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官是荣国府里买来的小戏子,以备迎接元春省亲之需。元春省亲过后,唱戏的女孩子们被留了下来,芳官后来成为了宝玉身边的丫头。
因她个性鲜明,率真活泼,她身上自带那份属于女孩子的纯粹和灵性,真实又特别,宝玉就特别喜爱她,每每行事上也总护着她。
因为宝玉的疼爱,她过得肆无忌惮,和宝玉的关系也比别人更为亲近,殊不知这早已暗中动了别人的蛋糕。她或许并没有想过要成为宝玉的通房丫头或姨娘,但是宝玉身边却有大把丫头觊觎这个位置。她无心插柳,却不可避免的躺枪。
其实芳官虽然长得不错,可她不懂女红,也不通规矩,除了性子,并无特别出众之处。而她这种性子又是做下人最忌讳的,所以她根本不符合当姨娘的标准,加上她的出身,无论是贾母还是王夫人都不会看中她。
可即使这样,她还是让人嫉妒了,这其中就有袭人在内。袭人清楚自己和宝玉的关系,如今见宝玉和芳官的亲密程度,甚至胜于自己,她心中的醋坛子早已翻滚了。她一直在寻找可以处理芳官的机会,终于让她等到了。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写到宝玉生日,白天府里给他办过了生日宴,晚上怡红院的丫头们又凑份子为他庆祝。丫头们又是唱曲又是喝酒的,最后都喝多了,醉眼朦胧的。
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稍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身子图不得,便睡在袭人身上,“好姐姐,心跳的很。”
袭人见芳官醉的很,恐闹他唾酒,只得轻轻起来,就将芳官扶在宝玉之侧,由他睡了。自己却在对面榻上倒下。
芳官喝多了,胡乱睡下,但袭人并没有喝醉,可她不但没将芳官移回她自己的床,反而故意将芳官扶在宝玉之侧躺下。这居心已然不良。
及至天明,袭人睁眼一看,只见天色晶明,忙说:“可迟了。”向对面床上瞧了一瞧,只见芳官头枕着炕沿上,睡犹未醒,连忙起来叫他。宝玉已翻身醒了,笑道:“可迟了!”因又推芳官起身。那芳官坐起来,犹发怔揉眼睛。袭人笑道:“不害羞,你吃醉了,怎么也不拣地方儿乱挺下了。”
若说晚上大家困了,不想麻烦,可是天亮之后,袭人却特地叫醒芳官和宝玉,还说芳官不害羞,吃醉了不拣地方乱睡。
芳官和宝玉在一床上睡了一晚,其他丫头知道吗,应该也是知道的。
芳官听了,瞧了一瞧,方知道和宝玉同榻,忙笑的下地来,说:“我怎么吃的不知道了。”宝玉笑道:“我竟也不知道了。若知道,给你脸上抹些黑墨。”说着,丫头进来伺候梳洗。
可见其他人早已醒了,袭人的话她们也听见了。本来宝玉对芳官好,她又可以近身服侍宝玉,其他人心底都不满了,如今还发生这样的事,对芳官的嫉妒和怨恨肯定更强了。
按理来说,芳官一直让宝玉把厨房的柳五儿要到怡红院,这种事情别说芳官,宝玉也是没有权利的。她的丫头都由贾母或王夫人安排,而不能随自己的意。芳官此举是不合规矩的。
袭人看不惯她,可以用这个理由处罚一下她,或者打发出去。可是袭人心眼太多,她也不按正规的流程,而是头脑发昏地选择了这样一个最蠢的方式。
她将芳官扶到宝玉的床上,还为自己找借口说,“恐闹他唾酒”,她自己怕,难道宝玉就不怕的吗?弄脏了宝玉的床铺不是更严重?或者她的主意是闹得众人皆知更好?找这么憋足的借口。
更严重的是,一个少爷同丫头同榻而眠,若是被传了出去,将会被传得多么的香艳,不堪入耳。
芳官年幼还不懂,袭人这么一个大丫头难道还不懂吗,她可是怡红院首席丫头。她还自说,谁都灭不过她次序去,既然是地位这样重要的丫头,居然不懂得顾忌主子的名声?
什么喝多了,什么怕她闹唾酒,根本不是理由,理由就是她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她利用宝玉挨打之事,投靠了王夫人,为自己谋取到了准姨娘的地位。袭人又想着制造机会,既向王夫人表忠心,同时又将竞争对手芳官赶出去,一举两得。
可惜她的算盘打错了。金钏儿事件,宝玉不过只同金钏儿调笑了几句,在赵姨娘的口中,就被传成了宝玉对金钏儿强奸不遂。宝玉为此被打得丢了半条命。
而芳官的事情,若然被赵姨娘知道,她再次利用此事去攻击宝玉,宝玉又将面临怎样的惩罚?
而袭人,明明是王夫人派来监督这一切,防止有丫头引诱宝玉,保全宝玉的名声。
现在好了,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在袭人的管理下,居然发生宝玉和丫头同床的事,这不是比金钏儿事件还严重吗?
袭人心机不少,但见识不够,光想着邀功,去除眼中钉,但她却未想到过这件事情传出去后,如果王夫人问责会问责谁?这一切的错归咎于谁?头一个就是袭人。王夫人会觉得她不尽责,管理不善,不堪大用。那这样的袭人留在宝玉身边还有什么必要?
袭人这一招,自以为聪明,行一石二鸟之计,谁知根本就是授人以柄,给自己挖了个坑来跳,愚蠢之极。对于她日后被撵出去嫁给戏子,这里也是埋下的伏笔。
芳官的事情王夫人未必没有听到风声,不过在经过金钏事件之后,王夫人学聪明了一些,她选择了低调处理。
她没有打芳官,也没有骂芳官,而是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找理由撵了芳官出去。
王夫人没提芳官和宝玉同床之事,她只说芳官欺倒了干娘,还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这理由合情合理,别人知道了也没有闲话可说。
不仅仅是芳官,王夫人这次将大观园中所有的小戏子全都撵了出去。她不给任何人再留下攻击宝玉的机会,这比袭人的做法倒是高明多了。
王夫人这招,其实也打脸了袭人,袭人已给自己留下了把柄。王夫人不赶走她,是此时她还有利用价值,因此暂时留着她。
不管是袭人把芳官放到宝玉塌上的操作,还是怡红院出现宝玉和丫头同卧的事情,这都是袭人需要承担的责任。这件事,很有可能是袭人后来被赶出荣国府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