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郑州工作会议结束后的次日,毛泽东主席让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召集洛阳、新乡、许昌、开封四个地委书记和南阳、商丘、登封等七个县委书记,开了一次座谈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拥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南阳虽然地处豫西南边陲,但是当地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和传统经典名篇都令人仰慕,这里曾孕育出张仲景、范蠡、诸葛亮等历史名人,也曾造就出东汉大家张衡的名篇《南都赋》。

因此在轮到南阳县委书记汇报工作时,对南阳历史文化谙熟于胸的毛主席便跟这位南阳干部有了以下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毛主席表示南阳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于是率先跟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开口聊道“二十八宿走南阳”的典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南阳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西汉末年,天下大乱期间,光武帝刘秀由此起兵,访来了二十八宿兴兵征讨王莽,继而创立了东汉王朝,所以毛主席便问出了“二十八宿为首的第一宿是谁呀?”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打算跟这位年轻干部一起讨论钟灵毓秀、底蕴深厚的南阳历史,没想到这位31岁就当上了南阳县父母官的县委书记魏兆铭对当地的文化名片并不熟悉,只能在毛主席面前被迫打哈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起初,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接到省委通知后又惊又喜,受宠若惊,他知道毛主席对河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诸多心血,于是连夜让人收集了全县革命、生产方面的资料。

本以为已经事无巨细的做好了准备工作,可他没有料到毛主席会问及信阳的历史情况。这些问题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并无直接相关,一下子把他给难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阳这座城市向来不缺精神根脉和文化风骨,可“二十八宿走南阳”的故事他听过就忘了,所以魏兆铭只得实事求是地说自己不太清楚”。

毛主席非常擅长从从古人的智慧中吸收精神营养,对于年轻人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也很包容,于是笑着跟魏兆铭进行了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饶有兴趣地讲起:“二十八宿又叫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为首,他是南阳新野人,是刘秀手下的大将、谋士,很有本事。”

紧接着毛主席又讲起了息夫人、孙叔敖、宋世杰的故事,在场的人都被毛主席的博学强记所震撼,且从中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唯独魏兆铭不敢有一刻放松,他不禁开始回忆南阳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生怕再被毛主席的下一道题难住了。

有道是“怕什么,来什么”,毛泽东对如何建设人民公社作了重要指示后,又笑着对魏兆铭提问说:“诸葛亮早年究竟是隐居在南阳还是襄阳?你这件事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诸葛亮早年隐居的地方在历史文献中多次被提及,自古以来也有着不同的争议。

第一种说法是在河南省南阳市的卧龙岗,以《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依据。

南阳人则将诸葛亮视为“自己人”,不仅南阳市还有诸葛亮当年茅庐的遗址,而且南阳人为其所修建的纪念性祠庙也一直在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说法是在湖北省襄阳市,因为在诸葛亮时代是没有南阳县的,而当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的安家之地就在襄阳。

此外,诸葛亮出山前曾给刘备作《隆中对》(古隆中:即襄阳枣阳县),所以这个说法的可信度要稍微强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以上这些史料全都出现在隋唐以前,而这两种说法又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为了平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顾嘉衡写过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如今,毛主席在接见信阳地委和专署负责同志时旧事重提,魏兆铭显然又被问住了,所以他内心挣扎了片刻之后,只得支支吾吾地回答道:“主席,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毛主席见状,不禁想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阳进行的革命实践活动之后,于是再次问道“你说说,丞相(诸葛亮)为何入南阳?”

此时的魏兆铭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问三不知的他紧张到衣服全湿透了,依旧思考不出问题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魏兆铭这位山东过来的年轻干部直冒冷汗,好几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涨红的脸,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开口为他解了围。

吴芝圃知道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南阳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与毛主席在内的多位共产党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他选择从诸葛亮家乡山东琅琊阳都谈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回眸诸葛亮的珍贵历史往事,吴芝圃重点谈了南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又说到南阳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峥嵘岁月中的进程。

毛泽东对吴芝圃绝妙地运用历史背景的讲述十分满意,连连称赞道:“好!好!芝圃讲得好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原本大家对吴芝圃以古论今,纵论战局的演说吸引了注意,没想到毛主席又把问题问到了魏兆铭身上。

经过刚才的连环提问,毛主席已经魏兆铭对南阳历史不够精通了,于是便问他“如今南阳农村的社员,一个人每个月大概吃几两香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兆铭早就知道毛泽东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广大的人民群众,可这样的“小问题”他实在说不出个具体数目来,于是主动承认了自己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缺乏关心的错误。

最终座谈会结束后,毛泽东便嘱咐魏兆铭要多了解一地一城的历史沿革、风俗物产、民生百态,因为这是所有南阳人民的骄傲和光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毛主席还对魏兆铭说道,领导干部要多多关心人民生活,南阳人民为革命付出了很多代价,帮助他们把日子过好是最重要的,其中足见毛主席对南阳是何等的关爱。

魏兆铭十分感谢伟人对他不厌其烦的教导,他不仅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也真正明白了南阳背后还有未被开发出来的生机与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事实上,重视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好比南阳这座不起眼的小城,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较早传播的地区,而且当地人的情感与记忆始终是与本土文化息息相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大军压境的危急时刻,南阳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侵略最光辉的一页。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面对日寇惨绝人寰的血腥暴行,南阳付出了伤亡45万多人的代价,筑起了一座血肉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手稿(局部)

1948年11月4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南阳百姓迎来了解放,毛主席深知无数南阳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捍卫家园的壮歌,于是挥毫撰写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新闻经典名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瞩目南阳、情系南阳、厚爱南阳的故事给年轻干部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也促使他们不断了解民族文化精粹,鼓舞他们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