷困境。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致使土壤耗水量剧增,土壤退化问题严峻;极端天气如干旱、暴雨频繁侵袭,小麦产量波动剧烈;粗放的管理模式下,农业投入品使用失当、农艺管理缺位,导致农资成本高企,农户收益微薄;冬小麦种植实用技术应用率低,共性技术精准度欠佳,关键绿色技术亟待突破。
润田项目自 2020 年启动后,迅速与专业技术部门携手,在多个试验农场开展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践,并对土壤指标和小麦产量进行跟踪监测。期间,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为基层农艺师举办土壤健康知识培训,深入阐释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土壤健康、小麦稳产的内在联系,为技术推广筑牢理论根基。
历经四年的试验示范,监测数据彰显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卓越成效:土壤健康显著改善,小麦稳产有了保障,农户种植成本降低,收益稳步提升。润田项目组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为中大型种植户打造了集交流研讨、现场观摩、方案预定、农机培训、现场交付等于一体的专业服务体系,推广范围持续拓展。
2024 年 4 月,“MAP 迈保丰——保护性耕作丰产增效技术方案”应运而生,为规模化农业种植主体提供了从免耕播种、绿色防控到收获、收储、销售的一站式服务。2024 年 8 月,项目持续发力,协同推进迈保丰方案推广,邀请专家现场授课,扩大影响力。9 月 27 日,组织农机手培训活动,确保方案高质量落地,巩固了专业服务形象。截至目前,项目为 1.7 万余本地农户提供再生农业实践培训,助力小麦增产约 4%,实现每公顷土壤蓄水 300 立方米、净收益 2600 元(约 360 美元),在华北平原推广冬小麦保护性耕作超 5.6 万亩。
农户梅继彬便是这一变革的生动例证。采用中化农业 MAP 保护性耕作技术后,他省去旋耕、撒肥环节,免耕播种保墒提肥效,小麦收成显著提高。新农机的应用还优化了生产时间安排,玉米晚收也不影响小麦播种。
MAP 迈保丰方案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凭借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农产品量质齐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具体而言,减少农机进地次数,稳定粮食产量,降低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有机质与养分,节约种植成本,推动农田减排固碳,为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开辟新径。
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院长指出,当下农业经营者整合土地规模经营、保护性耕作技术、专业化服务与标准化管理的模式,堪称“梨树模式”升级版,有力提升生产经营效益,促进土壤健康,保障农民利益,为现代农业注入强大动力。
如今,保护性耕作理念在我国深入人心,技术从黑土地延伸至华北平原。在重点推广区域,该技术已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认可。润田项目 2.0 扬帆起航,协同推出再生农业商业解决方案,持续助力各类农业活动,推广面积达 2.6 万亩。这一系列举措正引领华北平原农业迈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新未来,推动更多农户革新种植模式,提升 MAP 区域服务与交付能力,构建起强大的农业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