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学习,全身不舒服”

“除了学习,似乎对任何其他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一提到学习,就感到莫名的兴奋”

如果家长们发现孩子有以上情况,这可能是学习成瘾的信号!

很多家长可能认为,孩子迷恋学习是好事,甚至巴不得孩子“学习成瘾”。 但实际上,过度沉迷于学习并非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大火的韩女学习法)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例子,蔓蔓是非常勤奋的孩子,每天除了学习没有其他兴趣。一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对她赞不绝口,可是后来慢慢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

蔓蔓本来在晚上10点就能完成作业,但她总是不肯停下来,自学到深夜1、2点。父母劝她早点休息,她被迫停下时,她会焦躁不安,甚至发脾气。

原本睡眠时间就被严重挤压,再加上情绪波动,蔓蔓逐渐出现了失眠症状。

到了第二天因为打瞌睡而耽误学习又继续怪责自己不够努力,这种自责让她陷入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父母不得不带她去看心理咨询师,才了解到她并不是单纯的努力用功,而是患上了一种被称为“学习成瘾”的心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也会成瘾

喝酒成瘾、吸烟成瘾、打游戏成瘾这些都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努力学习”却被认为成瘾呢?

这正是学习成瘾的隐蔽性和危险之处。它不像其他成瘾行为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成瘾者往往难以自我察觉,甚至会在“学习”和“成长”的幌子下,将过度学习合理化,让自己误以为一直在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来自波兰和挪威的心理学家Atroszko、Andreassen等首次提出了“学习成瘾”(Study Addiction)的概念,并进行了量化实证研究。

学习成瘾并不仅仅指学生长时间学习,而是指在学习上表现出强烈的强迫性行为,对学习产生了无法控制的依赖。

研究主导者Pawel Andrzej Atroszko介绍,他们的研究灵感主要源于“工作成瘾”(Work Addiction)“工作狂”(Workaholism)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参考了卑尔根工作成瘾量表(Bergen Work Addiction Scale),设计了专门的学习成瘾量表,用来评估学习成瘾的七大核心症状。

你经常考虑如何挤出更多时间学习?

你总是花费比计划更长的时间在学习上?

你因为减轻内疚、焦虑、无助或抑郁而学习?

被他人劝说减少学习时,你依然我行我素?

如果被禁止学习,你会感到压力?

你因学习而忽视了爱好、休闲活动和锻炼?

你因过度学习对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学习成瘾量表,研究团队对2559名挪威和2177名波兰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学习成瘾与积极学习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

过度担心学习:学习成瘾者对学习进度和结果的焦虑远超正常范围。

学习动机失控:学习已不再是自发行为,而是一种强迫性行为,动机失去自主控制。

过度投入:他们在学习上耗费了过多时间和精力,影响到人际关系、休闲活动以及个人健康。

另外,研究发现,与赌博和电子游戏成瘾多见于男性不同,学习成瘾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2023年一项跨印度、挪威、波兰、葡萄牙和美国的调查,对5,884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研究也发现,学习成瘾在本科生和高中生中相对普遍,且女性学生更为多见。

在学习成瘾分数超出临界值的学生中,焦虑的临床显著水平出现的频率比普通人群高出约1.7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迫性学习行为、学习狂、学习成瘾等行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学习成瘾往往表面上打着“学习”“成长”的旗号,难以引起警觉,却会逐步耗尽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不是在于学习,而是成瘾

学习成瘾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Loscalzo和Giannini的研究指出,学习成瘾可能与完美主义倾向、强烈的内在动机、特定的认知特质、情绪调节能力的缺乏,以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这些特质使得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沉迷于学习中,难以摆脱对学习的高度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环境因素在学习成瘾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学校营造的“学习至上”氛围、对学习时间和成绩的高度重视,会让学生产生压力,不自觉地以学习为生活的唯一重心

而来自家庭的高期待、高要求也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压力。

一些家长不自觉地将孩子的成绩视为家庭荣誉的象征,要求孩子在学业上不断“突破自己”,使得学生内心形成“只要不断学习就能获得认同”的心理依赖。

这种环境因素与个体特质的相互作用,极大地增加了学习成瘾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成瘾的成因在不同的文化和年龄段中表现出相似的特征,这说明了学习成瘾背后可能存在的共通生理机制。

研究指出,在目前心理学界流行的人格五因素模型中,学习成瘾者在尽责性(表现为高度自律、有条理、谨慎等)神经质(情绪不稳定、易焦虑、脆弱、自我压抑等),上表现出明显的倾向。

与外向性(热情、乐观、冒险等)呈负相关,而与开放性和宜人性则未表现出显著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某些天生的性格特质使得一些人更容易陷入学习成瘾,而对于性格上不具备这些特质的人而言,往往不易产生对学习的强烈依赖。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就是,一个在学习上不追求完美、能轻松接受不足和失败的人,不太可能对学习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另外,Woropay-Hordziejewicz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瘾与多种心理问题互相交织,例如焦虑、抑郁、社交焦虑和强迫症等病理性问题。

学习成瘾是一种隐藏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让青少年深陷抑郁和焦虑,甚至是未来工作成瘾或其他行为成瘾的前兆。

因为许多成瘾者往往会从一种成瘾行为转向另一种,因此,学生时期对学习的高度依赖,可能意味着未来对工作的上瘾风险会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苦功”的无意识学习

在心理学上,任何一种成瘾行为都被视为病理性行为,病理性学习成瘾是一种无意识的、机械式的学习状态。

20世纪80年代,Glasser首次提出了“积极成瘾”的概念,他发现,大多数上瘾行为都呈现出单调重复的特点,并伴随一种“自动化”状态,让人进入类似出神的状态,从而获得满足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成瘾者同样如此,他们并不是在真正有效地学习,而是陷入机械化的“假性学习”中。

例如,他们可能长时间坐在书桌前机械地看书、做题,却并没有真正积极地思考或理解

事实上,学习成瘾者的绩点往往不如那些适度投入的学习者,后者能有效控制学习时间,不影响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我们常常会发现,班上学习最用功的学生,并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反而因为焦虑和强迫性学习而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成瘾的危害远不止于学业压力,青少年长期沉浸在这种无意识学习中,忽略了人际关系、娱乐活动和身心健康。

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踏入社会后,往往对“做题”以外的生活缺乏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中表现出焦虑、自我质疑,甚至对未来产生不安。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网络上很多人都说遇到什么困难时,总想“找套题刷刷”,因为题已经成为他们固化的行动模式,刷题可以缓解他们的不安和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不是所有大量投入学习的人都成了“学习成瘾者”。

为了应对高难度的认证考试或重要测验,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复习,但一旦考试结束,这种高强度状态也会随之结束。

这种短期高强度学习是一种理性的应对方式,而不是成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养有驱动力的大脑

当一个“好”习惯走得太远时,是时候做出反应了。

不难理解,学习成瘾是机械的、无效的学习,而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具有驱动力的学习。

真正有效的学习并不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学生在内心深处对知识产生兴趣、愿意挑战自我,并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目标。

这种驱动力能够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驱动力的大脑不会陷入机械的重复,而是充满好奇心,愿意探索新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学习驱动力不仅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更能够帮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找到克服的力量,而不是被难题压垮

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让学生更容易在学习中找到自我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和成绩而学习。

培养这种内在驱动力,从多个方面进行支持。

最关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知道学习从来不是是为了攀比和应试。

学习不是负担,是成就自我、理解世界的钥匙——在追求分数之外,找到自我成长的乐趣才是学习的意义。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