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开局一幅截图:
这是一篇原创论文,就发在昨天“中国人口报”官方公号上,首发在报纸上的。现在,这论文,爆火了。
是真爆火,10万+呀,在朋友圈都刷屏了。
我查了一下,“中国人口报”这个官媒,平常文章阅读量有几百,都叫体面。
看看嘛,这是个大爆款吧,不是小爆款呀。
这情形,我估计,领导懵逼了,小编惊喜了。
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呀。
一篇论文能有10万+点击,肯定是出了大妖蛾子了。
理论类新媒体,我是真懂。你们去看看人民日报理论公号,流量也同样少得可怜。
嗯,能把理论文章真搞出爆款的,当今中国,比我牛逼的人,应该不多了。
这行,我各种技术都玩过。所以,我特别想借《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这个爆火论文,说几句憋在心头的话。
这篇论文,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标本,来展示当代中国专家马屁论文水到极致,是如何彰显高级感的。
各位,乍看这文章,是不是觉得它属于“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那种,属于“把手伸到公民被窝里”的那种,属于“爹味浓到化不开”的那种?
显然如此。纯属烂文。
从朋友圈反应看,这届民众智商也不低,都是一脸嘲笑。
恭喜各位,你们这种朴素的看法,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正义的。
但,这样的烂文章,就能堂而皇之地登在媒体之上,而且,还将作为专家成果,成为名利工具。
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个文章是最高级的马屁论文,原因就是作者抓住社会痛点,紧跟政策热点。
比如,本文由头就是属于”政策文件”式导入:
然后,再用正确的废话,介绍了虚妄的做法,进行只有帮腔而不实际帮忙的高级献媚。
上面我的总结,好理解吗?
我还是简单解说一下吧。
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这些年渐然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于是,国家也频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希望大家结婚生子。
婚育政策转身,疯狂的激励效果式微,为什么。
人们婚都不想结了,年轻人甚至在狂喊“老子是最后一代”。对此,怎么办?
要是能出真招,出实招,那绝对就不是砖家了。
这篇论文出的主意,是好主意?还是臭主意?是实招,还是虚招?
我可以肯定地说,乍看很有迷惑性,细看全是在扯淡。
比如,作者几个分论点,就是建议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方法教学,建立课程反馈机制,以及政府和高校要重视师资。
这样的观点框架,只有一点点学术素养的,就知道是人类学术观点中最低级最低端最没创新的。
只要有半点脑子,都能想明白,这些方法论,并不是“婚恋教育”适用,随便什么教育,都把这些套路装进去,都适用。
所以,只要有起码学术素养,就知道这样的论文,就是典型的垃圾论文。
这文章其实就说了一句话——婚恋教育要进大学选修课程。
所以,我前面才用“废话”“虚妄”这词来形容。
换句话说,这就不是什么方法论的高级论文,而是在提出要给年轻人尽早洗脑,来让他们配合国家政策,去早婚早育。
我估计这种专家急吼吼地,都恨不得把这个观点浓红宝石成——只有抱着亲生孩子才能去领毕业证。
这就是中国的砖家水平,很水,也很平。
婚恋问题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也是解决人口危机的方式 。
但,这背后,本质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保障问题。国情如此,何以家为?
这些根本就不是靠“爹味"说教的。
年轻人脑子,也都清醒得很。
感情如水,冷暖自知。
在生活面前,恐怕这些专家自己都可能是个白痴。
更何况,想想高校老师出轨女生现象有多么严重,指望这帮人搞婚恋教育,都让人担心会不会教坏下一代。
问题是,这样无厘头的论文,就是当今中国最受欢迎的。
因为政治正确,击中热点。因为说了等于没说,但说了又能让领导高兴,对自己有利。
而且,这样文章的忽悠性,特别适合同样是水货的编辑。因为乍看上去,很能有“理性”和“建设性”。
其实,真是屁文呀,马屁的屁。
但,这种屁文,又是有“高级感”的。它高级在于,没有直接拍人,而是拍了制度隐痛。
这篇论文,堪称是当代中国垃圾论文的典范。
现在,只要一个政策热点来了,就会无数专家跳将出来。
甚至,写如何做卤菜,写人工智能新技术如何应用,他们都可以套上“马啥舍理论”,把领导最新讲话和最近的新闻热点作为导入和过度,然后,扯出一堆废话空话套话谎话。
总之,都是屁话,都是笑话。
这次《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论文爆火,大家就是都在当着笑话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