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哲学属于文科,自然科学属于理科,二者互不相干。但任何哲学(包括神学),都是对当时人类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是由土、风、水、火四种元素组成,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由原子组成,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内在的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对于世界的解释。
“哲学”一词从诞生开始,就代表包罗世间一切的“知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学、物理、医学等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专业独立的科学分支。到了近代,“科学”获得空前的发展,科学代替哲学统治了世间。
霍金干脆说:“哲学死了”。
现在,大部分都更信任“科学”,对哲学嗤之以鼻,硅谷甚至诞生了“赛博科技主义”,认为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分类科学从分支变成主干在哲学上是一种倒退。一是“科技主义”抛弃了“人”,自然地把观测者排除在外;二是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底层是形而上学,把具体事物集合成抽象理论来研究,那么就会离世界的本质越来越远。
随着数学、物理、生物等理论界陷入瓶颈,研究对象越来越形式和抽象,哲学再一次被科学家们拿出来帮助思辨。
哲学是科学的基石
恩格斯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就在追求永恒不变的“存在”,认为物质世界变动不居的现象不过是“幻象”而非真实,真正的世界在本质上是静止的、永恒的。牛顿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巨大助力,依然秉持着“世界永恒不变”这种古老形而上学的观念,牛顿认为世界不过是一台制作精妙的机械,遵循着既定的、可计算的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转,时间仅有物理学上可计算的意义,却无任何发展的历史意义。
然而,理论不可能永远对变化这一事实视而不见。从19世纪中叶开始,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以及生物进化论被发现,其他各门学科都有了许多重大发现和发展,揭示出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人类开启新的世界观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自然科学进入到综合整理阶段。恩格斯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科学发现的革命性意义,全面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经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恒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此时的马克思对于自然科学,只能“作零星的、时停时续的、片断的研究”,但已经完成了 “自然”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实现主客体辩证统一。恩格斯零星所作的论文札记等未完成的手稿,在1925年以《自然辩证法》为名首次发表,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将自然科学重新梳理了一遍,指出自然界客观存在规律性,是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万物之间存在广泛而普遍的联系,科学研究只能在现象界做出片面且孤立的结论,所以不可能从中得出“大一统”理论,对“大一统”理论的追求本身就代表着形而上的绝对唯心理念,“人”将不复存在;万物无时不刻处于运动当中,“人”作为观察者和参与者,是科技进步的支配力量,科技、自然、历史都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反观自身才能真正带来科技上的进步。
-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证明,机械力、光、热、电、磁和化学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自然界中的运动就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转化过程中,各能量总和保持不变。
- 细胞学说证明了动植物以人类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到高等动物人类,机体的发展都是细胞的繁殖和分化,揭示出整个有机界中存在统一性。
- 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现代的动植物都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动植物界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后来有很多反马主义者为了反对马克思而反对进化论,理论依据停留在神秘主义上,却对现实毫无帮助,反而利用进化论能研制出高产量农作物和肉畜动物。
自然科学的这些发现,充分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运动。一切固定的东西消失了,一切“永恒”的东西转瞬即逝,整个自然界是在永久的发展变化中运动着,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
《自然辩证法》的正确性,不仅表现在对过去科学的总结归纳,还表现在未来实践中不断得到证实和发展。恩格斯逝世后, X射线、光电效应、电磁感应被发现,引起物理学上的“危机”,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到了爱因斯坦时代,物质和能量、时间和空间互相转换被证实,人类“形而上学”的知识被颠覆,证实了恩格斯的名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自然界和历史一样,完全服从于辩证的运动规律。现代的新科学、新思想,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并没有超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只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明材料。
自然科学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事物之间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在本质上是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正确反映了客观事件辩证发展的规律,因而能对自然科学起到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然是和人的实践活动紧密关联的,因而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然”不是自然物的简单相加,而是关于自然界发展过程的集合体。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狭义的自然是指自然界、人化自然以及凝结于其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广义的自然是指一切存在物的总和。马克思的自然观内在包含“感性自然观”、“人化自然观”、“社会历史自然观”,分别对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也是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实现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有机统一,人类活动规律与自然规律具有同一性,研究自然也是研究人类自己。反之,抛弃人类也将带来科学上的阻滞。
当然哲学不等于自然科学,也不能代替自然科学,哲学对于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在于二者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包含在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中。各门自然科学都有其特殊矛盾性,都有其一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因此,在具体研究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研究,不是说用哲学代替自然科学,也不能从哲学原理推演出自然科学结论。要知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实践为纽带,世界的物质具有统一性的特征,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物质存在的一般方式是运动。任何静止、任何平衡都只是相对的。
在科学研究中,不应该只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反而要认识到人类的伟大,人作为物质存在的最高形式,人所发挥出的自主能量越来越强,从原始到现代,从地球到太空,从现象到本质,人所具备改造自然的力量,是属于“神”的力量。
人就是“神”本身。
参考资料:
《自然辩证法》的当代意义 张云龙 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 杨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