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宋代诗人杨蟠这样描述当时的温州。千年之前,这里曾是会通四海的繁华之地。千年之后,朔门港口遗址在这里被发现,宋元时期港口“海舶云集”“帆若垂天之云”的繁华景象,重现于人们眼前。
近日,海丝之光——海丝学术交流暨朔门古港遗址研究成果发布会在温州举行。作为迄今为止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考古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朔门古港遗址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
朔门古港遗址的考古成果,从哪些方面凸显了温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温州又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着怎样的独特作用?
丨最新发现,价值不可估量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木栈道(北-南)。(图片来自中新社)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规模庞大、遗迹丰富、要素齐全、年代清晰,是集城市、港口、航道航标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被誉为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2023年3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本次的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官方透露了朔门古港考古中最新的三大重要发现:发掘揭露奉恩水门、朔门及瓮城区块;初步完成2号沉船现场清理测绘;温州港城一体联动模式更加具象化。其中,2号沉船是近来发掘工作的重点。
该船整船残长约16米,宽约4.1米。专家认为,船的用材讲究、工艺结构严谨周密。在形状结构上与广东船、福建船不同,也不同于沙船,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可能为温州本地造船场建造。元代《江山胜览图》中就展现了温州港的场景。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岩华介绍:“《江山胜览图》中的船也是狭长的,船尾起翘明显,并且船甲板边缘处有一排泄水孔,与2号沉船一致。”
沉船周围和船舱内出土文物约60件,以瓯窑、龙泉窑日用瓷器为主,其中,瓯窑瓷器种类丰富,有青釉高足杯、高足碗、双系罐等。龙泉窑瓷器均为瓷碗,包括青釉折扇纹碗、青釉刻划忍冬戳点纹碗,年代为北宋晚期。
“宋代沉船的发现,为温州造船史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证据,其历史和科学价值不可估量。”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治国说。
丨温州,一度是“东方威尼斯”
▲温州南麂列岛。(图片来自中新社)
过去,提到海上丝绸之路,我们总会首先想到广州、泉州、宁波、南京等城市。其实,温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州古城创建于东晋太宁元年(323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选址可谓得天独厚,城东西依山,北临瓯江,南濒会昌湖,因城址附近九山错列,状如北斗,号称斗城。瓯江下游南岸恰好有郭公山、海坛山两山东西相对,可以抵御江流与海潮的冲击,因此,两山之间的江段,港阔水深、岸线稳定。温州城便建于这段优良港湾之中。
良好的港口条件,使得温州很早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2018年,温州永嘉瓯北丁山古墓群中的东晋墓出土了原产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的磨花玻璃碗,这便是温州较早参与“海丝”贸易的重要物证。至唐代,温州就已经成为中国沿海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与日本、新罗有航线相连。唐代中期,中国商人李处人、李德邻等人还自建海船,往来于日本与宁波、温州、台州等地。
南宋建炎二年至四年间,温州设立市舶务,是两浙路市舶司下辖的五个市舶务之一。到元代,设市舶司,温州成为全国七大港口之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发现了古城水陆城门建筑遗迹和码头、道路、栈道、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迹,可见温州先人对港口码头等岸线的利用已非常成熟。正因这独特的水城风貌,温州也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丨架起一座桥,连接东西
▲温州梧田老街。(图片来自中新社)
回顾历史,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互鉴;时至今日,温州的魅力丝毫未减,成为了许多海外学者的向往之地,他们在这里探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续写东西交流的新篇章。
英国传教士、汉学家苏慧廉于1885年与妻子一同来到温州,他们在温州扎下根,一呆就是二十五年。在此期间,苏慧廉学会了温州话并能用温州话登台布道。与此同时,他还摸索出温州话的发音规律,用罗马字拼音代替汉字,创编瓯音拼音文字,并用此文字翻译了《四福音和使徒行传》和《新约圣经》。
此外,苏慧廉还推动了温州近代文化和医学事业的发展。他是在温州最早开设新式学校的传教士之一,创设了艺文学堂。他创办的白累德医院,以西药西医施救病人,也是温州第一所西式医院。
除了苏慧廉,意大利汉学家唐云也十分钟情温州。她曾在温州商学院传媒学院任教,工作期间创作了《发现温州》一书,并因此荣获了“温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唐云有这样一个观察:虽然在意大利的温州人很多,但温州人以内部交流居多,与当地意大利人的沟通并不多。这样一来,不少意大利人对于温州的优秀文化知之甚少,对于温州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唐云称自己有种使命感,要向意大利同胞介绍温州。“我喜欢温州,想把这座城市介绍给我的同胞。”
从东晋的初创,到唐宋的繁荣,再到如今的持续发展,温州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完)
综合中新网、《人民日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浙江文物微信公众号等
编辑:江子昕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