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缴了23万保险费,到期却被告知60年后才能取,这不是诈骗是什么?
文/叶雨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这个时代,保险成了一个谁都能掏出口号、贴上金边的产品。营销员一张嘴:保未来、保安全、保收益、保人生。可一旦合同摆上台面,就变成了一场精心编织的文字迷宫。
张大姐十年辛辛苦苦交了23万,交完后才发现,这不是“种树坐等开花”,而是“种树留给孙辈乘凉”。从“10年取”到“73年后再见”,营销员的承诺是烟雾,藏着的条款才是现实。
张大姐其实不是第一个“被骗”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她相信的是谁?是推销员?是合同?都不是,她相信的是自己对未来的控制感。可惜啊,控制感是最廉价的幻觉。
每一句“为孩子着想”,每一个“以后能取钱养老”的幻想,都被营销员看得透透的。这种骗局不是技术有多高超,而是懂得利用人性:焦虑、不安、对后代的责任感,甚至是对复杂条款的无知。
往社会层面看,这事儿揭开了一个深坑:保险行业不缺规矩,缺的是让规矩透明的勇气。那些几十页的合同,藏在字里行间的期限、收益计算,表面上有理有据,实际上就是现代版的“文字狱”。营销员是罪魁祸首吗?不,他们只是游戏规则的执行者。
在利益的裹挟下,敢问有几人真会站出来“说清楚”?而那些原本该监督的机构呢?大多只会说一句“消费者需仔细阅读条款”。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冷笑话:拼的是谁更能算计,谁更能忍耐,最后,谁更能装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你满心欢喜地以为给家人规划好了一份未来保障,十年如一日地往保险里砸下 23 万保费,幻想着关键时刻这笔钱能解燃眉之急,结果却被告知取钱得等上 60 年,搁谁身上估计都得懵圈!金华浦江张大姐的遭遇,就这么赤裸裸地把保险行业某些隐秘又揪心的问题,推到了大众眼前。
究其缘由,首当其冲的便是销售环节的 “暗坑”。部分保险营销员为冲业绩,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关键信息却含糊其辞。跟张大姐承诺的交满十年可取,和合同里规定的 2084 年才能拿钱,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消费者大多不是专业人士,哪能一眼看穿这文字游戏,稀里糊涂就签了字。再者,保险产品复杂的设计也 “功不可没”。各种条款弯弯绕绕,保障、收益、扣费搅成一团乱麻,保障期限设定得玄之又玄,把消费者看得云里雾里,资金莫名其妙就被长期锁定。
这一情况带来的冲击堪称 “重磅炸弹”。对消费者而言,经济上,原本规划好的资金链断档,急需用钱时只能干着急;心理上,满心期待落空,只剩懊恼与无助。从行业层面看,更是一记重创,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崩塌,重建难如登天,往后大家买保险都会战战兢兢,甚至直接 “避雷”。
一般来说,保险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中规定了保险责任、保险期限、退保规定等内容。如果在签订合同时,保险公司或代理人没有充分告知投保人关于取钱的限制和条件,或者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那么可能构成合同上的欺诈。
然而,如果保险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取钱的时间和条件,而投保人在签订合同时没有仔细阅读或理解合同条款,那么就不能简单地认定为诈骗。在这种情况下,投保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的成立应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如若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投保人做出错误决策,消费者有权要求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投保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了解保险产品:在购买前,了解保险产品的特点、保障范围、保险期限、退保规定等重要信息。
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和代理人:可以通过查阅评价、咨询他人等方式,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和专业的代理人。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加粗、加黑或有特殊标记的部分,如有疑问及时询问。
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对于代理人的口头承诺,要保持谨慎,要求其在合同中明确注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自身需求购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