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马步芳骑兵压境,我军营长巧用日本刀顶前排,马家军厄运降临
一切都可能
2024-12-03 09:14山西
夜幕沉沉地压下来,寒风似刀子般狠狠刮过,刺骨的冷意直往人骨头缝里钻。就在这时,一阵由远及近的铁蹄声打破了这压抑的寂静,随之而起的是漫天的沙尘,遮天蔽日。往远处瞧去,几道身影如同暗夜中的鬼魅一般,沉默着却又带着迅猛无比的气势,正快速朝这边逼近。生死存亡的紧张时刻瞬间笼罩而来,而某位指挥官目光坚毅,没有丝毫犹豫,做出了一个乍一听十分荒诞,可细想却至关重要的决定——他大手一挥,命手下拿起那把透着寒光的日本刀,毅然决然地顶在了阵前。
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妄图借此激励士气,还是背后藏着别样的深意?一把日本刀,真的能阻挡那如汹涌浪潮般扑来的强大骑兵冲击吗?当马步芳的骑兵仿若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地朝着咸阳杀来之时,我们的营长那看似荒唐至极的决策,到底能不能力挽狂澜,一举击退马家军的铁骑呢?
答案啊,或许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可就是这电光火石间的一个选择,却宛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牢牢掌控了战局的走向,更是悄然改写了历史的进程。
那是1949年6月,马步芳的爱子马继援,率领着3万多骑兵,如一片压顶的乌云,气势汹汹地朝着西安的门户——咸阳席卷而来。而彼时我军驻守在咸阳的,仅仅只有一个师,也就是那赫赫有名的61军181师,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皮旅”呀。想当年在中原突围中,这支部队可是凭借着极其优异的表现,打出了赫赫威名呢。
当下,局势严峻至极,敌众我寡不说,对手还是与我军有着血海深仇的马家军这般劲敌。要知道,咸阳一旦失守,我军刚解放的西安可就岌岌可危了。好在,181师也绝非吃素的,为抵御马家军,他们亮出了一个“奇阵”。
一、马家军强悍的秘密
马家军源于清末回民起义,后来成了军阀部队。到民国时,悍匪马步芳把控青海马家军大权,当上了“青海王”,割据一方。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就和临近的马步芳部多次交手,那些战斗让我军遭受了重大失利与伤痛。
从装备角度讲,马家军在国军里都只能算三流。青海本就地瘠民贫,马步芳再怎么搜刮,也没多少油水用来更新部队装备。哪怕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给补充了些美式装备,也改变不了其装备低劣的状况。
就拿马家军王牌82师来说,鼎盛时期也就20多门炮,涵盖57毫米战防炮、75毫米山炮、105毫米榴弹炮这几种,82毫米这种本该是团、营级用的火炮,在马家军里居然算是师属火炮,可见其火力有多弱了。还有马步芳最得意的特务营,装备一直是军阀混战时期的马步枪、驳壳枪和大刀,到最后都没换上威力更大的冲锋枪呢。
那马家军为何会对我军构成这般大的威胁呢?
其一,马家军属于凝聚力极强的封建军队,高层骨干皆是马氏亲族,还相互联姻。即便后来披上了现代政治编制的外衣,骨子里依旧是封建军阀那一套,全军上下只认马步芳和马家,可谓有军无国。
其二,战场上马家军的官兵异常凶悍、顽强,内聚力和战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装备短板。相较于其他国民党军,他们常死战不退,韧性十足,而且部队后有手持机枪和大刀的督战队,谁不听令后退就格杀勿论,这点和日军相似,所以彭德怀才说“要像打鬼子一样打青马”。
其三,马家军有个厉害的“法宝”——骑兵。青海盛产马匹,当地居民大多会骑马,马步芳便因地制宜打造了庞大骑兵队伍。鼎盛时,其骑兵占5个旅编制,统辖9个团,员额达7160人,其中两个手枪团和一个宪兵团也是骑兵,共5400人,算上传令兵、执法队等杂七杂八的相关部队,参战骑兵超13000人。此外,部分步兵部队也配有马匹,赶路用马,到战场就成下马步兵,测算下来,马家军参战马匹在2万人以上。
可有人就疑惑了,冷兵器时代,骑兵凭借速度和冲击力堪称战场王者,可热兵器时代,骑兵地位不断下滑,尤其马克沁重机枪问世后,骑兵不就成了活靶子嘛,那怎么还能对我军造成这么大威胁呢?
二、我军曾在马家军面前吃了大亏
依笔者之见,马家军能对我军造成巨大威胁,关键在于当时我军装备比马家军还要差。要想有效应对骑兵,得配备大量自动火器才行,即便没有自动火器,起码也得有充足的枪械与弹药呀。可在红军时期,我军连人手一支枪都难以保证,更别提有足够的子弹了。
1936年,红军与马家军在河西走廊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血战,那一回,我军深切体会到了马家军的强大与可怕之处。
马家军作战时,常把集团性的骑兵冲击当作制胜法宝,往往数十甚至上百名骑兵组成一个集群,挥舞着马刀,向我军发起集团式冲锋。而我军那稀疏的火力,根本无力阻挡敌人的冲击,敌人只需一两轮冲锋,我军阵线就可能被冲垮,一旦阵线被破,接下来就如同面临一场屠杀了。
我军向来以机动性强而自豪,可在河西走廊,却打得极为被动。为啥呢?因为马家军的骑兵速度比我军更快呀。我军就算是“铁脚板”,强行军时一小时最多也就走10里路,可我们累死累活走一整晚的路程,马家军骑马只需2个小时就能赶上。我军走了一夜,本想在村庄歇歇脚,然而马家军根本不给机会,老是趁我军最疲惫时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