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伍忠
“群众最需要什么就改什么、什么条件差就改什么”。12月3日,在内江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内江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焰分享了内江城市更新的“开门钥匙”,那就是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通过群众点单、政府接单,把群众的“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变为工作的“职责清单”“办事清单”。
发布会(摄影:伍忠)
截至目前,内江已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43个、完工258个。新建城市道路19条,新增停车场42个,新增停车位4905个。
听取群众意见
利用狭长的边角地建停车场
改造前,内江通过召开“院坝会”、发放征求意见单、张贴公告等形式,收集居民意见,将需求融入改造。
内江市市中区新华路西二巷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征求群众意见发现,停车难、消防通道堵塞是居民的“痛点”。当地根据三轮摸排,西二巷有百余辆车需要停放。于是社区采取自建自管的形式,利用狭长的边角地,建成了2100平方米的停车场,设置停车位77个,每年为社区经济增收20万元。
即使是在改造启动后,如果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诉求,当地也会根据情况优化变更手续,及时更新完善改造内容和改造措施。
内江高新区龙珠茗苑小区的改造过程中,施工队入场后,小区居民提交联名信,请求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表达拆除公共区域不合理建筑、安装健身器材、树枝修剪、绿植栽种等愿望。
对联名信提出的需求,内江高新区组织现场办公会来推动解决,对于合理的建议,现场办公采纳;对于不合理的建议则做好解释工作。
挖掘文化元素
打造民族路内江牛肉面等特色街区
古城、老街巷、老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是内江在城市更新行动中一大课题。
当地注重城市文脉传承和城市肌理延续,深入挖掘大千文化、书画文化、“甜”文化、工业文化、工商文化等文化资源,包装策划河坝街文化街区、新中国成渝铁路建设纪念园等项目,保护历史建筑、历史街区风貌,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内江市中区政府副区长张世聪介绍,作为老城区,内江市中区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有机更新,深入挖掘摩崖石刻、老城墙等文化元素,梳理出天空之城、未来社区等特色项目16个,统筹打造民族路内江牛肉面、桂湖街内江特色产品、河坝街历史文化街区,利用翔龙山摩崖精舍改建市中区文博馆,积极弘扬大千文化艺术。
以文化提升为主题,内江市中区打造了北二巷“书香小区”,将原有废弃的破旧凉亭改建为文化亭,修建小区书屋,新增“忠孝仁义礼智信”主题文化墙。
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为老服务中心让老有所依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东兴区西林街道月亮社区党委书记范贤刚,用四句话分享了城市更新行动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变化。空间变“大”了,秩序更“优”了;楼道变“亮”了,安全感更“强”了;环境变“美”了,心情更“畅”了;自选菜单增“多”了,服务更“好”了。
以月亮社区辖区内龙观三队安置房小区为例,该小区公共区域已不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存在车辆随意停放、电瓶车飞线充电等问题,改造中社区通过实地调研,通过召开院坝会6次,广泛收集群众意见8条,合理规划机动车停车位,由原设计的20个增加至35个,设置非机动车充电区域,使得车辆停放更加有序,居民们表示相对以前小区转圈找车位,到现在实现家门口停车,比之前方便多了。
以小区改造为契机,社区联合区街,打造为老服务中心,为小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娱乐等服务,提供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平台。水、电、气独立分户,让居民缴费更便捷。
美好的环境来之不易。范贤刚说,下步工作中,社区还将通过成立自管委或业委会,引进物业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渐建立起“多元协商、共决共办、共同缔造”的“家门口”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