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悬壶济世,穿越百年,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即将迎来建院120周年。回眸120年筚路蓝缕的传承与发展,几代五院人薪火相传,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
20世纪50年代,闻名遐迩的“四大金刚”——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相继落户闵行,为新中国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服务国家工业卫星城建设,1960年市五医院迁至闵行区,从此与周边的工厂建立了长久而紧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医院把工厂看作自己的工厂,工厂把医院看作自己的医院”,这种新型厂院关系,也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1971年8月9日,上海汽轮机厂一位25岁的青年电工因触电心跳呼吸停止23分钟,被送到医院急诊室。抢救时,医务人员为患者直接做了开胸心脏按摩。这也是市五医院首个成功开胸心脏按摩复苏的病例。为进一步治疗病人脑水肿,医院将病人送到新华医院实施高压氧治疗。经过精心抢救和护理,病人最终苏醒,后逐步恢复健康。
这个病例,在1972年罗马尼亚召开的世界外科学术年会上,作为特殊病例向全世界进行了报道。 但是令医院感到遗憾的是本地区内没有高压氧舱,使好多病人失去了抢救的机会。
之后,在一次厂院联席会议上,几个大厂的领导提出,要联合起来为医院建造一座高压氧舱,为闵行广大人民的健康做一件好事。医院抓住机遇,马上行动,出面写一份申请报告,并委托当时的院长俞庆庆全权负责,与入出院管理科负责人沈瑞清一起,到一个一个工厂去拜访,请各家单位在报告上盖上红色的大印。然后,将这份报告送给上海市领导。
1971年11月,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等闵行8个大厂的联名请示报告——《关于闵行地区建造高压氧舱的联合请示报告》。
1971年底,经上海市领导批准,同意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建造高压氧舱。
1972年至1974年,市五医院在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等闵行8个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研究设计和建造高压氧舱。历时一年零十个月,终于建成上海市一流的高压氧舱。
在高压氧舱的建造过程中,各厂派出各类工种与医院的管理人员组成操作小组,参与整个工程。除了8个大厂和上海成套发电设备研究所、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队外,上海电梯厂、上海气象仪表厂、上海自动化仪表四厂、上海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给氧舱提出过宝贵的建议,提供新产品、研制新仪器供氧舱使用。
高压氧舱从设计、施工到建成,凝聚着各厂领导和工人们的心血。当时虽然估计投资12万元,而实际上并非这点数目,因为大量材料都是各厂的无偿赞助。
1988年,医院立碑纪念高压氧舱的建立
1974年3月,市五医院正式收治病人,同时成立高压氧科。治疗范围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有害气体中毒扩展到脑循环障碍、神经性耳聋、周围性面瘫、各种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100余种病症。
高压氧舱的成立也对医院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时任高压氧科主任郭守蔚 在1977年至1980年期间就发表了多篇颇有影响的论文。郭守蔚还担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会全国第二届和第三届委员,参与编写了1974年我国第一本高压氧医学和卫生部定点上海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教材。1978年,参与全国科研课题《高压氧临床应用》,1986年在第五届全国高压氧学术交流会兼国际交流大会上提交了一篇英语论文。
CT诊断对于工伤事故等重大抢救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医院没有资质和能力购置CT机。1987年,周边的大厂和相关单位又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由22家单位联名向上海市卫生局书面提出建议,后经上海市卫生局向中央卫生部提出申请,经中央卫生部批准,同意医院购置CT,购置费用同样也获得了周边大厂和政府资助。
1989年,医院立碑纪念CT室的建立
最终, 医院购置了一台全身CT 机。19 89年8月,CT机在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至此,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为上海第一家拥有全身CT机的区属医院,医院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也因此推进了一大步。
1989年,医院CT室外景
1989年9月19日,医院CT室开幕典礼
1989年9月19日,CT室开幕典礼后陈质民院长(左二)带大家参观CT室
虽然医院目前的高压氧舱和CT设备已经进行迭代升级,但这段厂院合作的佳话依然在各家单位间津津乐道,医院与周边大厂的友谊也一直延续至今。
1987年6月11日,《健康报》报道五院与周边工厂的友好合作关系
1991年12月10日,医院召集周边大厂负责人召开厂院座谈会。
1998年12月14日,医院召开厂院座谈会
2024年6月20日,医院院直一支部组织党员到上海汽轮机厂参观学习
进入新时代,医院坚持党建引领,以患者利益优先为目标,借助区域化党建平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着力走出一条全新的合作之路。
编辑:王嘉玮(见习)陈美玲
供稿:区卫健委
初审:林心怡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