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与文旅融合等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彰显了周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推动城市魅力提升的决心。
平粮台遗址位于淮阳区大连乡大朱庄西南侧,1979年发现,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包含大汶口、龙山、二里头等文化遗存,最重要的发现是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古城址。平粮台古城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方城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平粮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曹艳朋说:“每个时代的文物都赋予它有特定的时代特征,每一件器物都有每一件器物的特定的年代,那么这个器物出土在哪个文化层,它能代表这个文化层的年代。平粮台的文化层从下到上,有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周文化层,包括汉代的文化层,平粮台实际延续2000—3000年这么一个时间。”
时庄遗址位于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钻探和发掘表明,遗址的南部是一处夏代早期的粮仓城,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粮仓城。时庄遗址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雷兴山表示:“它是一个墩台型的遗址,这类遗址在河南少见,与邻近省份的墩台形遗址不同。第一个重要的学术意义,它是一种墩台遗址的新类型,第二就是在墩台之上几个圆圈所组成的遗迹在以前的发现中极为罕见,而且有些遗迹也是判断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一眼千年,周口出土的众多历史遗迹,穿透历史的迷雾,闪耀着文明之光。如何向世人展现出远古时期豫东平原的繁荣图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周口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这一概念,旨在深度探寻并充分展现周口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梳理周口历史文化核心脉络,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进而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内在文化底蕴,塑造周口独特的城市魅力与文化标识。
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国庆说:“周口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目前工作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太昊陵、平粮台古城遗址、陈楚故城遗址等为主要内容的淮阳古城区域,这一区域主要工作是文物保护展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等。二是以时庄遗址、刘庄遗址、朱丘寺遗址、蒋台遗址等为主要内容的‘夏代遗址群落’区域,这一区域目前主要工作是深化考古发掘,寻找更为清晰的夏文化信息,揭秘夏早期的社会形态与生产力发展。”
周口还通过组织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与专家座谈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周口文物工作出谋划策,为周口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专业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核心展示区是对的,是在已有考古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目前已经确实展示了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认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张海:“我们豫东地区的工作刚刚开始,所以很多价值现在还不能完全地说出来,甚至我们可能只是揭露了冰川的一角,但是我们如果有一个好的规划,就是像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思想,那么就会给未来留下很多的空间。”
周口史前和夏代遗址调查与研究虽尚处起步阶段,但市委、市政府已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将以龙山晚期遗址为重点,依托专业考古研究机构与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深入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力求构建完整古代社会架构体系,推动周口文博事业迈向新高度,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国庆说:“周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强化与省内外院校、机构的合作,大力推进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以及研究工作,尤其是着重加强市域范围内夏代遗址考古发掘和夏文化的深入研究阐释,全力塑造并深化周口‘夏代遗址群落’的文化影响力。经过专项调查,周口境内龙山晚期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岳石文化等与夏代相关的遗址达146处,彰显了周口区域这一时期文化的多元性、蓬勃迸发态势以及高度的繁荣景象。”
戳这里关注我,看更多周口新闻
责 编:胡艳萍
审 核:彭 锴
监 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