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月,中央即将举行一场特殊的会议,周总理在会议之前单独找到了陈赓,密谈了片刻。
陈赓回去之后,让秘书拿出了手枪,子弹上膛,试枪没有问题。
他要带着这把枪去中南海怀仁堂开会!
这让秘书心惊胆战,但陈赓什么都没有说。
只因为总理叮嘱过,他一会儿要坐在高岗的身后,枪,是用来以防“万一”的。
这场批判高岗的会议上,陈赓手不离枪,高岗并没有出现任何过激行为,说出任何过激言论。
没想到半年后,高岗竟然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
高岗的葬礼,大卡车是灵车,灵柩上盖着麻袋。
车头没有黑纱,没有挂死者的照片,没有花圈,送灵的人也没有佩戴黑纱或者白花。
周恩来明确指示,高岗葬在万安公墓,立碑只写“高岗之墓”,不写立碑人,也不写年月日。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央人民政府设6位副主席,其中就有高岗。
而现在几乎很少有人提起,在历史上他的痕迹似乎被屏蔽掉许多。
他悲惨的结局是因为晚年犯下了错误,但他并不是刚开始就是阴谋家,在他的革命生涯之中,也曾立下大功,即便是最后,毛主席也没有想过彻底放弃他,而是一直联手同志们挽救他……
高岗,1905年出生于陕西横山县一个贫苦农家,他从小好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考上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因为脸上长着麻子,所以人们都喊他“高大麻子”。
1932年,高岗和谢子长、刘志丹一起组织陕甘工农红军。
1933年,陕甘边红二十六军正式成立四十二师,王泰吉担任师长,高岗担任政委。后来高岗还担任了红二十六军政委。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组建后,军团长为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是刘志丹,高岗是政治部主任。
在后来陕北的错误肃反斗争之中,高岗、刘志丹等很多陕北干部都被逮捕关押,差点丢了性命。
在这个关键时刻,党中央、中央红军到达了陕北吴起镇,毛主席救了他们。
高岗曾经在毛主席面前多次表示,他这条命就是毛主席给的,他一辈子都忘不了主席的救命之恩。
后来谢子长因病去世、刘志丹牺牲,高岗在陕北毫无争议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人命,深得毛主席的信任,政治命运也一再飞跃。
1941年,高岗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后来担任西北局书记。
西北局就设在延安,地位和影响仅在党中央之下。
那时候的高岗,有能力、有魄力,敢说敢干,工作风风火火,深得中央的赞赏。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陕北农民工因为征粮问题骂了毛主席,高岗一点都没有隐瞒,直接向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听后深深反思了自己工作之中的失误,他没有追究那名农民,还夸奖高岗反映了平时很难听到的真话,
毛主席曾经在大会上如此赞扬过高岗:我来陕北已经五六年了,但是对于陕北情况的了解,和陕北人民的联系,和高岗同志比起来差得多。
在党的七大,高岗成为了耀眼的新星,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而当时的高岗才40岁,是十三位核心领导最为年轻的成员。
1945年9月,高岗被中央派往东北。
他在东北刚开始的地位并不太高,但到了1946年6月,他就任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一跃位居第三位,仅仅在林彪和罗荣桓之下。
高岗看中林彪能打仗,他是能统一东北党政军的核心人物,并且深得毛主席的信任;而林彪看中的事高岗办事的能力,果断又干练,在党务和地方工作上很有经验。
林彪上前线打仗,高岗在后方支援,逐渐掌控了大权。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东北全境解放了,林彪和罗荣桓摔四野入关,继续组织平津战役。
高岗就这样留下来,成为了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兼政委,这可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解放区,而且还是当时六个大区唯一一个身兼党、政、军三大要职的领导人,在我党的历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因此被称为“东北王”。
在东北,高岗已经是绝对的权威,他和苏联、斯大林建林了亲切关系,对外一直宣传东北特殊,他不愿意离开东北。
后来高岗自诩军事家,也就是靠着这个资本,建国之后出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靠的也是这个资本。
高岗很喜欢和别人攀比,每次比起来,就觉得东北对他非常重要,也觉得自己能力特殊。
他对权力欲望的膨胀,也导致了后来的悲剧发生。
1945年,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革命的大正统在井冈山,小正统在陕北,而高岗就是小正统的代表。
毛主席还对秘书叶子龙说过:“高麻子这人能干事!”
曾经,边区百姓亲切地喊高岗是“我们的高麻子”,胡乔木把这件事写在了《解放日报》上,毛泽东看到之后,改成了“我们的老高”。
(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领导合影。左起:黄克诚、谭政、 聂荣臻、萧华、罗荣桓、刘亚楼、高岗、林彪)
1952年12月,高岗结束了在东北的工作,到北京就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对高岗在国家计委的工作是满意的。
1952年之前,高岗的政治生涯其实是十分顺遂的。年仅47岁的他是东北说一不二的领导人,又身居国家副主席的高位。
东北人民出版社还编写了一本小册子——《咱们的老高——高岗同志在陕北的一个故事》,曾经流传甚广。
从《高岗传》之中可以看出,高岗对争权夺势的确很积极。邓公回忆,毛主席提出中央分一线和二线之后,高岗就开始积极活动,还曾经试图拉拢邓公。
高岗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将刘少奇取而代之,他和刘少奇矛盾由来已久,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的误会。为了自己的目的,他散布了一些违背原则的言论,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实解放后,毛主席已经发现了高岗的一些问题。
他和罗荣桓一次谈话时说到高岗:“高岗听不得反对意见。”
李锐是高岗的秘书和助手,长期接触下来,他对高岗的问题看得比较清楚,他和黄克诚曾经很坦诚地提到高岗:第一,此人根本不读书,文化也低;第二,生活作风太乱;第三,用人搞小圈子,对不喜欢的干部排斥或者记仇。
1953年,毛主席派陈云沿着高岗外出的路线,代表党中央去和高岗游说的干部们打招呼,让他们不要上高岗的当。
1954年2月,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开始对高岗进行批判。
当时毛主席对于高岗的批判是非常严厉的,原因有二。
第一,毛主席认为在党的高层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竟然出现了这种问题,那就说明在建国之后,已经有一些干部的思想出现了变化——骄傲自满、争权力、争地位!
第二,毛主席从前是相当信任高岗的,万万没想到他会在背后搞阴谋。他自己觉得自己对这件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毛主席震惊、难过、愤怒,也在反思,他是相当爱护干部的,他当时还是想要挽救高岗的。
高岗不承认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迫不得已,毛主席只好将批评高岗的范围扩大。
在中央全会上,毛主席公开批评了高岗,但他的目的,始终是要挽救高岗。
1954年2月17日,座谈会进入了第三天。
这天天气寒冷,高岗一早吃完早饭,就把身边的人都打发了出去。
他要妻子李力群出去打听消息,卫士长和机要秘书都离开,他身边只有几名服务人员,还有一名值班警卫矫红良。
早上九点,高岗让矫红良陪他一起出去散散步。
矫红良是从沈阳来到北京的老卫士了,忠厚老实,平时经常陪同高岗散步,他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聊的都是生活上的琐事。
矫红良聊得很放松,高岗询问起他平时学习和打靶练习的情况,得知矫红良新发了手枪,就想要看看手枪。
(1948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会议。左起:林彪、高岗、陈云、张闻天、 吕正操)
之前李力群几次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最近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意外,李力群早就看出了高岗最近心神不宁。
矫红良委婉拒绝:“枪不能给首长,这是有规定的。”
高岗一再要求,矫红良只好将子弹和弹夹取出来,把枪支交给了高岗。
高岗拿着枪仔细端详,问东问西,最后竟然开口要求把这把枪就留在身边,还和矫红良把弹夹和子弹要过去。
矫红良忙道:“不行首长,这是不允许的,不能给你。”
高岗沉着脸:“亏你是个老卫士,你就这么不相信我吗?”
矫红良相当为难,一再强调这是规定。高岗愤怒了:“你怕什么?由我负责,不要你负什么责,拿来!”
说完,高岗就抢走了矫红良的子弹和弹夹。
矫红良非常无奈,一再提醒“首长要当心”。
高岗散完步上楼之后,矫红良立刻给李力群、卫士长和秘书打电话。
大家匆匆赶回来,此时已经快要12点了。
众人很慌张,讨论一阵子之后,决定轮流上楼缠住高岗,尽量把枪拿回来。
而高岗在上楼之后,将枪放进抽屉。
他早就准备好了一份口述信,一直没有写抬头,现在他把这封信拿出来,抬头处写上了毛主席,署名后写上日期27日。
随后他给周总理写了一封托孤信,信件内容很短。
做完这些之后,高岗进入洗手间,开始刮胡子,结果刮破了。
李力群和工作人员轮流进来和高岗搭话,想要转移他的想法。
高岗打开抽屉,拿出了两封信,信封沾染了一些血迹。他要求机要通讯员马上送出去。
这血迹让李力群大惊,也不管这信件是给谁的了,拆开之后发现高岗已经在交代后事。
众人赶紧去劝高岗,高岗刚开始情绪还比较稳定,说:“不啦不啦,烧掉吧烧掉吧!”
但就在工作人员烧完信后,他突然从右边的裤兜里面掏出了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
还好有人注意到他的这个动作,打了一下他的手肘,子弹射出的时候射偏了。
大家把高岗紧紧抱着,他清醒过来拼命去抢枪。
在争夺之时,有人喊了一声:“赶紧去打电话!”
也就是这句话,让高岗稍微清醒了,他瘫软在地上,后来被人扶着坐在沙发上。
这时候是下午,周总理得知听说高岗自杀未遂,相当吃惊。在听高岗的秘书赵家辉说完过程之后,他道:“高岗的错误极其严重,你们现在站在中央这边,挽救他,做得对。”
周总理在对他的安全进行了强调之后,让他们几名工作人员一定要保密,一旦有情况直接给周总理打电话。
至于那两封信,虽然已经烧掉了,但周总理要求他们尽量复述出来告诉周总理。
整个下午,高岗就躺在床上。
他没有吃中饭也不觉得饿,他还在自言自语:“他们打电话了,马上就来人抓我啦!”
外面有点人的脚步声,高岗就很紧张。
紧接着马明方、马文瑞等几名高岗曾经在陕北时期的老战友前来看他。
高岗强颜欢笑,但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严肃而沉重的。
他们传达了中央的意思,希望高岗能够真正悬崖勒马,平静下来,好好休息。检查和反省,等他平静下来再说。
高岗泪流满面,他点点头,接下来只有沉默。
毛主席指示相关部门,对于高岗一定要特别保护,并且听取了周总理的意见,对高岗实行了隔离审查。
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对于高港都是一片好心,生怕他在出现问题和危险。
当时高岗的待遇还是十分好的,依旧保持着国家副主席的水平,还照样阅看中央文件和各种书报。
毛主席也想缓和一下他的情绪,于是批评的座谈会停开一天。
后来的会议,大家对于高港的批评就缓和许多,气氛也放松了一些,关注点都在分析和帮助上面。
座谈会结束之后,高岗暂时停职反省,在家中写书面检查。
中央还没有向全党传达高岗的问题,对高岗的批评的声音也渐渐降低,毛主席对如何处理高岗,是慎重考虑的,已经有了基本的打算。
他打算高岗如果有了改正的决心,有了初步的检查,还要安排职务的。
不过高岗肯定是不在继续担任国家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了,给他安排什么职位,毛主席也是良苦用心。
建国后,高岗居功自傲,生活腐化严重,已经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他辜负了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毛主席打算将他安排到陕西省当省委副书记兼延安地委书记。
毛主席爱护高岗的才干,也肯定他的能力,他过去有功,只要重新回归群众,接触人民,特别是对他有着深厚情谊的陕北人民,相信他能够改过自新,今后还会重用他。
毛主席曾经也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他本来想让高岗继续保留党籍、中央委员,他也相信,高岗对延安有感情,他会愿意去延安的!
中央批评的声音缓和了一些,高岗的心情也稍稍平复。
他表面上看还算是比较平静的,也有所悔改,实际上还以为风头过后,他可以再当高官。
那段时期,高岗每天都十分关注报纸上的内容,尤其是报纸上发表的关于地方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之中,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1954年8月中旬,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已经全部发表完毕,高岗在当天的报纸上一次次查看,但是高岗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
他绝望之下,选择了吞安眠药自杀!
8月16日,高岗吃完早饭还出去散了散步。
中午李力群回来了,见高岗拿着电灯的电线,站在电插座的墙边。
李力群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意图,气急了:“你呀你呀,想找死啊!”
高岗说:“没有这回事,你告诉找秘书马上叫人把我带走吧!”
李力群很怕刺激他,虽然已经感觉到不对劲,还是选择没有报告。
凌晨两点半,李力群睡着了。
高岗拿出了他积攒了很久的安眠药塞进嘴里。
他还下床来到了值班室,要了一杯温水。
当时值班人员也没想到他会有那样大量的安眠药。
第二天早上8点,李力群发现高岗沉睡不醒,惊惶地冲出去喊人。
当时高岗的脉搏已经很沉很慢了,医生赶过来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只能看着他的呼吸和脉搏越来越弱,在10点多,抢救停止!
毛主席在得知高岗自杀的消息之后,震惊又痛惜。
他内心还留有一丝希望,希望还能和上次一样把他救回来,仔细询问:“人死了吗?”
在确认高岗真的已经离世,毛主席沉默了片刻,问:“怎么死的?”
工作人员回答说:“吃安眠药死的,还在检查之中。”
之后,毛主席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最终长叹了一口气:“遗憾,留不住他,他这个人,斗争性太强,性格过于刚烈。”
迟了一步啊,毛主席没有来得及将自己的安排和高岗讲。
“如此结局!我觉得遗憾,这事怪我啊!”毛主席感慨!
高岗去世后,毛主席指示中组部:高岗的子女以后由组织抚养。
毛主席十分爱惜干部,对于高岗的自杀,他是相当遗憾的。
但他不会后悔对这件事的处置方式,并且要求全党特别是党内干部吸取教训。
毛主席说:“不要逞英雄,事业是多数人做的,少数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全党高级干部)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参考资料
《毛泽东处理高岗的最初打算》——党史纵横
《高岗何以走上自杀之路》——党史纵横
《从开国功臣走上分裂党的歧途》——红广角
《毛泽东谈高岗事件》——领导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