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正在朝鲜战场指挥作战的陈赓,突然被中央一封急电召回国。

毛主席临时决定要交给他一项新工作——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

陈赓虽然更向往战场,但最后还是接下了这份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岂料,过了一年后,学院刚刚成立,主席却又对他说:“中央打算将你调到军委工作。”

陈赓并未立即答复他,只是笑着说道:“这件事先不提,请主席先给哈军工留笔墨!”

毛主席为何要调陈赓去军委?他最后又是如何回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危受命

1952年,朝鲜正战火纷飞,刚入朝没几个月的陈赓也投入到了作战中。

此时,部队正对当前的难题而一筹莫展。我军的后勤落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美军为了将我军逼上绝路,每天都会派大量的飞机过来轰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导致我军大后方自顾不暇,前线的战士经常收不到补给。往往战士们刚将物资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下一秒就会被敌机找到并炸毁。

长此以往,不仅我军的军需物资越来越短缺,战士们的人身安全也开始得不到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了解情况后,随即想出一个好办法——建立坑道防御战术体系。在大量挖战壕的基础上,在两侧再挖出一个个外大内小的洞。

这样既可以用来隐蔽,又能存储物资和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人听后大喜过望,纷纷称赞这是个妙计。说干就干,在之后的几个月内,陈赓带着战士们没日没夜地挖坑道,最后竟建造了一个“地下长城”。

美军拿我军没有办法,每天找不到攻击目标,只能灰溜溜地飞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陈赓干得正起劲儿时,中央突然发来一封急电,命他立即动身回国。他以为是关于朝鲜战场的急事,连营地也没回,便急匆匆地赶回了北京。

他见到主席时,身上还裹着一层泥土。

毛主席见他这模样,不禁调侃道:“你这是又叫人打到泥坑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毫不在意地笑道:“这不是正带着战士们挖地道呢嘛,收到您的消息,我便十万火急地赶回来了。”

随后,他便将朝鲜局势以及自己建造“地下长城”的事情仔细讲了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部队现在很辛苦,你们能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实在不容易,我们叫你回来正是因为这件事。”

陈赓立即正襟危坐:“您请说。”

毛主席道:“我们要交给你一项新任务,建设一所军事工程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听后一愣,他没想到领导们叫自己回来竟是为了这件事。

他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主席,你们还是换个人吧,军中这么多知识分子,哪个不比我强。再说,朝鲜那边我还有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不赞同道:“你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畏首畏尾了?当初一穷二白的时候,你不是还将红军步兵学校办了起来?论起办校经验,没几个人比得过你。”

一旁的周总理也说道:“我们也是为了朝鲜战场着想,敌人之所以敢打到鸭绿江,就是因为我们的军队太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们在战场上吃了多少没武器,没装备的苦了?现在美军的态度左右摇摆,不知道这场战斗还要打多久,当务之急,就是加强我们的军事力量。”

“等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原子弹,谁还敢欺负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这话,陈赓沉默下来,他想起战场上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战士,最终下定决心:“请领导们放心,这个学院无论如何我都会建起来!”

毛主席点点头道:“你放心去干吧,我们会尽全力支持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从建校到结束,陈赓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条路也走得异常坎坷。

在建校的过程中,他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大的“后盾”

陈赓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校址。

当时刘伯承创办的军事学院建在了南京,陈赓一开始也想选在南方,这样两个学校刚好有个照应,师资、设备都可以相互流通。

但主席认为,两个军校的目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军事工程学院还是单独建校比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南方已经有了军事学校,那么北方也该有。众人经过仔细协商后,最终将校址定在了哈尔滨。

之所以选在这里,很大程度是因为距离苏联比较近。

学院毕竟是要研发新型武器和装备的,而在当时,苏联又是我国强大的军事后方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两国之间互相派遣学员和顾问也方便一点。

当时选定的校址上,还有哈医大即将移交的校舍,以及几座还未拆迁的医院。

为了学院能尽快开工,陈赓找完县领导,找市领导,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医院都不愿意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他直接找到东北军区的副司令员贺晋年,让他给各级干部做做工作。

所幸他人缘好,贺晋年一听他找自己帮忙,二话不说便忙活起来。

陈赓也没闲着,他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政务院,求到了周总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一见到总理便“可怜兮兮”道:“您当初可是答应我会全力支持我办学校,现在我遇到困难了,还请您老人家帮帮忙。”

周总理了解事情原委后,有些哭笑不得:“行啦,这件事会帮你处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在周总理的过问下,哈医大以及其他几个医院都同意了搬迁,校址正式确定下来。

但这件事解决了,另一个问题便随之而来了,这也是让陈赓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师资匮乏。

为了招揽人才,陈赓特意成立了一个请调小组,专门寻找、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和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尽可能地招揽人才,他跑遍全国各地,动用了一切能用的人脉,甚至还“得罪”了自己的老首长。

他借着看望刘伯承的由头,在他的军事学院走了一圈,结果当年就“忽悠”走了两个知名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得刘伯承骂道:“好你个陈赓,主意打到我头上了。”话是这么说,但他最后还是将两个教授派了过去,另外还送了他好几台设备表示支持。

不只是他,陈毅得知他有困难,也给他送去了几十个知识分子,还有很多留洋归来的精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解放上海后,陈毅任市长。上任第一天,他就派人将这些专家、教授聚在一起,妥善安置了他们,就是为了日后能让他们为国家效力。

此举无疑是帮了陈赓大忙,他随即请所有的老战友吃了顿饭,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一年的呕心沥血,学院总算是建起来了,但陈赓的身体也慢慢出现了问题。

由于持久的操劳,他的心肌梗塞也开始时不时地发作。

每次胸口一疼,他便会一边工作,一边用手按压胸部,时间久了,衬衣都被他磨出一个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建议他休养,但他却仍不肯好好待着,整天往办公室跑。

后来医生直接将情况告诉了中央,毛主席得知后,直接将陈赓找来,表示要将他调到军委,让他不要再这么操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却道:“军委虽好,但学院刚刚建成,我可不愿离开。不提这些了,请主席先为学院留个‘笔墨’吧!”

毛主席见劝不动他,只好无奈为学校提了“工学”两个字。随后他叮嘱道,一定要谨遵医生的医嘱,不要因为工作耽误了自己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满口答应了,但他一工作起来就什么也不顾不上了,每天从清晨忙到晚上。

1960年,陈赓的病再次发作,在主席的坚持下,他不得不放下工作,前往上海疗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他依旧惦记着学院的情况,每天给哈军工的师生互通信件。

1961年,陈赓同志与世长辞,学院师生听说这个噩耗后无不哀痛悼念。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谨记着陈赓的嘱托,一心一意地为学院的建设默默付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