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景,直白如画,镜头定格在那一瞬间。让千年美景重现在我们眼前。

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日常所见。日暮时分,落日余晖染红云霞,水面披上瑰丽红毯。

江水感受到太阳的热情,变得活跃,煞是可爱。人也满心欢畅,疲劳随之消散。

而王维的“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是闭上眼睛,能感受到的色香味俱全。石无声,但溪水潺潺,音犹古琴,沁人心脾。红叶虽稀,但赏心悦目。

不仅王维、元稹等人如此,李白也是如此,比如这首《峨眉山月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公元724年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他离开蜀中,乘船沿江而下,每行一里,与故乡的距离便拉长一分。

夜半,明月点亮孤寂游子的行程,勾起他情思。李白化思念为文字,写下《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从“峨眉山月”起笔,点明是秋日远行。“秋”字既点时令,又赞月色,妙手偶得。

一年四季,月亮亮度有波动,冬、春季风沙大、干燥,而夏季雨多,月光会变得暗淡模糊。

相反,秋季天高气爽,水汽尘沙少,空气清新,月光折射少,显得明亮。

尤其是月近中秋分外明,月亮因秋高气清而格外皎洁,也更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月只有“半轮”,是仰望静态之景,留给读者无限想象:它是上弦月,还是山月相嬉,时隐时现追赶着自己?

自古以来,“满月”对应团圆,“半轮月”对应月缺。

不同与其他秋日月下的游子,李白没有没愁,也没有凄凉,相反有与明月争胜之心。

因为,李白怀抱四方之志,犹大鹏将展翅高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影入平羌江水流”,是月影映在江里,随着江水流动。

我们知道,月亮走我也走;但是,当你静止不动时,水中月影,不管水怎么流淌,月不动,月影只是随水晃荡。

所以,孟浩然才说“江清月近人”。

顺江而下时,才会看到月影随水流动。这里暗示了夜行船。

这两句是李白顺流而下俯视所见,勾勒峨眉月色、平羌江声与轻舟疾行的画面,引人入境。

后来,苏轼在《送张嘉州》时,直接引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由于,他从小就生活在峨眉山和青衣江畔,对这片山水,有着独特感情,为此他对《峨眉山月歌》的体会也超过常人。

它无疑勾起苏轼许多关于家乡的回忆:月色下的峨眉山影,粼粼波光的江水,仿佛都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苏轼感慨道:“谪仙此语谁解道”,李白这句诗中的深意,恐怕只有自己最能体会。这份对家乡山水的思念,也只自己懂得。

夜间行船如此急,可见有急事要去办,他又要去哪里?

夜发清溪向三峡。

第三句,主人公登场。

清溪,在青衣江上,今四川犍为县峨眉山附近。

李白连夜从清溪出发,沿着岷江向三峡驶去。

这句是个过程,有人物——李白、什么时间——夜晚,从那里出发——清溪、又去何处——三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故乡在身后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那半轮秋月时隐时现。

最后,身后的一切都看不见了。

短短几个字,将游子乍离乡土,睹月思乡刻画淋漓尽致。

没有视频,诗人只能举头望明月。

正如王昌龄所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一轮明月,两处相思,将相思寄托给明月,让它替我传递思念之情。

夜行船上,峨眉山逐渐远去不见,平羌江也悄然逝去,再难寻觅其踪迹。

月已换新颜,他乡月难及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这份思念伴随着李白的行程,顺江而下,来到渝州。

李白的直白,一目了然,让人一见难忘。

正如《峨眉山月歌》整首诗除“峨眉山月”,没有其他具体描写;除“思君”,无多余抒情。

然“峨眉山月”贯穿全诗,触动情思,明月可望而不可及,它与人万里相随,使思念之情愈浓。

它是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短短二十八字,地名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共有12字,实属罕见。

在受限的篇幅上,时空表演颇受限制;然而,李白却做到了跨越空间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