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蔡垒磊

我是非常反对“贷款投资”的,但我同时也说过,如果你花的是自己未来确定性的钱,你就可以贷款,因为你只不过是把未来自己的钱挪过来,打个时间差而已。

什么叫确定性的钱?比如你是公务员,正常来讲只要你不违法乱纪,基础保障是有的,未来的现金流是稳定的,这就是“确定性的钱”;又或者你不久后有一笔银行的定期存款到期,确定能拿到,这也是“确定性的钱”。那什么是不确定的钱呢?你工作不够稳定,未来这些薪水未必属于你,这就是“不确定的钱”;你预计几个月后别的投资标的会涨到高位,届时你卖掉就能还上这里的贷款,这种“基于你个人主观的预判”,也是“不确定的钱”。

未来不确定的钱,不是你的,你就不能借来投资。这一波很多中产死在哪里?表面上是房子,本质上是杠杆——你要不首付买房,会爆仓吗?会还不上贷款吗?不会的,它再怎么跌,你都只是资产暂时缩水而已,它的净值终究还是正的。房子是有使用属性,但它同时也是金融产品,不是说多数年轻人都在首付买房,你就可以首付买房的——人家首付买房可能是家底厚,留着钱做其他投资,也可能是工作稳定,有固定的现金流,所以人家贷款,挪的是自己的钱,并没有不妥,但你却未必——你们看似在做同一个行为,其实冒的风险完全不一样。

很多人从来没有接受过财商教育,他们对“贷款利率”是没有概念的,就很容易因为不断贷款,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最典型的莫过于循环贷,以贷养贷——甚至还有人把它当作一种“来钱的技巧”在分享的。我来给你简单算一笔账:一个人随着征信的不断恶化,他能拿到的贷款利率必然是越来越高的,因为正常途径会越来越贷不出钱。有些人明面的贷款利率就高达20%以上,还不是到期还利息,得按月还本——按月还进去本,就意味着你的资金使用率是不断下降的,所以实际利率往往能飙升到明面利率的2倍左右,即40%多。这已经很夸张了,但还不是最夸张的,这个人还了几个月就还不起钱了,他就不得不继续借新的钱,再次分期,而这将会让他的每月还款变得更多,利率也会滚上去,就这么继续循环,3年后,这个人支付的总还款数,有可能达到本金的3倍以上。

如果他贷款来的钱,都拿去投资了,那么他会投什么呢?显然这个标的的涨幅,没有5倍10倍就等于白搞——也就是说,就算被你押中了金狗,你的获利也就那样,更不用说你打水漂的概率远大于押中了;这个标的还得要能短期获利,如果短期被套了,时间越长你就越惨,因为如果还不出钱,你就得被迫卖掉它,于是就算你的眼光真的好,运气真的好,它在之后真的被证明是一只金狗,也跟你没关系了——即你的投资容错率又降低了。

一个人随着债务压力的增大,心理压力的增大,会越来越倾向于购买高倍预期的土狗,越来越接近开合约,越来越接近被简单的骗术所骗——不是这个人的智商太低,而是在焦虑的影响下,他主动降智,关闭了理性,就愿意去赌一把。

但这样的做法,显然失败的概率远大于成功,于是就会继续增加债务负担。然后他就会更着急,更激进,投资容错率更低,从而不可避免地走上财务的恶性循环。

我在那篇《普通人怎么赚到1000万》里,写的是普通人就可以复制的财富正螺旋通关攻略,而今天文章里写的,就是完全相反的负螺旋。你的财富在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你的神经智力是高还是低,而在于你正处在一个怎样方向的螺旋之中——这种力量和趋势,远非个体的小聪明程度可以对抗。

所以为什么我们常说聪明不等于智慧?什么是聪明?同等起步下,思维更敏捷,更容易把题解出来,在一城一地的攻防中更有想法,叫聪明;那什么是智慧?通晓事物的原理,掌握人生的通关秘籍,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从开头就能看到结局,叫智慧。

(完)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