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林| 个人介绍

向上生长,发光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康林,经济学研究所研究生,现任清华大学团委组织部副部长、清华湘协理事长、湖南省驻京团工委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转型专委会(筹)委员,曾任清华大学校学生科协、创协副主席。获清华大学先锋奖学金、十佳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综合优秀奖、学业优秀奖、科技创新优秀奖、科技之星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奖、志愿公益优秀奖、五星级紫荆志愿者、学生社团暑期&寒假社会实践一等奖(会长)、第二十二届“昆山杯”创业大赛公益赛道金奖、第二十四届“昆山杯”创业大赛种子组冠军、2023年清华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十佳团队、湖南省优秀学生、湖南省三好学生、长沙芙蓉人才大使、2023年中信出版集团年度优秀译者等荣誉。

志愿服务:十余座爱心书屋的故事

周康林进入大学以来,曾多次担任支队长前往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70小时。他的初心很简单,正因为感受到家乡教育资源与外界的巨大差距,来清华后便想以自己的力量帮助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他第一次支教是在湖南省衡阳县,由于缺乏经验,难免手忙脚乱,但孩子们的纯真、奇思让人记忆深刻、备受启发。当地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往往不是科幻、时事等话题,他们有一套乡村孩子们特有的话语体系,山川、河流、村庄、炊烟、落日、虫鸣,都融入了他们的表达与叙事之中,往往给人惊喜,这使得周康林进一步思考教育的本质和乡村教育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康林与湖南湘西的学生们在一起

他在湖南湘西进行支教时,最让他感动的,是那些孩子们眼中那份纯真、自强的光芒。他教他们数学知识,也在课余时间,通过身边榜样的励志故事,给孩子们传递了追梦的力量。每一次与孩子们的对话,都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他们坚持与努力的见证。看着这些孩子们从最初的胆怯到逐渐自信,他内心的那份责任感愈加强烈,仿佛已经与这些孩子的未来紧紧相连。他自掏腰包,为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孩子们购买了数十套文具套装,激励他们在逆境中永不言弃、咬牙向上

2020年,他和唐仲英爱心社的小伙伴们发起创立了“书海童游”教育公益项目,致力于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丰富的阅读资源。这份初心让他召集了200余名志愿者,大家一起投入心力,累计录制了2000多分钟的书籍导读视频,精心为孩子们挑选适合的书籍,细致地讲解其中的故事与思想。他还积极联系社会资源,在湖南、贵州、安徽、四川和西藏等地的十余所乡村中小学建立了温暖的爱心书屋,捐赠了超过2万册图书和数百套学习文具。这个项目不仅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通向知识的窗户,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获得了《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和支持。孩子们因为这些书籍,找到了通往更大世界的钥匙,阅读成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阅读“书海童游”书籍时的沉浸状态

2024年,他开始筹备并创立了“书海一课”公益慕课平台,旨在通过整合和汇聚各大高校的公益资源,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免费在线课程。这一平台计划涵盖红色故事、成长励志、学习方法、科普创新、体育锻炼、健康安全、艺术人文、学科认知等八大类课程,内容覆盖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关注人格的培养。他希望通过“书海一课”这个平台,不仅能为孩子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更能帮助他们在思想和品格上得到全面发展,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平等地享有成长的机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社会工作:在集体中成长的故事

周康林深刻认识到,集体进步离不开个人努力,而个人成长也离不开集体支持。正是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他积极投身于校内外各项社会工作。他担任清华大学湖湘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湖南省驻京团工委委员,组织了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学子迎新大会、社团招新百团大战、公共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返乡公益实践等系列活动。通过加强校内外资源联动,他在为家乡服务的同时也为同学们的生涯发展提供了更多助力。在家乡基层的实践,和与基层工作校友的交流,也让他更加深入了解了我国基本国情。怀着对理论探索与现实实践的热忱,周康林还加入了“江村学者计划”“林枫计划”“薪火计划”“启创计划”“唐仲英计划”等校级因材施教培养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清华湘协迎新大会合影

周康林还担任清华大学团委组织部副部长,负责过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工作、民族工作、班团支部事业、“阳光同行”班团工作室等多项工作,参与搭建了包含学业辅导、心理关怀、全球视野、职业发展等在内的各民族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周康林从2018年就加入了校团委民族工作组,对民族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知,作为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不仅要为各民族同学提供发展支持,还要在全校范围内“用心用情”“有形有感”传播民族团结的理念。他组织各民族同学参加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清明英烈祭扫、民族文化宫实践、新疆实践等活动,策划开展了“石榴花开,同心绽放”民族文化晚会和民族文化节,通过音乐、舞蹈、绘画、手工艺、美食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底色,吸引了数千名师生参与。他还推动创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支持计划”“民族文艺工作坊”等,打造民族工作的精品项目品牌。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各民族同学在清华的归属感,也促进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心灵相通与情感凝聚。在此过程中,他不断探索如何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参与度与收获感,推动全校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与内在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清华大学民族文化节工作人员合影

科普创作:普及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的故事

周康林还是一名青年科普作家,他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其科普著作和译著发行总数已经超过十万册。他著有《大话移动通信》《星际之门:大模型的进化密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最新发展。他还积极参与翻译和编著一系列与前沿技术、新兴产业、金融投资相关的重要书籍,如《英伟达之道》(首部系统性介绍英伟达成长发展史的中文书籍)《大数据、机器学习与量化投资》《交易的心理》《事件驱动投资:获得超额收益的六种策略》《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五篇大文章研究报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金融研究》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康林的部分科普著作和译著成果

在周康林的创作中,他始终致力于将复杂的技术和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打破科技知识的壁垒,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新兴产业的前沿动态。他深知,许多人对科技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距离,而科普创作正是桥接这一距离的重要途径。他的写作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在为公众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科技如何塑造未来、如何影响生活,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帮助读者理解技术背后的原理,消除对科技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让他们能够更理性地看待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他尤其注重启发读者思考,鼓励大家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和讨论科技发展,探讨其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和文化影响。

周康林坚信,科技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如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如何服务广大人民。周康林希望让更多人参与并受益于科技变革的浪潮之中,确保科技发展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的目标。

周康林始终坚信,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作为一名清华人,他有责任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发掘平凡生活中的先锋力量。他认为,获得先锋奖学金,是对他的鞭策与鼓励。他将继续秉持清华精神,矢志不渝,向上生长,发光发热。

清华之友—先锋奖学金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英雄文化专项基金捐赠设立的奖学金,旨在支持和鼓励优秀学生成长进步。该奖主要奖励品学兼优,热心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同学。该奖项自2020年设立,全校每年评选十人。

供稿 | 周康林

排版 | 郝文杰

审核 | 王晓丽 高成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