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活起来” 乡村“兴起来”
大埔县活化利用文物,打响客家人文魅力县品牌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在过去与现实中搭建了一座桥梁。
如何用好这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其成为城市文化的标识,助力“百千万工程”?
作为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单位,大埔县秉承“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塑城”的宗旨,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在科学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和名人故居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全力推进文物保护事业繁荣发展,打响客家人文魅力县品牌。
保护历史原貌 修缮维护文物
每一处古迹、每一个印记,似乎都在无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见证着时光的更迭。
在位于大东镇联丰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萼楼,每年大年初三,这里总会上演一场客家味十足的祈福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祈福、打卡拍照,感受浓浓年味。
花萼楼是广东第一大土围楼,建于明万历36年。南方+ 何森垚 摄
花萼楼是广东第一大土围楼,建于明万历36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是土木结构的圆形土楼建筑。因为所建的土楼形似花萼,又取乡邻友爱之意,故名“花萼楼”。土楼内外三环,共210个房间,距今400多年历史。
文物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这是大埔县的响亮名片。境内古民居建筑、古文化遗址、名胜古迹、革命旧址众多,特别是还保留着较完整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客家风格的明、清、民国时期各类特色民居3529座,其中市级客家古民居10处,县级特色民居(古民居)295处。
当地有各类文物古迹、风景名胜301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处、中国传统村落23处、中国古村落2处。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县共发现文物普查点283处。
目前,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29处,其中国保6处,省保21处,市保28处,县保74处。
名人是一座城市的骄傲,名人故居闪烁着精神的光芒。大埔全县名人故居共摸查、登记77处,其中,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2处。
如何让文物古迹“活”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风景线?
“要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每个地方既要做好对文物的整体性保护,也要保护好建筑本体、整体风貌和周边环境,传承好蕴含在古建筑间的历史文化等等。”大埔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大埔县设立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县重点文物保护中心,定编制,定人员,全面做好县域内重点文物的项目资金申报、修缮、安全监管等工作。制定出台了《大埔县保护利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方案》,在科学保护好文物的基础上,将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利用好,使其成为大埔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
当地按文保单位分类,聘请专家和设计单位精心编制文保勘察设计修缮方案。按照“尽量维护历史原貌”和“可持续发展”两大原则,依法依规公开招标,开展修缮;对文物价值突出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进行原址、原状、原物保护。
2024年,该县对大埔肇庆堂、联丰花萼楼、大埔光禄第和延庆堂等进行修缮维护。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以保护历史原貌为前提,将文物保护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作为城乡文化建设、发展旅游业、美丽乡村的重点。
近年来,大埔县组织修缮了邹鲁祖居敬爱堂、田家炳故居拱辰楼、邹鲁故居椿森第、何如璋故居人境庐、罗明故居兰瑞传芳、罗卓英故居江东小筑、李光耀祖居中翰第等列入文保单位的名人故居。落实消防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县、镇、村三级联防监控管理制度,有效保障消防安全。
活化利用 文旅融合
“刚看到就觉得很震撼,偌大的一个房子能够修建得如此精美,保存得如此完美,实属难得。”踏进位于大埔县城的泰安楼,来自广州的游客张先生便忍不住拿起相机记录泰安楼的每个角落。“咔嚓”声外,夹杂着他的赞许声。
游客在泰安楼前拍照打卡。南方+ 何森垚 拍摄
泰安楼建于公元1764年,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是中华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托泰安楼为核心区,近年来,大埔县以“泰安楼—西湖公园—大埔县文化活动中心”为景观轴,融入客家文化元素,打造了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
产业园分为旅游服务区、文化展示区、文化休闲区、游憩商务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游憩区六个功能区,规划建设客家风情文化休闲街、客家美食府等数十个景点。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客家风情文化休闲街风情、大埔文化小吃城、游客服务中心、大埔赋雕塑广场等的建设,全面对外开放。
另一边,从空中俯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百侯名镇旅游区,肇庆堂、海源楼、企南轩等90多座明清以来的古民居建筑星罗棋布。徜徉在 “三十六巷”中,鹅卵石铺就的巷道通向一座座庭院深深的古民居,既古朴大方又充满异域风情,令人如痴如醉,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眼前的这座肇庆堂,建于民国六年,当时出资建设的金额相当于现在的1亿多元人民币。”在百年古民居肇庆堂前,随着导游介绍,游客们被眼前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所震撼。
历经风雨九十余载,肇庆堂保存完好,成为研究客家建筑的重要载体之一。袁群华 供图
百侯镇利用历史人文底蕴,积极探索市场化旅游区打造模式,在最大限度保护好村庄风貌原真性的基础上,打造多元文旅新场景,大力发展“民宿+景区”模式,把闲置农房改造成农家客栈、特色民宿、建设农庄等文体场所和经营实体,切实将资源转变为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围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近年来,大埔科学活化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及名人故居,探索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之路,如何利用好这些金字招牌,讲好“诗和远方”的故事。
目前,当地依托大埔泰安楼、大埔光禄第、大埔肇庆堂、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等,结合本地文化旅游工作规划,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名人名居游。具体而言,大埔将李光耀祖居、田家炳祖居及其村落打造为世界名人名居特色旅游区;将湖寮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西河张弼士故居光禄第、百侯肇庆堂、通议大夫第、大东花萼楼等整合打造为客家名人名居旅游线路。
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林”而被传为佳话。袁群华 供图
大埔结合当地人文资源和地理环境,以名人故居文护单位为核心,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提升改造名人故居相关A级景区,推动景区长远发展。近年来,大埔县充分活化利用光禄第,将其扩建为以“光禄第”为核心的国家4A级景区张弼士故居旅游区;以市级文保单位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为核心,重点打造了3A级李光耀祖居旅游景区等。
张弼士故居与青绿连片的田野、静静流淌的小河,青翠欲滴的山坡融为一体,构成了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南方+ 何森垚 拍摄
此外,当地加快推进田家炳纪念馆、张弼士博物馆、邹鲁故居椿森第及周边地区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其中,张弼士博物馆、田家炳纪念馆已开馆,邹鲁故居椿森第已完成修缮工程和室内布展。
创新传播方式 传承客家精神
文物工作虽然保存、研究的是过去和历史,但最终要落实到服务今天、服务现实。在做好文物活化利用的同时,大埔县注重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文物的展示传播工作,充分展现文物的价值和魅力。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走进大埔县博物馆,千年古邑、人文秀区、红色土地、粤东瓷都等8个展厅吸引着游客注意力,丰富多彩的藏品充满地方特色。来自茶阳和三河明代古城墙的古砖、明代墓葬出土的县衙陶塑、大埔各姓氏的族谱与匾额都述说着大埔悠久的历史,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重现了众多革命岁月的缩影。
“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成为大埔县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埔着力提高文物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台,在展览中把故事讲清楚、讲鲜活,在推进文物保护事业传承客家精神。
大埔素有“陶瓷之乡”的美誉,各式各样的陶瓷作品琳琅满目。如今,游客还能在大埔县博物馆中看到当年赠送“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访港纪念”釉下青花瓷器。
时光往前回溯3000多年,大埔已出现了部分陶器。1982年,这批文物在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发掘出土,经专家鉴定属于商周时代的生产生活遗物。陈列在大埔县博物馆内的二级文物商周时期褐釉觚形壶,仿佛在诉说大埔那段悠久的历史。
如今,大埔县博物馆有馆藏文物展品5000多件(套),其中二级文物31件(套),三级文物213件(套)。
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大埔县博物馆还创新举办“小小讲解员”活动,以公益培训班形式,培育一批批深入了解和传播大埔人文历史、客家传统文化的小小宣讲员和志愿者。
截至目前,当地培养了300多名“小小讲解员”。他们是大埔对外宣传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开启了客家文化“代言人”的新征程。他们如一道美丽风景,广受好评,给来大埔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何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单位及名人故居活化利用工作?据介绍,大埔将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梅州市名人故居(旧居)保护利用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将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大埔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将名人故居的保护活化利用与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构建新时代文化建设新风尚;加大对名人故居保护工作力度,争取早日将更多名人故居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范围,以更加规范的管理改善名人故居(旧居)的保护现状;积极向上争取,多方筹集资金,积极抢险维修名人故居,分期分批做好保护工作。
大力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加大对名人故居(旧居)宣传推介力度,广泛挖掘名人故事,讲好名人故事,树立名人文化品牌,使其与名人故居(旧居)保护利用工作相得益彰,进一步提高大埔县名人故居(旧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