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强制指定4S店维修被视为违规。

因此,如果检测站要求车主必须到M站进行维修,这可能涉及违法‌。

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检测站如果要求车主必须去指定的M站进行维修,那么这涉及到违法的问题。

合不合规大家肯定清楚,绝对是不合规的,违不违法在法律层面上也有界定,最近这两天我看到互联网上有不少的博主都在爆料,谈论去指定M站涉嫌到违法。

这里面的法律规定有相应的标准,不过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大家要仔细思考一个问题,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可以违法,什么样的背景下不可以违法,违法的标准、判断的依据以及法律判决的结果是不是可以出现不同的场景,如果大家能够思考明白这个问题,也就能够了解到社会当中的一些现象。

比如说两个人,相同的一件事情,法院判决结果却不一样,有人被罚款,有人去坐牢,有人安然无事,这是我们在互联网上经常能够看到的事情。

我突然想到一个纪录片。

某地有个人对着记者一脸笑容脱口而出,“你跟我谈法治,我都觉得很可笑。”

所以说互联网上的一些网友尽管很愤怒,质疑的声音也很大,但从大家的发言当中,更多的我是看到有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态,甚至有一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状态,还有一些网友比较悲观,认为既然事情也就这样了,大家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或者说是新闻,可以看到很多有网友发布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旦汽车检验不合格之后,必须去前往指定的M站进行维修,额外还要花一大笔钱。

而且还不一定能够通过年检,某短视频平台就有人发布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非常的详细,从最开始的检测到最后的交钱,去了M站,花了12800元,还是没过。

朋友都劝该博主直接换车,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样的消息心里面会怎么想?

坦白的来说,现在很多媒体都在谈论四个字,消费降级。

既然消费降级。经济下行的背景已经摆到了台面上,那么让一个车主花上万块钱是否合适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看你从什么角度去思考。

如果你是一个老百姓,如果你是一个上班族,如果你是一个打工人,或者说是一个民营企业,你觉得花这笔钱肯定是冤枉的,肯定是不值得的,肯定是有问题的,那么你的心情我肯定是能够理解的。

过去我们呼吁取消车辆“年检”,或者放宽年检时间,结果是越来越严,持有车辆的成本越来越贵。

很多网友表示,一旦OBD检测没通过,会被要求去“指定”厂家维修,并上报维修记录方可再次检测。

网友同时担心OBD检测数据正确性,就像没病的人去了医院,医生说有病就有病。

大家认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都不好意思说,现在OBD检测已经出现了第三方利益链条,出现了第三方可以盈利的人群。

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检测不通过怎么办?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互联网上有很多博主非常详细的出了教程。

怎么检测车子的状况,检测不通过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

并且还有人拿出了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私人联系方式,通过暗示的方式,如果你在这个地方,可以来找我,这其实就是中介,就是黄牛,明摆着告诉大家,自己背后有人能够保证你通过。

一个检测问题不仅滋生了背后的新链条,创造了新利益。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OBD检测取得重大胜利利,滋生了很多"灵活就业者,让这些人有了新的工作,可以从中获利,改善了家庭,富裕了生活。

也让一些车主找到了快捷检测车辆的方式。

一个基本的社会常识,检测站、检测机构肯定是不一样的,检测结果也会有差异,不同的维修厂家也有不同的办法,相应的规定其实可以进行灵活的应对,这里面存在利益交换,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所有的利益来源于机动车车主,而并非检测站。

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肯定会有一些乱象,我不知道网友们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从自行车到电动车到机动车可以,需要相应的规范。

网友们的担心,以后步行是否也需要规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