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给初中生讲解了《记叙文段落和结构作用答题思路》,这个考点不知整懵了多少孩子,我戏称这道题为初中最难阅读题。很多语文老师也留言给我,希望我对这个概念做解读,下面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总结。
我们先了解这两个概念,下面是百度百科上的解读:
段落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内容上的作用:段落的内容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如何支持和传达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段落可能用来引入话题、提供证据支持论点、解释概念、描述场景或角色、展示情感变化等。这些作用帮助构建文章的主旨和深度,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结构上的作用:段落的结构作用则关注于文章的整体布局和逻辑连接。例如,段落可能起到过渡作用,引导读者从一个想法或情节过渡到下一个;或者它们可能用于强调、对比、重复或其他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艺术效果。此外,段落的安排还可以创造节奏感,引导读者的注意力,并在文章的不同部分建立联系。
综上所述,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侧重于其对文章主题和信息传递的贡献,而结构上的作用则关注于段落如何帮助组织文章结构,促进流畅的阅读体验,并加强整体的艺术效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有力且吸引人的文本。
相信很多人看完这里的解读还是觉得不知所云。如果我们把这段信息给孩子读一遍,孩子们更是步入云里雾里。
所以老师讲解时必须把这段信息重新处理,变成孩子好理解的语言,孩子理解了,才可能记得住。其实老师的价值很多时候就是把复杂难懂的信息用孩子们能理解语言来解读,让他们能记住,会运用。
我们先说出题方法。
这里我们具体分析一下,题目问到句子或段落作用时,往往从两个角度理解,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
内容作用分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往往是一眼就能读出的信息,深层含义往往与中心有关。
内容作用,往往是一句话,要结合文本分析,通常写了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感。如交代了什么样的背景,奠定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结构的作用,要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段落与文本整体的关系,抽象的四字词居多。如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埋伏笔等。
解题思路:这道3分题,应该写3个踩分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根据刚才的总结的答题思路,再结合文本,就能选出正确的选项。
看一下同学们的答案:
在这里,我把几个概念和同学们讲解一下,第一位同学写到总领全文,最后一段不可能是总领全文的作用,总领全文是第一段的作用。我们这么想,总领一定是走在前面的人。
前后照应和前后呼应意思差不多,这里都算正确。注意首尾呼应和前后呼应不同,首尾呼应指的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前后呼应包含首位呼应,也可以指中间段落之间的呼应。
如果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内容上有关联,才能判断为首尾呼应,不要写前后呼应,因为前后呼应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
最后一段作用中,点题和呼应标题,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要注意点题往往是这段话和题目之间的关系,通常这段话中有和题目相近的意思或是这段话里包含标题这几个字。
最后一段通常都有总结全文和点明中心的作用,有的同学写卒章显志也是可以的,和点明中心意思一样。还有升华主题和深化主题,两者有微妙的区别,初中生可以忽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同学们的答案是千奇百怪的,阅读班30名同学中没有几个同学能写到参考答案的范围,所以说阅读理解想拿满分真是不容易。
关于结构和内容的作用区别还是有争议的,有的老师认为点明中心也是结构上的作用,结合文本就变成了内容上的作用,做铺垫是结构上的作用,结合文本就变成了内容上的作用,我认为也很有道理。
但我翻看了大量的中考阅读参考答案解析后,觉得我上面的解析更容易拿分,建议同学们以我的分析为准。
有时候我也在想,出题人要孩子区分内容和结构的作用意义在哪里?是不是出题前要开一个研讨会论证一下题目设计合理性。
如果你都讲不清出题理由,只是想当然的把它编入试卷,岂不是害苦了老师和孩子。
希望出题人多了解孩子,研究出更符合孩子心理的,能真正提升孩子认知能力的好题,不要把语文弄成玄学。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上图是我个人二维码,语文疑问可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