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一月的气温常在零下5至10摄氏度,甚至更低;而南方一些地区尽管气温较高,一般也只有零上5至10摄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温差异不仅体现在衣着的厚薄,它还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穿衣指标。生物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是关键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生物体构成影响。

目前,全球正在面临因气候变暖引起的温度上升。据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至5.8摄氏度!无论是温度上升还是下降,对全球生态系统来说都是不良的信号。

让我们再次关注温度这一概念。我们知道,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参数,它与我们对冷和热的概念密切相关,对生物体而言,温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对温度的敏感度都很高。地球上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在零下几摄氏度到50摄氏度之间。

若环境温度降至某一临界点,会导致生物体内的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受阻以及脱水变性。

高温对生物体同样有害,它会破坏酶的活性,影响食物消化。高温还能导致缺氧和神经系统麻痹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人类而言,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感冒发烧时,体温可能升至40摄氏度。三摄氏度的温差对身体已构成严重影响,凸显人体的脆弱。

温度不仅对生物体有重要影响,在其他领域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在物理和化学领域,温度也有着特殊的含义。在物理学中,温度是粒子运动的直观反映;而在化学中,不同温度下物体呈现的物态各异。

1.温度能显著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2.温度变化能使物体出现热胀冷缩现象。

3.温度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关键参数。

4.不同温度还会影响声速和空气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正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温度计内的物质会膨胀,反之则收缩。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宏观表达,也是人们对温度最直观的理解。但冷和热其实是相对的,仅用冷热程度来描述显然并不精确。

例如,若有三杯水,温度分别为0、20、40摄氏度。先将左手浸入0度的水中,右手浸入40度的水中,一分钟后同时浸入20度的水中,你会发现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科学家不得不寻找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的单位来客观描述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度的概念。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定义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并将其间的温度差均分为100等份,每个等份即为1摄氏度。

1848年,开尔文勋爵发表了《关于一种绝对温标》的论文,提出了“绝对的冷”的概念,即绝对零度,并以摄氏度作为单位增量。通过计算得出,绝对零度相当于-273摄氏度。

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将绝对零度定为-273.15摄氏度,这成为宇宙温度的下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何存在温度的下限呢?

从微观角度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体现,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温度实际上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表现。

如果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停止,那么物体的温度就达到了绝对零度。在这一温度下,粒子的动能和势能降为零,内能也为零,不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包括电子都停止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只是个理论值,现实中无法实现。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确定。如果粒子停止运动,那么它的位置和速度将是确定的,这将推翻量子力学。

为了尽可能接近绝对零度,科学家进行了多次实验,目前已达到-273.149999999k的低温记录。

讲完温度的下限,我们再探讨温度的上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我们认为几千摄氏度已是极高温,比如太阳表面的温度就超过5770摄氏度。而在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中心,温度达到了5000万摄氏度,氢弹的温度甚至可能超过一亿摄氏度。人类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也能创造出5万五千亿摄氏度的高温。

然而,这些高温与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温度相比,仍然逊色。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发生时的温度约为1.417×10的32次方开尔文,仅存在了5.39×10的负44次方秒,这就是普朗克温度,也是温度的上限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温度的范围是明确的。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只是个理论值,既不存在,也无法达到。而普朗克温度则是温度的最大值,它只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出现过一瞬。未来宇宙中,再也不可能出现如此高的温度。

温度的本质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宇宙中所有粒子都在不断进行无规则运动。哪怕是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也有3开尔文。因此,没有物质,也就谈不上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