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辉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物馆收藏了一幅珍贵的《康熙南巡图》第七卷,该画以绢本设色,长2195厘米,以运河为主线,描绘了康熙南巡无锡、苏州等地的情形,其中无锡部分的画面,首先展现了惠山、锡山、秦园(寄畅园)、黄婆墩(黄埠墩)等名胜,之后为无锡县城全貌,一直画到东南陲的新安。可以说,无锡一带的山水、城垣、店铺、舟桥、民居、良田等都被一一绘制其上,真实记录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地方风貌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留下了几百年前无锡的珍贵图景。
《康熙南巡无锡图》中的惠山和黄埠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圣祖康熙皇帝颁诏天下,称即位以来,“懋求治理,以富以教,靡敢怠遑。犹虑蔀屋艰难,罔由上达”,故巡行山东。后其临阅运河河工,巡至扬州,谕江宁巡抚汤斌曰:“朕欲周知地方风俗,小民生计”,继续向南到江南各名城游览。据记载,康熙帝担心扰民,首次南巡时一路供应自给,御舟进入无锡境内时,知县仍在县衙视事,并没有遥遥迎候。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初八,皇帝开启了第二次南巡之旅,他由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逡巡而下,经山东入江苏,到无锡、苏州,再进入浙江,最后渡过钱塘江抵达绍兴。为了纪念这次盛典,两年后,康熙下令绘制此行全程,常熟画家王翚应诏率弟子用三年时间绘制《康熙南巡图》,得到了皇帝褒奖。
之后,康熙又分别在1699年、1703年、1705年、1707年四次南巡。他历次南巡必到无锡,先后七次游览惠山和寄畅园。相传寄畅园中有一株有千年历史的大樟树,枝叶香气扑鼻,康熙每次临幸寄畅园,都抚玩久之,回京后也经常询问树况。待康熙皇帝宫车晏驾,这株千年老树也枯死了,百姓皆传以为异。清代诗人查慎行为此树作诗云:“合抱凌云势不孤,名材得并豫章无。平安上报天颜喜,此树江南只一株。”
文徵明所绘的惠山与运河
乾隆皇帝效法祖父康熙,先后于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六次巡幸江南。无锡也是他每次南巡必到之处。与乃祖不同的是,乾隆帝显然讲究铺排,除了要求地方提供一应供奉外,还在无锡城南、北扎下两大营盘,沿途兴修塘道、整理街市、修建景观。乾隆帝在退位后曾对臣下言:“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见《清史稿》)乾隆在无锡最喜爱的流连之地同样是惠山和寄畅园,先后十一次来此游览(一说七次)。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皇帝降旨定于后年春天首次巡幸江南,特谕无锡县令王镐拨官银一千两修缮寄畅园。园主不敢接纳,推富户秦瑞熙出银三万两承修。乾隆十六年,皇帝如约而至,乘龙舟驶抵黄埠墩,登临翠环楼,但见惠山九峰环峙、蓉湖帆影点点,对大运河无锡段的景致赞不绝口,挥毫写下《黄埠墩》一诗:“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惠山翠色迎眉睫,慢虑沾衣作胜游。”乾隆在龙舟四面设“幔城”,夜宿运河之上,第二天游览了惠山和无锡城。清黄卬《锡金小识录》这样记载道:“二十日早晨,御舟至北塘,微雨,上易小舟至惠山”“遂乘马由北塘入城……至南接官亭登舟”。
乾隆帝对无锡的喜爱溢于言表,据统计,他描写无锡的诗达600余首,尤其对惠山和寄畅园情有独钟,留下了吟诵这两处的诗200多首。乾隆在品评江南胜地时认为,“入江南境,扬州但繁华,无真山水;金山佳矣,然犹戒心,惟惠山优雅闲静,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并书“江南第一山”匾额,置于惠山寺门楼。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79岁的乾隆帝还特地从养心殿三希堂所藏的《石渠宝岌》中,取出了张宗苍所画的《惠山迎驾图》,怀想回味当年南巡时的盛况,题诗曰:“每值南巡春仲月,轻舟必先朔梁溪。无锡一展石渠卷,陡忆群瞻跸路蹊。”并注:“六次南巡,必探惠山、寄畅园诸胜。”
乾隆《竹炉图咏》和《惠山寺》手稿
康乾二帝喜爱惠山和寄畅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惠山山水形胜驰名江南,是吴地一大名山,寄畅园乃江南名园之一,园主秦德藻、秦松龄父子延请叠石大师张南垣之侄张鉽修园,借景巧妙、叠石高超、理水精美、建筑洗练,锡邑文人墨客常于此间宴集唱咏,享誉海内。自1684年康熙帝首次南巡到1784年乾隆帝最后一次南巡,整整一百年间,两位皇帝共12次巡游江南,每次都必游这里,康熙为之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匾额,乾隆吟诗赞曰:“清泉白石自仙境,玉竹冰梅总化工。”二帝留下了许多诗章和匾、联,寄畅园中至今尚存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枞”御书石匾额各一方。
从《康熙南巡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康乾二帝出巡主要通过大运河。无锡发展仰赖运河,皇帝巡视河工又沿运河而来,地方上必须重视河务整理,客观上促进了运河与无锡的发展。坐落运河一侧的惠山拥有大规模的祠堂,其中三分之二是公祠,被视为运河沿岸百姓共同的精神家园、古代社会治理的典型缩影;寄畅园秦氏家族有着诗书孝友传家的优良家风,是江南著名的文化世家。这两处地方代表了一种家国天下的普世价值,是运河文化的精神图腾,皇帝垂青此地,绝不仅仅是游览,而是要向世人表达对汉文化的尊重、展现满族君主的家国情怀,起到进一步安定人心、抚慰万民的作用。
二帝南巡时,为迎接皇帝,无锡官绅先后修建了运河官塘、御道、驿道、码头等造福大运河无锡段的重要水利、交通设施,提升了运河的安全、有序、便捷、通畅性,起到了保护利用大运河的积极作用。据乾隆《无锡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无锡士绅顾敦见北门土夯的官塘颓败塌陷,便捐资用条石修筑塘岸,从老三里桥运河沿岸开始,向北至双河尖、铁岭关过高桥一直延伸到孟里,使孟里易名为石塘湾,长达二十多里,起到驳岸、驿道、纤道的三重作用,是当时常州府修筑最好的一段驿道。至今老三里桥段石塘仍存于岸基之内,是江南运河仅存的几条古纤道之一。康熙来惠山游览前,地方上还在惠山浜至宝善桥、寺塘泾一带修建了一条烧香浜,这条水道前窄后宽,连接了惠山和运河,靠近惠山的水面宽阔呈湖泊状,既可以供御舟调头使用,也可以作为惠山的泄洪通道。
惠山浜龙头口旧影
到了乾隆年间,官塘驿道等设施因年久失修,一度颓败。顾敦之孙顾光旭在巡游无锡石塘、检视破损情况时,曾感叹道:“先公筑堤二十里,光旭愧不能修也。”而乾隆南巡再一次为大运河无锡段的河道整治提供了契机。当时,无锡县令王镐为做好供奉,特地于城中三皇街关帝庙设“大差局”督办接待事宜,在御舟必经的北塘黄埠墩、放生池、惠山龙头下及南门南水仙庙等处修缮御码头,将莲蓉桥两堍水盘石各加高五尺,以便御舟通行。此外,还沿运河整修了塘岸和驿道,并辟建“万人之上”御道两条,一条从北塘放生池起,沿运河经北塘大街、城中二下塘、南长街至南码头;另一条从惠山寺起,跨过运河经五里香塍、西大街及东大街与二下塘相接。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皇帝第二次南巡江南时,在无锡望亭南营盘接到了军机处加急转呈的塘报,获悉回部小和卓叛乱。得报后,乾隆仍从容地驻跸寄畅园,次日清晨,才乘船从烧香浜驶出,由黄埠墩登岸,沿着大运河边修葺一新的驿道,策马扬鞭奔赴京师处理要务,留下了“笑我匆匆催骑去”的诗句。
明清是惠山一带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江南经济社会的蓬勃兴盛以及惠山、运河山水形胜的巨大魅力,吸引人们在此建起了大批道观、寺庙、祠堂、别业,以及碧山吟社、紫阳书院等诗社书院,寄畅园、愚公谷、栖隐园等园林。
明代后期,为了强化宗族认同感和同姓凝聚力,用族规、家训等戒律从精神上教化族人,民间联宗立庙建祠之风大兴。各大宗族纷纷聚集到人杰地灵的惠山脚下,在惠山横街、直街、惠山浜的上下河塘、听松坊、二泉里等地建起祠堂,以先贤祠、忠节祠、神祠、墓祠、宗祠等为代表的祠堂建筑群也逐步形成,在不足0.3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分布着118处各种类型的祠堂建筑,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类型之全,令人叹为观止。明代无锡文人浦长源对此处祠堂林立的胜景吟道:“出郭楼台三四里,游人不得见山容。”
惠山烧香浜旧影
尤其这些祠堂中,还有大量祭祀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贡献的先贤名人的公祠,所纪念的有“法施于民”者、“以劳安国”者、“能捍大患”者、“以死勤事”者等,皆是一代忠臣良将、清官廉吏或义士贤达。比如楚国春申君黄歇、在安史之乱中殉节的忠臣张巡、“留得清白在人间”的名相于谦等等。这些公祠与本地宗族并没有太多关联,却成群汇聚在惠山古镇,这种文化现象世所罕见。
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根本在于家。中华传统文化所谓的“家国天下”思想中,“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家族是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家和则万事兴。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代表家族的祠堂包含了“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传统文化的多元内涵,使之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家规,形成了古代基层的社会治理规范。
同样,寄畅园也并非只有优美的景致,这座祠堂园林自明兵部尚书秦金创建凤谷行窝开始,始终为秦氏宗族所有,秦家读书入仕、尽忠报国、仁孝友爱、诗礼生活等家风与封建统治者对臣民的要求殊为一致。乾隆十一年,秦家还特地将园中嘉树堂改为双孝祠,供奉长于秦金一辈的秦永孚、秦仲孚兄弟,褒扬他们刻胸出血疗父心痛、吮痈舐血治母膝伤的双孝家风,并配祀秦家诸多先辈,使这座园林与祠堂群在精神上融为一体,成为大运河无锡段一道独特的风景。为此,乾隆特令随行画师手绘寄畅园图,在北京颐和园内仿照寄畅园建造了惠山园(今谐趣园)。
康熙南巡无锡城盛况
清代皇帝通过巡视天下笼络汉族官绅百姓、不断夯实政治基础。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经运河过常州、无锡一带时,曾赋诗云:“勖哉尔牧无胥怠,弱矣斯民未尽愚。户口实繁盖藏少,隐忧水旱岂能无?”意在教导地方官员不要以为百姓暗弱,其实他们不愚蠢,只有勤政爱民,才能驾驭有术,并且指出当地人口稠密、经济繁荣,政府积蓄却并不多,一旦遇到旱涝灾害,地方治理上仍有隐患的问题,显示了皇帝在南巡中十分重视诫勉官员、体察民情。
在大多数君主心目中,“治家”是国家管理的重要手段,家法、族规作为国法的基层诰本,与治国的道德取向趋于一致,在守护一方平安、确保社会稳定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地方治理。因此,水陆交通便利的百姓敬祖仰贤之地无锡惠山,得以在康乾二帝的12次南巡中至少14次被巡幸。两位皇帝在此游山、品泉、观园的同时,也不断接见乡绅、旌尚忠孝、祭祀先贤,并以题字、赐匾等方式予以旌表。对统治者而言,这些已逝人物如果成为世人楷模、生人榜样,有利于家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孟子·告子》)。康熙、乾隆二帝的南巡活动,绝非纯粹的游山玩水,作为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省方问俗,考察吏治,劝文励武,乃至抚慰汉人民心,宣示太平气象等等,都是其中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