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花都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着力搭建和完善代表工作的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出了许多生动的实践。即日起,花都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反映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花都落地环节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花都实践”

系列报道①:

水是重要资源,关系千家万户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用水安全和优质水饮用问题,作出了“饮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条底线”的重要论述。

花都区各级人大代表以守住饮水安全为底线、聚焦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的供用水问题为抓手,在推动广州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建成投产、解决全区521个村镇工业园区的供用水和治污等问题中主动发挥人大作用,推动广清居民“同饮一江水”,为广州市构建多水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优化水资源结构,解决广州北部地区供水需求作了不懈努力。

突破大湾区供水困局

一江清水向南流

一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备受水源性和水质性供水不足问题的困扰。

为了立足长远、统筹全局,历史性地解决广州北部地区供水不足的问题,花都区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多年来积极呼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及时研究推动北江引水、彻底解决北部供水问题,经狮岭镇人大主席团推动,提前规划预留了北江引水工程的建设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都区的各级人大代表调研广州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都区的各级人大代表调研广州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通过各级人大代表的反复建议和市、区人大常委会的主动作为,2019年北江引水工程正式动工,作为配套的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也于2022年8月正式开工。新建的花都水厂占地面积约650亩,投资约16亿元,近期规划供水48万立方米/日,远期规划供水100万立方米/日。

自开工以来,花都区人大常委会及各级人大代表对这座花都区有史以来最大的自来水厂予以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原计划2023年4月完成的工程延期了。

为此,朱意琴、李波、杜敏芳、骆鼎、全泰源、罗伟忠等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分别于2023年4月、8月、11月,2024年3月、5月、7月等多次通过听取专项汇报、专题调研、代表集中视察、代表小组专项监督、实地走访等形式紧跟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日建成投产。

代表们建议,要加快推进广州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项目的建设和花都西部片区的配套管网建设,统筹实施城乡供水改造,彻底解决全区水源性、水质性缺水问题,让老百姓都能用上优质、安全的自来水。

在2024年花都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全体区人大代表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把“构建安全供水保障体系-北江引水花都水厂工程(首期一阶段)”项目选为区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反映了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对该项目的高度关注和殷殷期盼。会后,区人大常委会和代表小组全力做好跟踪监督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都水厂俯视图

2024年7月31日,广州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全线通水,8月26日并网供水,正式投产试运行。优质的原水从26公里外的北江取水口,一路翻山越岭到达新建的花都水厂,再通过散水管网抵达居民的家中,实现了广州、清远两地居民“同饮一江水”,有效提升了花都区的供水产能,解决花都长期存在的供水总量不足的问题。

整体工程完工后,将解决广州市花都区、空港经济区、白云区等广州北部片区供水需要,‌并为广州中心城区储备了后备水源,提升广州市整个供水网络的安全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村民实现畅快用水

由于花都区部分农村原有的铸铁管道使用时间已长达20年,出现了管道锈蚀、“跑冒滴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末梢水的水质、水压,村民家中经常出现水质发黄和水压不足现象,且水价居高不下,让村民无法畅快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都区的各级人大代表参加花都区西部片区农村用水供水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供水用水问题,2022年3月,李波、李荣锦、刘少华、全泰源、罗伟忠等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和掌握花都区西部片区农村供水用水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

调研中发现,花都区前期的农村供水改造工程预算资金缺口较大,成为推进供水工程建设的最大难题和症结。代表们提出了“要高站位兜牢基本民生底线、高质量稳步推进供水工程建设、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全方位提升供改水效益”等意见建议,持续跟踪督办农村供水用水相关事宜不放松。

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大力呼吁下,花都区委区政府和水务部门大力争取,最终获得了上级的支持:全区农村供水改造项目总投资由21.7亿元据实增至54.7亿元,所需资金由原来的3:7比例调整为4:6比例,全额由市区财政承担,从而最大限度解决改水资金来源问题。优先推进解决全区尚未接通市政用水及水量、水压不足区域存在的问题,最大化普及市政自来水,实现农村供水水量水压稳定、水质达标,并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创新“建管服”模式

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

二次供水通常被称为供水“最后一公里”,作为公共服务配套,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但由于历史原因,花都区老旧小区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全链条无法闭环,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心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都区的各级人大代表到松园大厦现场察看二次供水情况

陈莳、全泰源、罗伟忠等各级人大代表强化履职,监督推动解决二次供水遗留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进联络站接待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积极提出代表建议。经统计,花都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涉水务的代表建议占全部建议的14%。

陈莳代表向市人大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的几点建议”“关于推进落实广州市住宅项目配建户外供水设施移交供水单位管理维护办理的建议”等代表建议。

针对其中反映较为突出、容易出现重大舆情的老旧小区住宅水压低、水泵损坏、管道漏损等问题,陈莳、李凤招、杜敏芳、全泰源、罗伟忠等人大代表分别于2023年4月、6月、8月、11月、12月等,一年内连续多次参加关于全面推进自来水管改造、城乡一体供用水系统建设等涉水专题调研,提出相关职能部门要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充分考虑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以及水耗带来的压力,制定长远的组合政策,通过加泵提压等多种方式,力促用水服务效能再提升。

经区人大常委会社情民意研判会议研究讨论后,形成了两期《社情民意反映专报》,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和批示,督促区水务局、花都自来水公司切实加快推进做好居民老旧住宅小区用户共用用水设施改造工作,完成二次供水老旧设施改造共53个供水单元,另有8个供水单元供水设施符合现状移交要求已按规定接管,合计惠及约5.39万人口。

在陈莳、李凤招、杜敏芳、全泰源、罗伟忠等人大代表的有力监督下,花都自来水公司联合区水务局、相关街道和社区等多方力量,多次召开协调会、调研会,将包括松园大厦在内等小区纳入了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计划,彻底解决困扰了部分小区居民多年的用水问题。

创新推出供水“建管服”新模式,打造出全市首个“建管服”供水新模式示范项目——中诚璟泷湾二次供水项目,打通了供水“源头”到“龙头”全流程。截至目前,机场三期保良北安置区等多个项目均采取了供水“建管服”新模式,惠及约1.5万户、近5.35万人口,为广州市有效解决类似“二次供水”问题提供了成功样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水是生命之源,人大代表们用实际行动,把人们用水的实事一件一件跟踪督办好,让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滋润居民心田的涓涓细流中不断发展。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梁尚龙

编辑:黄柱

复核:龚耀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