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能倒回,谁能想到百年前,日本这个岛国,居然能在明治维新后将原先老大哥大清打趴,之后又让北极熊一败涂地。

除了这些外,日本侵占中国野心一直不死,所以搞了个九一八占据了东北,开启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了十四年才结束,这让中国遭受了极为惨重损失。

问题来了,日本曾经在1944年时候也想过对印度下手,为此大动干戈发动了场“英帕尔战役”,然而这场战役并没有获得想要结果,真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么,这究竟是何种原因,是印度军队强于中国,还是其他原因?

想要了解这个事情,我们就要知道日本为什么一定要发动对印度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会看上东南亚和印度,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东南亚有着日本急需要的军工物资,比如说橡胶,石油等等;而印度则人口众多,粮食产量巨大,领土面积巨大,耕地面积巨大,一度被称为是大英帝国女王皇冠之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日本既然提出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又和英国是敌对国,自然会把自己的目光放在英国的印度殖民地身上。在1944年本身就兵力捉襟见肘的日本甚至派出了一个集团军去进攻印度,但是这次进攻战役是非常失败的,仅仅打了一仗日本就全面败退了,这场战役就是后来十分著名的——英帕尔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德国在西边的战败在所难免,自然日本在亚洲地区也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局面,虽然依旧占据着很多亚洲国家的领土,但是事实上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是节节败退的,因此日本陆军希望通过占领印度来维持日本的长久作战能力。

之后日本要求刚刚升任第15军司令官的牟田口廉带领着自己一个军的兵力发动征讨印度的战役,当时的日本陆军部认为,这场战役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很高。

——因为牟田口廉也所率领的15军是日本的精锐军团,而作为15军指挥官的牟田口廉也本人也一度被称作是“小东条”,他是一个在日本军方内部有着比较巨大影响力的高级军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在二战爆发初期,英国和法国的军队在东南亚的战场上一触即溃,就连美国军队都被日本人赶出了菲律宾,所以他们自认为可以凭借着一个军的兵力就击溃英美两国在印度地方的守军,以攻占印度来提高整个日本的作战信心以及资源供应链稳定。

当时日本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希望通过印度和缅甸的边境,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攻占重要的地理枢纽城市,英帕尔。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点原因

首先是日本对于攻占印度的需求不急迫。日本当年发动的侵略战争其本质是工业扩张。日本需要大量的殖民地获取工业原料,然后将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倾销出去。因此日本才会去攻打东南亚,因为那里有着大量的油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日本侵略中国,如果我们翻开中国沦陷的城市,就会发现日本是从中国北方一路向南扩张,其目的就是要打通从日本到东南亚的沿海交通线。因此印度在二战中既没有日本急需的工业原材料,地理位置又不在日本工业运输线上,所以日本对于侵占印度的需求并不急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点是作战难度。印度在亚洲版图上的确是一个好地方,面相大陆一方环山,只有一条山谷能通往外界,内部气候又十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如果用来种甘蔗、橡胶等工业作物,对于印度这一个工业国的作用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气候适应植物生长意味着当时的印度到处都是密林,疟疾、登革热等疾病频发。像日本唯一一次对印度展开侵略的英帕尔战役中,日军就有大量人员在印度生病,导致非战斗减员。而面向大陆一面环山意味着无法对其造成有效夹击。因此日本考虑了印度的攻占难度,在英帕尔战役后再也没有侵略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点是日本力不从心。日本在攻占东南亚各国后和美国展开了太平洋战争,大量的精锐部队都抽调到了东南亚和太平洋。但饶是如此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也开始慢慢力不从心了,更何况去攻占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占领缅甸都是1942年的事情了,当时日本已经在太平洋战场上出现了疲态,已经无法再分出手去进行更大的军事行动。所以在一次象征性的英帕尔战役后,日本再也没有侵略过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