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刊发以来,围绕“黄小西,吃晚饭”,向读者介绍了贵州众多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贵州近年来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根据王阳明在黔的生活、悟道以及讲学的行动轨迹,贵州2020年发布了“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路线,囊括贵阳、毕节、黔东南、黔南等地的多处自然、人文胜迹,分别为: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平越思隐、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镇远留书“十二境”。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阳明·问道十二境”,日前,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出品了《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沪贵联动系列报道将循着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带您逐一了解“阳明·问道十二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阳明·问道十二境之东山遗韵:顺逆得失皆看淡

东山又称栖霞山,在贵阳市东门外,属云岩区。原有东山寺(已毁),摩崖、碑刻尚多保存。来仙洞(即现在的仙人洞)位于东山山腰,自古为诗人墨客游玩、吟诗作对的景观。

王阳明于贵阳讲学期间,颇好寻幽访古,以“东山胜概”在地方志书留有姓名的东山,自然不免成为他常去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俯瞰东山。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秋风萧瑟,霜气渐浓。王阳明踏着晨露,策马前往来仙洞。沿途秋色斑斓,景致萧疏。对早已拥有一颗澄明之心的王阳明而言,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都已远去,只剩下他与自然的对话,遂赋《游来仙洞早发道中》一诗写道:

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

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山竖立着王阳明的雕像。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春寒料峭时,王阳明故地重游。不同于秋日风光,春日的来仙洞苔藓、绿草、野花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淡雅的自然画卷。游人“壶榼”“杖藜”,一场愉快的聚会,让王阳明想起孔子和其弟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归隐之心再生。王阳明以“鹤”喻己在《来仙洞》一诗中写道:

壶榼远从童冠集,杖藜随处宦情微。

石门遥锁阳明鹤,应笑山人久不归。

人生行至此间,顺逆得失皆看淡。两次游览东山,王阳明淡泊名利的心境如一。王阳明认为,此心不动,则万物皆静;心若动,则万物随之动。通过修炼内心,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人便能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明祠。中国国家地理供图

王阳明离开贵阳后,浙中王门的王杏主政贵州,不仅在贵阳建阳明书院,还为阳明先生立祠,即今日贵阳扶风山下的阳明祠。阳明祠内林木葱茏,清幽宜人。现存王阳明朝服线刻坐像,两侧有先生手书“壮思风飞冲情云上,和光春霭爽气秋高”木刻对联。

不论是“晴光翠胜螺”,还是“雨滋苔藓侵阶绿”,阳明祠内总是人影伫立。游人或是瞻仰坐像,或是静默矗立,一场关于“心学”的对话于无声处胜有声。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