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3日,新近履新的安徽铜陵市委书记杨宏星、黄山市委书记丁纯均分别走访了当地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机关。

据铜陵新闻综合频道报道,12月3日上午,市委书记杨宏星走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机关,与各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座谈交流。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梦生,市政协主席刘亚东等分别参加。市委常委、秘书长马军参加。

座谈交流后,杨宏星对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各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团结拼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据组织安排,能够来到铜陵工作,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合作共事中,我将竭尽全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努力为铜陵人民多办实事、多谋福祉。

杨宏星强调,要强化理论武装,学好看家本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加强与沪苏浙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强化重大项目攻坚,创优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好企业家和创业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发展和生态环保,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典型案例等问题整改,持续加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统筹好发展和民生保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力解决群众就业社保、“一老一小一残”等问题,努力把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要统筹好城乡发展,加快一江两岸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短板,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另据黄山日报报道,12月3日上午,市委书记丁纯分别走访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机关,与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座谈交流。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善武,市政协主席路海燕,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负责同志分别参加有关活动。市领导伍春宏陪同。

在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后,丁纯对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砥砺奋进、真抓实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也是四大班子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丁纯表示,黄山是美好安徽的靓丽名片、美丽中国的展示窗口,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徽州文化底蕴,在文旅融合、城乡融合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禀赋基础。这次根据省委安排来黄山工作,既是组织交付的重担,也是与黄山人民的缘分。希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担负起历史的使命、组织的重托,努力为黄山人民多做实事、多谋福祉,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杨宏星、丁纯分别在不久前履新铜陵市委书记、黄山市委书记职务。

12月2日上午,铜陵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宣布安徽省委关于铜陵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杨宏星同志任中共铜陵市委委员、常委、书记,丁纯同志不再担任中共铜陵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杨宏星,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杨宏星曾任肥东县委书记,蚌埠市副市长,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宿州市委副书记。

2022年4月,杨宏星任安徽省残联党组书记,随后当选安徽省残联理事长。

卸任铜陵市委书记的丁纯,去向同日也获公布。

12月2日上午,黄山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安徽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宣布省委决定:丁纯同志任黄山市委书记;凌云同志不再担任黄山市委书记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丁纯,男,汉族,1970年10月出生,江苏江阴人,研究生文化,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91年6月入党,1995年4月参加工作。

丁纯早年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工作,曾任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稳定技术研究所所长、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稳定技术分公司总经理,2003年4月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2010年10月又调任扬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后任扬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2016年9月任扬州市委副书记。

2017年2月,丁纯出任常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随后去代转正。2019年12月,丁纯跨省调任安徽铜陵市委书记。

来源 | 澎湃新闻

编辑 | 黄澎 责编 | 靳晓宇 审核 | 刘利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