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湿度受到影响,麦苗青青依然旺长。如何解决请仔细听,多次镇压进行阻挡……”11月28日,“老范播报”自媒体账号里上传了一条短视频,提醒农民注意麦苗旺长,尽快镇压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玉庆的自媒体账号中,发布短视频讲解农技知识。

短视频中的“老范”名叫范玉庆,是高唐县琉璃寺镇大范村党支部书记,也是高唐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在村民眼里,他不仅是大家信赖的好书记,还是奔走在田园中的“大诗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绝活”——写打油诗。

范玉庆今年54岁,自他20多岁时,就喜欢写打油诗。“诗词朗朗上口,总结记录生活,以前写在纸上,现在发在网上。”范玉庆笑着说。如今他做自媒体已经8年了,发布了8000多条“打油诗”短视频,获得30多万点赞。

“百年奋斗早酝酿,中国特色明方向。二十大精神谈感受,牢记使命不能忘。”“居民医保紧相依,缴费规定有日期。补交等待三个月,倘若有事价不低。大家斟酌莫儿戏,不怕一万怕万一。”……范玉庆写“打油诗”的题材范围很广,涉及政策科普、农技知识、医保社保、安全常识、防诈宣传、移风易俗等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创作打油诗少则一两条,多则十余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玉庆在村里大喇叭上用打油诗的形式播报消息。

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好处,他就写诗宣传,没有“创作瓶颈”。比如提醒农民注意麦苗旺长的打油诗,是他路过麦田看到这个情况,随即联络了高级农艺师杜立芝,结合杜立芝讲述的方法,拿出手机酝酿了大约十分钟,就写成诗来地里录制了。

短视频发布刚过20分钟,就获得了109个点赞,22条留言。“我所有的账号加起来,大约有2万粉丝,大多数是村里的村民,也有周边县市的农民,大家觉得我说的有用,就关注我了,从没有刻意去引流涨粉。”范玉庆说。范玉庆偶尔也会开直播,主要是聊政策,聊农业知识,解答群众问题。说起直播带货,范玉庆摇了摇手,说:“直播带货太耗费人力物力,以目前村里的情况暂时无法开展。尽自己努力用播报服务村民,就是目前我所追求的事。”

范玉庆还有一个身份,他是高唐县杜立芝农业科技服务团队成员。2018年1月,高唐从县农业农村部门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乡镇农技人员中,筛选出91名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蔬菜等领域的农业技术专家,组建起由杜立芝任首席专家的农业科技服务团队,同时发挥团队成员传帮带作用,在每个村选取科技示范户或新型职业农民1至2人为村级科普服务联络员,搭建起县、镇、村三级农业科技科普服务网络。而范玉庆是村级联络员,经常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分享杜立芝团队录制发布的农技科普短视频,一般他会配上自己总结的打油诗,方便农民理解学习。

高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立芝说:“2021年4月,我们开始利用抖音、微信等平台,让农技知识通过小屏传到群众身边。”杜立芝介绍,除了范玉庆外,她们团队还有不少成员都开始录短视频传播农技知识。如赵寨子镇农技站站长韩金文已经录制了400多条农技科普短视频,三十里铺镇农技站站长隋华山是团队最年轻的成员,现在也开始运营自媒体账号。“前辈们都在拍短视频传知识,我们年轻人也不能落下。”隋华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立芝科技服务团队拍摄农技科普短视频瞬间,从左往右依次是杜立芝、韩金文、隋华山、范玉庆。

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这种“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几年间解答了群众数万条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传播覆盖面达30余万人次。杜立芝说:“农技科普视频推出后,拨打我们热线的群众越来越少,如今每天的来电几乎较往常少了一半,像范书记这样的村级联络员就是农技知识到农户最直接的传递者。”

近期天气渐冷,范玉庆除了关注小麦防旺长防冻害之外,又开始关注村民取暖的问题——“身穿马甲坚持到岗,安全用电查看火炕,燃煤取暖提前预防,一氧化碳没有商量。村不漏户不能遗忘,老范播报每天在讲……”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李新宇 通讯员 李云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