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
12月4日,作家琼瑶,在台湾淡水家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86岁。
关于她的选择,不少媒体选择的词汇是“轻生”。这个词的含义,是“失去生活的勇气,不重视、轻视生命”。
我不想用“轻生”形容琼瑶的选择。
琼瑶遗书中提及的视频《当雪花飘落》
这样的结局,或许她已经慎重考虑已久,她在遗书中说:
“‘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几年前,她也曾在给儿子和儿媳的公开信中提及,“死时愿如雪花”: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至于死时愿如雪花的愿望,恐怕需要你们的帮助才能实现。
雪花从天空落地,是很短暂的,不会飘上好几年!让我达到我的愿望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如今,雪花已翩然落地。
有网友笑说,不知为什么,琼瑶阿姨特别爱用“刺猬“这个比喻。
《还珠格格》里五阿哥说自己得了刺猬病;《在水一方》里男主“是刺猬转世的”;《情深深雨濛濛》的依萍,“刺猬”得最彻底,非要跳河找自己的刺。
尔泰说五阿哥“像只大刺猬一样,给每个人碰钉子”/图源《还珠格格》
她用“刺猬”描述的男男女女,往往一边用骇人的锋芒进行自我保护,将自己隔离于潜在的危险之外;
一边以一种不安的姿态蜷成一团,试图掩盖掉自己的敏感,脆弱和自卑。
一个人笔下的人物,常常带着创作者的影子。
“谈起‘自卑感’,我总觉得这三个字,一直到现在还常常缠绕着我。
我常常会莫名其妙就犯起‘自卑感’来,此症一发作,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都是错。”
1938年,琼瑶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本名陈喆。
祖父陈墨西,曾跟随孙中山先生留学日本、参加北伐,父亲陈致平,一直在大学担任教授。
琼瑶的小名是“凤凰”,她的孪生弟弟被家人叫做麒麟,可见当时家人对他们姐弟的期望。
可进入中学后,琼瑶“除了国文以外,什么都跟不上,最糟的是数学、理化等,每到考试,不是零分,就是二十分。”
在她的自传里,回忆明显是不愉快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员,我的家庭,几乎就是个‘教育家庭’,这种家庭里,怎么可能出一个像我这样不争气的孩子呢?”
后来,父母又有了一个小女儿,她认字飞快,会弹琴,会芭蕾,成绩优异,会因为考试差两分满分而崩溃痛哭。
尽管琼瑶对父母之爱的“需要”,已经到达很“可怜”的地步,可她仍然悲哀地发现:
“人生就那么现实。当你有四个孩子,你绝不会去爱那个懦弱无能的,你一定会去爱那个光芒四射的!”
终于,在一次次的冷落、打击、自卑、忧愁里,琼瑶在被母亲斥责“你要我们做父母的拿你怎么办,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像你的妹妹“后,终于崩溃。
她写了一封长信给母亲,说自己“充满挫败感,充满绝望,充满对你的歉意”,然后吞服了一整瓶安眠药,要“让这个不够好的我,从此消失”。
自杀未遂,琼瑶说自己和母亲都迎来了重生,可这份愧疚和自卑,一直到老年还埋在她的心里。
采访中,她说:“我的心灵,经常是破碎的,我早期的作品,因为受到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影响,大多是悲剧。”
“我追着你飞,到天涯海角,只要有你,怕什么狂风暴雨和海啸,只要有你,山河太阳星星都在笑。”
这首名为《只要有你》的歌,作为《还珠格格》第三部的片尾曲,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琼瑶的爱情观,也像这段如今看来颇为“恋爱脑”的歌词一样,爱情在她人生和作品中,地位都非常重要。
随便找一个谈论琼瑶的帖子,一定能刷出如下的评论:
“琼瑶这个人三观歪得令人无语。”
“她的小说一个个人物除了爱得死去活来一点正事都不做,恋爱脑鼻祖。”
“她这个人矫情得要死。”
作家胡野秋谈琼瑶作品时说,“她的作品其实只有一个关键字,那就是爱。”
琼瑶从不否认自己对爱的渴望,”有爱的人生,才是有激情、有狂欢、有痛苦、也有温馨的丰富人生“。
她需要爱,也习惯了带着一份浪漫的情怀去看周围的事与物,“有时这种感情甚至是天真的,不成熟的。”
琼瑶本人的三段爱情,也非常“琼瑶”。
十八九岁时,她和四十多岁的国文老师蒋云,谈了轰轰烈烈的师生恋,还把这段恋情写进了自己的成名作《窗外》。
《窗外》后来被改编为电影,由林青霞主演
这段师生恋随着琼瑶的落榜而曝光,琼瑶的妈妈暴怒,四处状告蒋云“引诱未成年少女”。
蒋云身败名裂,无法在台北继续待下去,只能孤身去了台湾南部“舔舐伤口”。
临别时他们定下约定,等到琼瑶二十岁,就去找他,他们就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在琼瑶二十岁的生日上,她的妈妈声泪俱下:“去吧!凤凰!如果你真想离开我们!去吧!”
母亲的眼泪让琼瑶又难过、又愧疚:“我投降了!我不飞了!”
蒋云没有信件寄来,一直保持着沉默,琼瑶最终也没有赴约。
21岁,她和台大外文系的高材生庆筠结婚。
她被那一句“管你爱谁多爱谁少,我反正娶定你了”感动,就跟着这个穷得只有一件西装上衣,两条西装裤的男青年走,哪怕婚后连个肉粽子都吃不起。
这段婚姻里,琼瑶经历了贫穷困苦、独自抚养孩子……
丈夫出差,她就带着儿子在家拼命写作,给家里赚零用钱。
一年后,庆筠回到台湾,却像变了个人,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还埋怨琼瑶和儿子拖了他的后腿,迷上赌博。
《窗外》出版后,庆筠看着“琼瑶向全世界宣告初恋的故事”,将自己的彻夜不归、沉迷赌博,全都归咎于她,大骂道:
“不要怪我不回家,也不要怪我去赌钱!都是你,你和你那本见了鬼的《窗外》!”
他甚至杜撰了一篇文章,发到报纸上大骂琼瑶,两人最终也因此离婚。
如果没有她和平鑫涛的相恋,所有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她所引起的争议也许就不会那么大。
那时的平鑫涛已有家庭,他的妻子曾大力资助他创办《皇冠》杂志,两人生下了三个孩子。
琼瑶做了平鑫涛的情人。
两年后,琼瑶提出分手,平鑫涛不同意,于是向妻子提出离婚,这场离婚之战一打就是八年。
不少人骂她,说她是“小三鼻祖”,她的回应是:“不管小三、小四都没关系,我没把自己放在那上面。”
“该骂的是他(平鑫涛),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婚姻维持好。”
《情深深雨濛濛》中雪姨的发言,被如今的网友称为“女王行为”
在小说《烟雨濛濛》中,她借依萍的母亲傅文佩之口,说了一段话,放到如今仍不过时:
“你想,你父亲一生,有过多少女人!他对任何一个女人忠实过吗?那么,为什么他的女人就该对他忠实呢?
这社会不责备不忠的男人,却责备不忠的女人,这是不公平的!依萍,你的思想难道也如此世俗吗?雪琴为什么一定该忠于你的父亲呢?”
因为琼瑶的个人经历,以及被单独拎出来一遍遍群嘲的“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她可是丢了半条命、更不用说割舍掉了爱情”等等台词,让琼瑶的作品一度被指“三观不正”“恋爱脑”。
琼瑶的作品中,其实不乏对虚弱父权的嘲弄/《情深深雨濛濛》
可如果仅仅是“撒狗血”,仅仅是讲脱离现实的风花雪月,琼瑶会有如此多的读者、如此大的影响力吗。
任何作家和作品,也许都不能脱离开所属的时代去看。
在那个羞于谈情说爱、极度压抑、讲求媒妁之言而非勇敢追爱的年代,琼瑶和她的“爱”,的确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事业”,也许是琼瑶最圆满的部分。
她共创作了七十多部作品,在2020年,82岁的她还出版了新作《梅花英雄梦》。
在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她的作品陆续被拍摄为40余部电影,“琼瑶时代”持续了整整二十年,成为无数人的青春记忆。
“现在想来不咋地,当年谁不是看得眼冒金星?”/图源豆瓣
1986年后,琼瑶又开始自制电视剧,在20多年的时间里,共拍摄25部、多达千集的电视剧。
从《婉君》《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到《一帘幽梦》《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
没看过《青青河边草》的人,也大概率听过那段“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的旋律
她捧红了萧蔷,蒋勤勤,林心如等一大批“琼女郎”:
《窗外》里的林青霞
“你们看着美丽的林青霞、刘雪华……还有英俊的秦汉、秦祥林、苏有朋……不妨想一想,这是一条多么美丽的生命之河。
我很骄傲,因为,我收集了他们的美丽,也留住了他们的青春”。
《庭院深深》里的秦汉
她是一个很早就坚定自己方向的人,二度落榜时,母亲就鼓励她继续考大学。
琼瑶断然回绝:“我已经浪费了很多生命去考大学,现在,我可以专心去写作了!”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方向没有错,琼瑶剧的成功毋庸置疑,成就背后,是琼瑶近乎苛刻的要求。
庹宗华和蒋勤勤在演哭戏时,琼瑶要求眼泪要刚好落到手上;
萧蔷则回忆说琼瑶曾给她一大段台词,圈好几个字,注明哪几个字掉眼泪;
焦恩俊也曾说,琼瑶对台词有严格限制,一个字也不准变动。
焦恩俊出演琼瑶编剧的《苍天有泪》
于正在《新闻当事人》曾说琼瑶从来都不把版权卖给别人,她就是一个受不了别人改编的“小家”。
2014年,琼瑶起诉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她的作品《梅花烙》,她也因此向湖南卫视收回了《还珠格格》的版权。
2015年,琼瑶胜诉。
2020年12月31日,于正就抄袭案正式向琼瑶公开道歉。
或许这样不依不饶的琼瑶,才能写出锋芒毕露的依萍。面对质问,在那个年代大大方方地说出:
“我比你们高贵,我是来赚钱的。”
很多人说琼瑶的作品只能算是“工艺品”,谈不上有多高的艺术成就。
琼瑶的发言也很清醒:“我从来不标榜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我想自己应该是一个出卖自己劳动力和智慧的商人。”
对于死亡和如何迎接死亡的命题,琼瑶并非第一次提及。
在她79岁时,曾写了一封给儿子和儿媳的公开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
“活着”的起码条件,是要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会爱懂爱、会笑会哭、有思想有感情,能走能动……到了这些都失去的时候,人就只有躯壳!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
琼瑶写给儿子儿媳的公开信
她直言不讳地要求说,万一自己失智失能了,帮她“尊严死”就是儿子儿媳的责任。
她列举了五项嘱咐:
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不在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气切、电击、等急救措施全部不要。
可这并不意味着,琼瑶是悲观、绝望、厌世的。
相反,她认为,人活着应当像火花,努力燃烧,“我会努力的保护自己,好好活着,像火花般燃烧,尽管火花会随着年迈越来越微小,我依旧会燃烧到熄灭时为止”。
她去世后,在公开的遗书里,仍不忘嘱托读到她最后的文字的人: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
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
在最后,她说:
“祝福大家健康快乐,活得潇潇洒洒!”
尽管“琼瑶”作为一个形容词,已经被后来的读者观众赋予了诸多贬义色彩,可我仍旧想说:
琼瑶度过了非常琼瑶的一生,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旧很“琼瑶”。
这或许可以解释,在她去世新闻的评论区里,许多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她写的那句歌词,作为最后的告别:
“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