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刘洋
11月26日,南乐县城区,气温-3℃~8℃,西北风3级。敲开西湖御景小区10号楼住户杨爱珍的家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开展入户调查的“供暖管家”路传伟摸了摸杨爱珍家的入户阀门和管道,又看了看墙上悬挂的温度计,上面的数值接近24℃。问起对今年供暖工作的评价,身着短袖的杨爱珍高兴地说:“今年家里真暖和,我们家四世同堂,老的小的都享福,真是太感谢你们啦!”
去年供暖季,西湖御景小区因热源不稳定、供暖温度不高且时断时续,导致居民怨言不断。今年用上地热供暖后,供暖稳定且温度有保障,杨爱珍和其他业主的脸上笑开了花。
从原来的群众意见颇多,到如今的好评如潮,看似简单的一小步,实则是南乐县坚持先立后破、深入推进集中供暖改革迈出的一大步。
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2024年以来,南乐县按照“党委主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受益”的原则,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打造“地热为主、一网多源”的多元化供暖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满意度不高、热源不稳定、县财政补贴压力大等问题。
以南乐县城区为例,相较传统供暖模式,使用地热供暖,每个采暖季可节约政府财政补贴1000余万元,节省标准煤26625吨,减排二氧化碳69108吨、二氧化硫9.7吨、氮氧化物13.9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坚持以人为本 群众呼声就是改革动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城区集中供暖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
过去几年,南乐县为解决县城区集中供暖问题,通过县投资集团的子公司普惠热力公司,投资2.66亿元建设供暖基础设施,可为25个居民小区(学校)提供热源。但因其热源来自南乐县一家生物质能电厂,受生物质燃料价格上涨影响,电厂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2022—2023年,普惠热力公司又以南乐县生活垃圾焚烧电厂的余热作为热源,但因受生活垃圾数量不稳定、雨雪天气垃圾运输难等影响,出现了热源供应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各种问题交织,南乐县城区居民小区时常出现供暖延迟、间歇供暖、温度不达标、服务不到位等情况,导致广大群众意见颇多。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中找到平衡,成了南乐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愿,政之所行。
今年年初,南乐县紧盯集中供暖问题,将“保障县城区冬季供暖”列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全面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集中供暖改革工作:
2月,南乐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明确提出“采暖季前完成县城区供暖改革”目标任务。成立工作推进专班,抽调各有关部门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推进县城区集中供暖工作。
多次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集中供暖改革工作,完善地热供暖思路及方案,细化责任清单,明确部门职责,要求各有关部门既要分好工又要协调配合好。
先后组织召开11次工作推进会,高效化解项目手续办理、土地征迁、老旧小区接管等20余个难点问题。县委主要领导先后20余次深入项目一线实地调研供暖相关工作,现场协调解决制约施工进度的各类问题,加快供暖项目高质量建设。
对在摸排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坚持分类推进,实施“对症下药”。对供暖资源不稳定的14个小区,直接采用地热供暖;对距离主管网较近、二级主管网较为完善的6个小区,完善管网连线,并入县城区供暖主管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个月的努力,在11月15日今冬供暖季到来之前,南乐县城区集中供暖工作取得骄人成绩:总供暖面积达376万平方米,覆盖小区39个,占已入住小区的86%,3.8万户15万居民享受到了高品质的供暖服务。
坚持绿色低碳 使用地热供暖实现“三方共赢”
走进位于南乐县城区昌意路的地热能源站,各种罐体、电气设备林立,管线交叉。濮阳市新星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濮阳新星公司”)南乐区域经理葛万真指着一个罐体上方的仪表盘说:“这是我们地热井的出水温度,差不多能达到60℃。”
濮阳新星公司通过钻凿地热井,从地下1500米至3000米深度抽上来热水,经过供热站、中继泵站、管网等,将地热水热量送至居民身边。“地热水循环一圈,释放热量后100%返回地下,实现了‘取暖不取水’,清洁能源持续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葛万真表示。
近年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南乐县应势而动,坚持锚定加快建成“豫鲁冀三省交会处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目标,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加快推进县城区供暖改革、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南乐县地热资源不仅数量丰富,而且具有埋藏浅、易回灌、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完全具备为县城区提供集中供暖的资源条件。“除了政策利好和资源优势,作为中石化的注资下属公司,濮阳新星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要发展地热供暖,三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南乐县城市管理中心主任赵敬恩表示。
经过科学分析研判,南乐县委、县政府决定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与濮阳新星公司签订协议,投资超3亿元推进地热供暖项目,在原来尝试性、分散式钻凿地热井,建设换热站,供热面积只有8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新钻凿大型地热井19口,建设大型地热站2座、中继泵站3座,新建供热管网36公里,基本覆盖了县城区。
基础设施完备后,该县积极创新供热模式,采取“地热为主、生物质能源为辅”的模式,普通天气下采用濮阳新星公司地热供暖,极寒天气下启用垃圾焚烧电厂、生物质能电厂作为备用热源,推动能源供给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确保群众供暖质量。
“一招活,满盘活。”南乐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维算了一笔账,不再用煤,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排放,能源供给成功实现由“黑色”向“绿色”转变。使用地热供暖,热源稳定,群众实现了温暖过冬。财政不再需要补贴热力公司,相反,将已建成还未完全利用的供热管网采取租赁方式交由第三方使用,每年还可增加县财政收入。“可以说,采用地热供暖,我们实现了三方共赢。”
下一步,该县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地热能集中供暖建设,努力将该县打造成中国石化中深层地热供暖的集中连片示范区。
坚持服务至上 用“辛苦指数”提升“幸福指数”
在做到“供得上”之后,南乐县还坚持“供得好”理念,坚持“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联动服务。
1.如何确保供热供得稳?
该县强化运行监管,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地热站集中监控中心,远程监控各站房地热井水位、出水温度和地热泵运行状态等,减少供暖系统的跑、冒、滴、漏现象,确保供热安全稳定运行。
2.如何让服务更到位?
该县创新供热服务网格化管理,将各小区划分成不同网格,分网格设置供热服务点,每个服务点配备1名业务能力强、细心又耐心的“供热管家”,为居民提供“点对点”精细化服务。目前,已选派33名“供热管家”,开展上门服务500余次。
3.如何第一时间应对群众诉求?
该县线上线下多点发力,持续畅通群众反映渠道,线上依托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县长信箱、24小时服务热线等,及时收集群众的问题和建议;线下采取召开协调会、专题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协调解决问题,对于反复投诉、敷衍办理的情况重点督办并限期整改,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供暖好了,群众笑了。天玺一品小区是今年新交付的小区,居民李为宾家的温度达到了25℃。李为宾高兴地说:“我们的房子装修好没多长时间,本来不打算住的,看到供暖效果这么好,就抓紧搬了家。楼上的几户邻居也都要陆续搬进来啦。党委、政府给力,老百姓就跟着享福啦!”
审核:张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