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如何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如何广泛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动能?济南市历下区聚焦城市与大学协同发展、相互赋能,多维度探索校地合作共建新路径,助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合作圈”融入“发展圈”
全域联动赋能高质发展
在“梦响海右——百万校友聚创泉城”山东财经大学专场暨济南中央商务区合作交流活动现场,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查玉喜表示,希望通过开展访企拓岗和合作发展活动,继续加强双方的交流和联系,推进人才供需对接和就业育人的长期全面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人才资源深度融合和政校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如何发挥高校对城市发展的助推作用,是城市人才发展和校地合作的新课题。近年来,历下区聚焦“全域式”校地合作联动发展,以战略合作为支撑,围绕前沿技术应用研究、双创项目孵化培育等16个领域,先后与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集聚产业领军人才100余人。以招校引院为侧重,历下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领域,吸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家知名高校院所在辖区设立研发机构,集聚青年人才2000余人。以交流合作为抓手,今年以来历下区先后举办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专场校友活动,常态化开展“一月一校一企”参访实践10余场,结合高校优势专业精准匹配参访企业,邀请香港城市大学等海内外高校校友、大学生代表400余人参观交流。
“教育圈”赋能“生态圈”
融通共享助推协同育才
“为期一个月的历下之行是一次深入基层、锻炼实践能力的宝贵机会,我们将会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在扎根基层、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砥砺成长成才。”北京大学2024年暑期“力行计划”实习团成员在“名校优才历下行”暑期实习实训学生见面会上表示。为吸引和推动更多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历下,根据济南团市委与北京大学团委关于开展北京大学“力行计划”的有关工作安排,确定历下区为北京大学2024年暑期“力行计划”实习实践基地之一。
高校是高端人才和源头创新的重要结合点,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主要能量场。近年来,历下区聚焦校地联合培养平台建设,“协同式”联合育才。加强平台共建,历下区与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累计发布实习岗位300余个,接收实习实训大学生200余人。加强资源共享,历下区征集辖区1000余家企业、2万条人才需求信息、111项城市机会信息,精准对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驻济十六所高校优势专业、优质生源,发布《城市机会应用场景清单》和《引才图谱》,推动校地资本、技术、人才与城市机会开放共享。加强校企共育,历下区打造济南海右人才学院,建立“校企导师”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包括院士等25名专家在内的导师团,优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专家教授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内育外联、牵线搭桥,筑强企业技术人才队伍。
“校友圈”撬动“产业圈”
双向共赢加速联建转化
获得省级产业领军人才的山东大学校友苏冠群是山东青鸟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工作在历下。“我主要是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专注‘产业大脑’建设,助力各地产业集群实现快速数字化转型。历下是创新创业的沃土,近年来,在济南市、历下区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发展很快,链上企业越来越多,门类逐渐丰富和齐全。从事这个事业我深感荣耀,我将全身心投入济南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建设和快速发展。”
一流大学是地区发展的源头活水。历下区充分发挥辖区高校、校友资源集聚优势,以“校友圈”撬动“产业圈”,构建起“一站式”联建转化的深度融合发展生态。一方面,历下区加快推进中国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右人才会客厅”建设,成功落位全市首批“泉城校友会客厅”,助力校友开展项目路演、成果推介等活动10余场。另一方面,历下区采用“企业主体、政府搭台、高校参与”模式,发挥山东科技大市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集聚优势,配套金融对接、创业孵化等一站式专业服务,连续两年编印高校科研成果清单,助推53项科研成果实现落地转化。今年以来,历下区与山东大学共建“济南市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中试示范基地”成功落地,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00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下一步,历下区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更加优质的人才生态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