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作为日常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蔬菜,不少人都非常喜欢。

但你没有想过,你吃的土豆很有可能是从沙漠里种植出来的?

位于我国陕西榆林市,便有一片上百亩的土豆种植基地。

在这片基地里,每年可以产出上万斤的土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豆

而这个土豆基地的前身,则是被被誉为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曾因为肆虐的风沙和荒无人烟,让不少探险者都感到有些害怕。

恶劣的生态环境,也让居住在这里的民众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漠

可如今,毛乌素沙漠却变成了种植土豆的基地。

风沙肆虐的沙漠竟然变成了土豆基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植土豆

毛乌素位于陕西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面积大约有4.2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

这里常年风沙肆虐,到处都是裸露在外的黄沙地。

在尽管有着丰富的降水量,但植物想要在这里生长也是非常困难的。

除此之外,连牛羊吃的草也是非常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乌素沙漠

每当风沙来临时,天空就会变得一片黑暗,甚至分辨不清前方的路。

在这种情况下,居住在这里的民众更是寸步难行。

而在蒙语当中,毛乌素代表着“坏水”、“寸草不生之地”。

但在古代历史当中,毛乌素却并非是如今荒凉的景象,反而是一块水源充足,风景秀丽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洲

毛乌素的南部在5世纪时曾是匈奴人的居住地,政治经济十分繁荣。

除了拥有广阔的草原之外,河水也是非常清澈。

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肆虐的风沙,反而有着十分宜人的气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原

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合理的土地开垦、气候的变化以及常年的战乱,让这片土地开始发生了变化。

原本广阔的草原植被,逐渐被风沙所掩埋,到了唐宋时期,积沙也慢慢出现。

明清时期,毛乌素已经彻底变成了一片沙漠,狂虐的风沙以及荒无人烟的土地,几乎快要将人给吞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乌素沙漠

更为重要的是,风沙还导致农耕土地不断减少,再加上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过程当中,有将近412个村庄、210万亩的农田被流沙所吞没。

不少人因为无法忍受这里的生活环境,纷纷选择离开。

为此,我国决定组织了多项治理风沙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乌素沙漠

但在当时,由于我国缺少专业的治沙经验,导致我国治沙成果并没有取得一定的效果。

毛乌素沙漠依旧是风沙肆虐,到处荒凉的黄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乌素沙漠

直到一个的出现,让毛乌素重现了千年前的绿色景象。

同时,还让这片沙漠变成了一个年产上万亩的土豆种植基地。

这个人就是,石光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光银

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14年9月15日发布的《“砒砂岩+沙”让毛乌素沙漠7万亩沙地变良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的报道

石光银出生于毛乌素沙漠南边的定边县,这里曾是西北地区有名的“沙窝窝”。

每当风沙来临时,村民们的房子和种植的麦子便厚厚的沙子所掩埋。

因为一场风沙,村民们幸苦了一年,到头来什么都没有。

而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这里变得更加贫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光银

为了躲避风沙,石光银的父亲曾带着他搬了9次家。

在石光银8岁那年,他和同村小伙伴一块去放羊。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沙尘暴却突然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尘暴

一瞬间,石光银和小伙伴便被风沙给卷了起来,有的羊更是直接被卷到了天上。

这场沙尘暴让石光银失去了的小伙伴,同时也让他在内心暗暗发誓,一定不能够让自己子孙后代再遭受风沙的侵扰。

1968年,16岁的石光银在成为海子梁的小队长后,便开始带领着村民们植树造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尘暴

经过3年的努力,石光银和村民们在海子梁种下了1.4万亩树木。

而在这之后,石光银更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辞去自己的工作,签订了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

石光银的这一举动,在不少看来简直是“疯子”行为,甚至还有人在嘲笑他是个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光银

但对于外界的嘲笑和议论声,石光银并未放在心上,而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治理风沙上。

尽管有着诸多困难,但对于石光银来说,做人只要有目标,下决心,什么事都能干成!

在石光银的努力下,还真让他给干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光银

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石光银的儿子石占军在调运树苗的过程当中,因遭遇车祸身亡。

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石光银继续投身于治沙工作。

通过多年的努力,石光银终于让毛乌素沙漠出现绿色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光银

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21年7月8日发布的《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石光银——誓将沙漠变绿洲(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的报道

不仅如此,曾经风沙肆虐的毛乌素沙漠还成为了土豆种植基地。

沙漠当中居然可以种植土豆,这种事情实在是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豆收获

可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种植土豆的“原材料”是沙漠里的“两大害”,红胶泥和沙土。

虽然说毛乌素沙漠在经过治理后,风沙化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在这其中,还有将近35万公顷的沙荒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植土豆

而这些荒地,则是由砒砂岩,当地俗称红胶泥以及沙子组成的。

不过,经过科研人员的科学配置后,这“两大害”竟然变成了“两大宝”。

将一定比例的红胶泥和沙子混合后,便能够形成一种松散透气的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收获土豆

这种土壤,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于是,科研人员便选用了较为耐旱的土豆进行实验。

通过合理的灌溉以及先进的农耕技术后,土豆不仅生根发芽,并且产量也是在不断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收获土豆

随后,科研人员又种植了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都获得了成功。

而这也意味着,中国沙漠生态系统的转型和升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收获土豆

根据三秦都市报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11年9月27日发布的《榆林毛乌素沙漠种出高产土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秦都市报的报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今的毛乌素沙漠,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风沙肆虐,而是充满了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乌素沙漠

同时,这也展现出中国在治理荒漠所取得的成就。

在贫瘠的沙漠当中,种植出了多种农作物,这背后是无数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付出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