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审判机制
护航高质量发展
10年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上海三中院)共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554件,结案552件;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67万余件,审结3.38万余件……11月26日,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建院10年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和30件典型案例,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2014年12月28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作为全国首批三家知识产权法院之一,正式揭牌成立。10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工作大局,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做优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培育知识产权审判优选地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接下来,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将更加着力营造尊重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法治环境,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更大贡献。”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刘军华表示。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10年来,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持续推进审判理念、机制、管理现代化,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理念,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力度。10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充分发挥损害赔偿补偿和惩罚的双重功能,依法提高侵权代价,自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以来,审结的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有12件,其中5件以3至5倍确定赔偿数额,其中最高判赔金额超2500万元。
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完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机制。上海三中院依法审结了全国首例故意避开技术保护措施侵犯医疗设备软件著作权罪案等案件,在依法适用主刑的同时,加大罚金刑适用与执行力度;坚持对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从严从重打击,比如,在审理仿冒乐高玩具侵犯著作权罪案中,对被告单位判处罚金6亿元;加强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合力。
依法践行平等保护原则,公平公正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相关案件的公正审理,充分展现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和成效。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慧鱼集团、日本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和娱乐壹英国有限公司等纷纷向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寄来感谢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10年,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比如,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出台《服务保障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支持保障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方面,出台《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提升案件审判质效
近10年来,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强化审判体制机制创新,突出精细化、精准化、精品化,持续提升案件的审判质效。
积极探索高效保护机制。注重解决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的难题,探索优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关联案件在分案、审判等方面的审理机制;合理发挥行为保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制度效能,探索建立“承办法官+执行法官+技术专家+技术调查官+法警”联合诉讼保全团队,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及时性、便利性和有效性;引入先行判决机制,及时有效制止侵权行为,防止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10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办理申请诉前行为保全、诉前证据保全案件162件,有效防止权利人因侵权行为而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大力推进繁简分流机制。设立诉调、快审团队,大力推进案件繁简分流。2023年7月,组建快审团队集中审理程序性案件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类案件,强化诉讼流程管控,推行要素式审判,制作并推广要素式简化判决书模板;在复杂案件中积极推行书状先行等审理方式,提前固定案件争议焦点,提高庭审的效率和质量。
持续优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率先探索招录聘任制技术调查官,定期扩充多领域专业背景的兼职技术调查官队伍;完善技术调查、技术咨询、专家陪审和技术鉴定“四位一体”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技术事实查明手段。
建立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等23家专业机构和1家仲裁机构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为当事人提供多样化纠纷解决路径与制度供给。自2020年4月与该中心开展合作以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委托其调解涉外案件32件,调解成功15件,调解成功率46.88%,有效化解了中外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是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鲜明特色和发展目标。在“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两家法院坚持公正裁判与国际交流并行。
夯实理论基础,搭建共同研讨平台。上海三中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围绕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调研,共完成《司法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大数据产业发展背景下数据信息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NFT背景下数字作品交易的著作权法定性研究》等课题成果,公开发表各类调研文章和案例分析300余篇。
扩大国际影响,搭建对外交流平台。10年来,先后有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司、欧盟贸易总司知识产权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国际商标协会等50多批700余人次国外机构、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企业负责人等来访,多家机构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给予高度评价;选派部分法官前往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前往美国、德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和培训,开拓视野,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
重视人才培养,搭建院校合作平台。与上海政法学院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签署《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和司法实践专项合作协议》、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知识产权教学科研与审判实践中推进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交流等。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奚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