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军事强国的角逐中,火炮作为陆军的重要武器装备,其性能提升一直是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

但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即便是美国、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强国,也在该领域面临着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国际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火炮技术已经到了顶峰之际,一位中国老人的惊人之举,彻底改写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就是年逾八旬的中国科学家——王泽山院士,攻克了多项世界级难题,成为了中国科技界罕见的"三冠王"--连续三次荣获国家科技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成就不仅在火炸药领域前所未有,即便放眼整个科技界也是凤毛麟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冷门"到"热门":火炸药技术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火药可谓是最具威力的一项,但这项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发明,却在漫长的岁月里未能被充分重视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西方国家将火药运用于军事领域,开启了火器时代后,中国却在这场军事革命中逐渐落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巨人,中国才痛定思痛,开始重新审视这项源自本土却已被他人玩转于股掌之间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百年的落后想要在短时间内追赶上西方列强的脚步,谈何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60-80年代, 中国的火炮性能仍然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以69式坦克为例,其100毫米滑膛炮的性能甚至不如同口径的线膛炮, 穿甲能力和精度都十分堪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时光荏苒,百年沧桑,今天的中国已经重新站在了火药技术的巅峰,而这一切,要归功于一位执着的科学家——王泽山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立志:从战火中崛起的科学家

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偏远山村,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踏入了东北大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年幼的王泽山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暴行,这段经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4年,怀揣着报效祖国的梦想,王泽山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众多专业中,他毅然选择了当时最不被看好的火炸药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决定不仅让他的同学们大吃一惊,也为他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时起,王泽山就像一颗星星,在火炸药这片看似黯淡的天空中默默发光,他潜心钻研,勤奋好学,很快就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真正让他名扬四海的,是他在后来几十年里解决的三个世界级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大突破:让中国火炸药技术傲视全球

(一)、等模块化发射药技术:让"大炮"变得更聪明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火炮的口径越来越大,传统的一体式弹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让火炮既能灵活调整射程,又能保持高效率?这个问题困扰着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发射药的"模块化",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门火炮,既能打近处的目标,又能打远处的目标,该有多方便?这就是等模块化发射药技术的魅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却困扰了世界各国数十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试图突破这一技术难关,但最终也只能实现双模块发射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世界各国都陷入瓶颈之际,已经年过花甲的王泽山挺身而出,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攻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将发射药做成标准化的模块,根据需要的射程来决定使用多少个模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起来简单,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其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确保每个模块能够同步燃烧,释放出稳定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王泽山带领团队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艰苦攻关,他们反复进行理论计算、实验室试验和实弹射击,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进行野外试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在86岁高龄,王泽山仍坚持亲临现场,每天在户外工作10多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王泽山团队终于在1996年突破了这个世界级难题,他们不仅研制出了全等模块化发射药,还解决了燃烧残留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成果使中国火炮的射速和射程精度大幅提升,一举超越了西方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采用这种新型发射药的中国PLZ-05自行火炮,其45倍径155毫米炮管的炮口动能达到了惊人的20.1兆焦耳,超过了装备52倍径155毫米炮的德国PZH2000自行火炮,这意味着中国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低温感发射装药技术:让武器在极端环境下也能"任性"

在解决了等模块化装药技术后,王泽山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很快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保证火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都能发挥稳定的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火药的燃烧速度,从而影响火炮的威力和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寒冷的环境中,火药燃烧变慢,会导致炮弹初速下降,影响射程和穿透力;而在炎热的环境中,火药燃烧过快又可能导致炮膛压力过大,威胁到火炮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中国,也是国际上公认的难题,德国在研制DM53型120毫米穿甲弹时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最终不得不限制其只能在L44型120毫米炮上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个难题,王泽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研发出一种在温度升高时燃烧反应反而降低,温度降低时燃烧反应反而升高的特殊火药?这种火药如果与传统火药搭配使用,是否就能抵消环境温度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这个想法,王泽山带领团队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他们反复调整火药的配置,进行了无数次的弹道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他们成功研制出了燃烧反应恒定的发射药,这就是王泽山独创的低温感发射装药技术,并在90年代末成功应用于我国的坦克炮弹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技术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它不仅解决了环境温度对发射药性能的影响,还提高了炮弹的初速,大大增强了我国坦克和火炮的作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它为我国在极端环境下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是在高原寒区还是在炎热沙漠,我国的火炮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凭借这项成果,王泽山在1999年荣获了院士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废弃火炸药再利用技术:变"定时炸弹"为"聚宝盆"

在解决了火炮性能的问题后,王泽山又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经常被人忽视的领域:如何处理废弃的火炸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和平时期,大量储备的火炸药面临着过期报废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要么是焚烧,要么是掩埋,两种方法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泽山敏锐地意识到,它们的主要成分是含氮化合物,完全可以回收利用,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如何将这些"废料"变成宝贵的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多年的努力,王泽山团队终于研发出了一套安全高效的废弃火炸药处理工艺,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安全隐患,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精神与工作态度:八旬老人的"疯狂"坚持

在很多人眼中,王泽山就是个"疯狂科学家",即便年过八旬,他仍然有着极大的工作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在零下27℃的极寒环境中,数据采集设备都冻得罢工了,但80多岁的王泽山却坚持了一个星期,每天在户外工作10多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王泽山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的火炮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据评估,我国某些火炮的性能已经超过美国同类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忘初心:500万奖金的去向

王泽山的努力为他赢得了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三次获得国家科技一等奖的科学家,被誉为科技界的"三冠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王泽山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了500万元的奖励,对于一个已经82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笔钱完全可以用来安度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王泽山和妻子却决定将全部奖金用于学科建设,甚至在2021年的时候,这位“火药王”还将自己所获得的共计1050万元的奖金,一次性捐赠给南京理工大学,鼓励那些有志于火炸药研究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王泽山的一生,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据他的同事透露,王泽山一生中买过最贵的东西,就是一辆10万块的代步轿车,用来支持科研出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为了提高工作效率,69岁的王泽山还特意去考了驾照,此后每次出差都是自己开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从"四大发明"到近代的屈辱,再到今天的重返巅峰,中国的火炸药技术走过了一条跌宕起伏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火炸药强国,在某些领域甚至领先于传统强国。

然而,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即便在89岁高龄,王泽山仍然在带领团队向着新的目标冲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面对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召唤,我会在国家和团队需要的时候,做一些助力工作,为继续创造世界一流的火炸药成果而努力。为此,我义不容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泽山的精神,正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的榜样,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祖国的尊严和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像王泽山这样的科学家不断涌现,中国的科技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长文创造激励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