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业余观鸟人,我和很多同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随时想要抄起望远镜外出的躁动之心与有限的时间、精力、财力之间的矛盾。你也许经历过和我一样的无奈。天光正好,听闻哪里的花又开了,哪里又飞来了罕见的旅鸟,甚至窗外小区常见鸟类的叫声,都好像在召唤:“出来玩儿!出来玩儿!”你心痒难耐,恨不得下一刻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必是观鸟人。然而,眼前的电脑里还有无数紧迫的待办事项,无声却威严十足地湮没了鸟儿们的召唤,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把你按在桌前。你长长地叹口气,窗外窄窄的一片蓝天飘过一朵云,形成一张幸灾乐祸的脸,鸟叫也像是配合着变成了嘲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幸好,我们还有书,还有理查德·韦瑟利这样的自然观察者用绘画和文字构建的精彩世界。在这个俗事缠身的春日,他的这本《飞鸟奇缘》,堪称我最过瘾的观鸟体验。有时读着读着,闭上眼睛,我会想象自己变成了书中的鸟儿,长出了或朴素或华丽的翅膀,小小的工作间不再成为限制,天下任我翱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从“引言”开始,作者就谦虚地指出,他是个没在任何特定领域出类拔萃的“杂家”,对科学和艺术有着同样浓厚的兴趣,两者各需的严谨和创造力又产生矛盾。我却觉得正是这种“非专业博物学家”的气质,成就了这本书图文交相辉映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和很多旨在展示鸟类特征,教人辨识鸟类的图鉴不同,本书中收录的鸟类画作(以及其他主题的自然画作),都是以“艺术品”的标准创作的。作者很早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要通过在自然环境中的观察,去描摹鸟类的动态和神韵,而不要(像某些绘画者一样)一味对着照片或互联网上的图片去作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秉持着这种原则,全书的画作,无论是鸟类还是其他动物,仿佛都处在动态当中,在讲述一个个“活”的故事。你甚至能从特定鸟种的羽色,或者某些植被的形态细节,看出他画的究竟是什么季节;还能从他捕捉到的光影特征和动物的状态,大致推断出画面想要表现的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书中写到作者每次办画展,销售成绩都不错,甚至还有人在画展开始前就买下他的很多画作,光看收录在这本书里的作品,也不难理解那些买画人。(我也十分想看原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我有两本常伴案头的自然观察著作,一本是英国作家J. A. 贝克的《游隼》,一本是英国自然学者海伦·麦克唐纳的《在黄昏起飞》。这两本书都是纯粹用文字来描写自然的。他们和韦瑟利都有科学的一面,文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忠实地描绘自然环境和鸟类等动物的外形、状态和动作(在韦瑟利这里,虽然很多时候自然环境只是他画作的背景,却毫无疑问是他文字的亮点),营造出一种准确、平实而又生动的画面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读《飞鸟奇缘》时,除了体会这种“案头书”般亲切的文字感,我又多了一层那两本书没能给予的乐趣:翻页的一瞬间,迅速遮住图片,先读作者的描述性文字,在想象中勾勒自然景观或是鸟类的样貌,再揭晓图片,获得直观的感受,让抽象与具象形成一种奇妙的映照,这大约是足不出户所能获取的最佳“野外”体验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既然提到前述的两本书,就难免做个对比。三本书的作者都是优秀的自然观察者,作品的表现力也难分伯仲。但《游隼》中那个追寻猛禽,甚至自己都要化身猛禽的贝克,显然对人类是不那么感兴趣的。韦瑟利则不然。正如他自己所言,《飞鸟奇缘》“并非只是一本鸟类书籍。它是关于鸟类、其他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所以,相比于几乎全是情景观察的记录和描写的《游隼》,《飞鸟奇缘》中充满有趣的经历和冒险。我们可以跟着作者去学习绘画,徜徉在艺术与自然相结合的美妙世界里;也可以去到科考现场,经历人在各种自然条件下会遭遇的困难和险境,身临其境地体会一个自然科学理论或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比如他和同伴对鹩莺的寻找、观察和研究),也在此过程中将各类原本陌生的自然科考原则牢记于心。作者说自己在大学里学的是历史专业,却并未以此为职业,但他其实已经有意或无意地完成了一些“自然科考小史”。这些记录在书中并没有标出明确的时间脉络,而是散见于作者在不同地方的足迹当中,读时随手记下,之后进行整理,也是能从这本书中得到的独特乐趣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回《在黄昏起飞》,英国《卫报》有句一语中的的概括,说麦克唐纳是在这本书里“书写整个世界的哀歌”。书里写到一系列人类活动造成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负面环境影响,令她总是忧虑和哀愁(尽管始终抱着期待)。韦瑟利几乎也和所有的自然文学作者一样,不免提到近几十年来种种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鸟类栖息地的消失、极端天气、山火等,光是平实地讲述真相,就让人痛心不已,甚至不忍卒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但他却也在不断表明自己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憧憬着大家相关觉悟的提升,“未来的几代人可能会有安逸而美丽的环境,懂得欣赏鸟类动人的魅力”。而他在书中写到自己的个人实践,也让人觉得他的乐观并不盲目。比如他和妻子以及邻居的合作,在自家农场和周边进行栖息地恢复等努力,仍然是平实的叙述,却让人看得快乐又感动。停止哀叹,力所能及地为美丽的自然做出个人的微小努力,这是作者给我的一个启发,也是我们应该付诸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理查德·韦瑟利观鸟画鸟已经六十多年了, 我作为一个刚“入坑”一年多的新手,竟也在这本书中寻找到很多会心一笑的时刻:苦苦跋涉看不到的鸟儿,却被留在停车场休息的同伴“得来全不费工夫”,(当然观鸟还是要回到鸟儿真正的生境中!)这是我的观鸟经历中也会遭遇的“捶胸顿足”时刻;因为澳大利亚(作者的祖国和常居地)的阔叶林里根本没有啄木鸟,而在其他国家对啄木鸟无比着迷,原来专业的观鸟老手也和我们这些新手一样,难免对“菜鸟”与“妖怪(罕见鸟类)”区别对待呀;去美国南部的飞机上,作者碰巧了解了当地的一种特有植物,到了之后马上现学现卖,震惊了当地的植物专家,我不也是常在前往一个新观鸟地的路上才临时抱佛脚做功课,想要靠着短时记忆“惊艳”伙伴们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在书中提到的某地,作者忧心恶劣气候对鸟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却也坦诚地写道“干旱导致的树叶稀疏倒是极大便利了我的观察”,我几乎笑出声来,这样的矛盾心理原来普遍地存在于观鸟爱好者中,无论专业业余,无论经验多寡。和所有专业的自然保护者一样,他在描述动物习性时,尽量遵循不过度拟人的原则,只说是自然铁律在发挥作用。但有时又承认,观察到的一些动物行为让他忍不住用人类的特性去描述。对此我倒有个人看法:与其说动物有着人的品质和感情,倒不如说人类发展至今,仍保留着一些被我们演化为“美德”的原始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这本书还可以作为一张具有多种意义的自然地图来使用。从具体意义上来说,作者不仅赋予了我们“翅膀”,还给我们指明了路线。他的自然观察与追寻艺术的足迹,遍及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甚至南极,很多都是中文世界的大多数普通读者难以轻易到达的地方。当不能“行万里路”时,读书就是性价比最高的旅行,《飞鸟奇缘》将这个道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飞鸟奇缘》)

从抽象意义上说,这本书可以让你“按图索骥”,去了解更广袤的自然科学“版图”。书中提到很多和作者一样,将一生投入相关研究的专家,他们精心编写的作品,可以列出一整张了解鸟类和自然科学的书单,同样值得一读。顺带一提,因为本书译者也在从事自然研究领域的专业工作,他详细的译注能为读者补充不少背景知识,甚至略微纠正作者的笼统或偏颇之处,也是不可放过一字的必读信息,为这张“地图”提供了不可忽略的注脚,更延伸了其深度与广度。从自然观察的角度讲,这算得上一本“全书”,数千字的导读,并不能将其妙处一一列出, 但求能让各位读者生出期待之心,翻开书页,沉醉在这段“奇缘”之中。感受到肩背上的“耸动”了吗?你就要长出翅膀啦!

——以上内容来自《飞鸟奇缘》导读,作者:自由译者、撰稿人何雨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名:《飞鸟奇缘》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澳]理查德·韦瑟利

译者:朱磊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ISBN:978-7-5713-4342-2

定价:188.00元(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澳]理查德·韦瑟利

《飞鸟奇缘》作者,澳大利亚野生生物艺术家、博物学家、保育活动家。毕业于剑桥大学历史系,因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成为职业野生生物艺术家,师从英国著名野生生物画家罗伯特·吉尔摩,曾前往非洲、美洲、大洋洲、南极等地,以专家身份参与多项重要自然科学研究。作为发起人之一创立澳大利亚野生生物艺术协会,并担任该协会首任主席。因在鸟类研究、自然保育、视觉艺术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英国自然保护大奖“惠特利奖”、澳大利亚勋位勋章奖等多项嘉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磊

《飞鸟奇缘》译者,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现就职于广西科学院,从事鸟类生态学、分类学等研究工作。译有《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大杜鹃:大自然里的骗子》等高分好评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雨珈

《飞鸟奇缘》导读作者,自由译者,撰稿人,有一只不扑鸟的完美小猫,资深单口喜剧观众。热爱荒野。入坑观鸟刚两年。迄今为止出版译作50余本,包括《鱼翅与花椒》《东京绮梦》《再会,老北京》《东北游记》等。

文章来源: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