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河北一位农民捡到了一只“铁水瓢”,谁知道用了15年之后,水瓢表面是越来越亮。有专家偶然发现之后,从农民手里用8元钱买了下来,没想到后来对这只水瓢的估价达到了惊人的一亿元……
“专家,我家就有一个宝贝,用了15年了还一点没坏,越用越亮!”
1982年,看到专家来到村里寻文物,老汉马上就自告奋勇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去看看。
这一年,国家正式出台《文物保护法》,不仅是将挖掘到的文物给予保护,还要将散落民间的文物收集起来,或展览或研究,因此专家们经常到村里寻宝。
这天专家们来到河北一个村里,老汉马上就告诉他们自己家有个水瓢十分好用,是他偶然得到的。
它全身都是铜制的,大概有2斤多,虽然有点重但是十分好用,而且越用越亮,上面还有不认识的字。
当专家们到老汉家亲眼看到那只水瓢时,却并没有看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造型十分简单,圆口平底,底部十分平整,柄也是圆柱体,拿来舀水确实十分得心应手。
不过上面的字明显不是现代汉字,仿佛是古代字体,确实是文物无疑。
不知道它价值多少,专家就适当地给了老汉8元钱作为补偿,将其带回去研究了。
等他们用纸拓下上面的字仔细研究时,才发现那上面的字体既不是篆书,也不是隶书,而是典型的汉代金文。
上面的字共有四行,写着“上林共府,初元三年受,琅琊容一升,重/斤二两,工师骏造。”
结合汉代的其他史料,专家们了解到,原来这上面写的是这件器物的信息,而要解密这个信息,首先要了解汉代的物勒工名制度。
在西汉中期时,铜器制造的规模已经很大,而制造出来的器物要在全国流转,为了方便做好记录,就有了物勒工名制度。
在制造出来的器物上标明产地、制作人、流转到哪里、用途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说明书。
而这个“水瓢”的信息中,“上林”是秦汉时期长安郊外的上林苑,“共府”指的是供应谷物的府仓,“初元三年”则是汉武帝登基后的第三年。“琅琊”是制造地,“工师”是制造者,“骏”是工师的名字。
因此这四行字的意思,就是这是在琅琊制造后贡献的,用在上林苑的府仓中,容量为一升,重量有2斤,由工师骏在初元三年制造。
那么这件器物的作用,就不是舀水那么简单了,而是一个标准量器,或许是用来量谷物的,和舀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此,这件器物的身份信息都明了,专家也正式给它命名为“上林共府铜升”,如今这件文物被放在天津博物馆收藏。
从“上林共府铜升”的研究中,更加佐证了从其他同时期铜器中总结出的汉代度量衡制度,和秦代的差别不大,特别是度量衡方面都采用的是十进位制。
其实这也就是文物的价值,通过它们身上的信息,能够让后人了解古代的各种制度、文化和生活情况。
如今这件文物的价值,据说已经高达一亿。
有些人说,专家用8元钱买走这件文物,是坑了老汉,但其实我们看待问题不能这样看。
任何东西在不同的人眼里具有的价值是不同的,在老汉手里,汉代的东西也只是一个趁手的水瓢,可是在专家眼里价值连城,所以才有这种估值。
与其守着一个不知道价值的水瓢,还不如拿实实在在的8元钱,对于老汉来说更现实,况且80年代的8元钱,也不少了。
你们说是吗?
参考信息:百度百科:西汉上林共府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