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警徽闪耀 | 木兰支队森林警察罗领军:护好每一棵树,办好每一个案

摄制/常曌宇 王思宁 刘子恒

纵览新闻首席记者 李见

在河北与内蒙古交界,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每年盛夏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旅游,这就是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林场始建于1963年,面积158万亩,是河北省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

60多年来,林场成了为北京阻沙源、为天津蓄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群众拓财源的绿色宝库。而守护这座宝库的,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英雄——森林警察。

10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驻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木兰森林警察支队。车子刚驶入大门,记者的视线就被院里各种各样的树木吸引,杨树、油松、柏树……宛如走进了五颜六色的丛林。“这都是我们和林场的同志一起栽的,你们来得稍晚了些,早半个月,更好看!”木兰支队北沟派出所警官罗领军笑着迎了上来。

一米八的大个子、利落的短发、整洁的制服,交谈中不乏风趣,初见罗领军,他温和可亲如邻家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领军(中)向同事传授工作经验。李见/摄

我们是大山的守护神

说起森林警察,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守大山的?看林子的?寂寞、艰苦、偏僻,是大家给他们打上的标签,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了解,森林警察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办理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盗伐滥伐林木、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10类刑事案件。“我们每天可充实啦,出外勤时看看绿水青山,与小动物亲密接触,走村入户和乡亲们聊聊天,普及下法律知识和防火常识,有意思着呢。明天穿厚点,我带你体验下。”罗领军眉飞色舞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李见/摄

罗领军所在的北沟派出所是木兰支队下辖的10个派出所之一,距县城33公里,辖区面积26.86万亩,相当于2.4万个标准足球场。每天,他都要和同事巡山,用他的话说,不亲自上去看看,心里不踏实。

第二天清晨7时,记者跟着罗领军从县城支队机关出发前去北沟派出所。10月的围场早晚凉意十足,看到记者拉高到脖子的外套,他打趣说:“这才刚开始,到山上才叫冷。”

沿着111国道一路前行,道路两侧各种各样的树木不断变换,远处的群山渐渐出现在眼前。“这叫蒙古栎,是国家珍贵树种,生长周期长;这是樟子松,是我们这边的特色树种;这个高高直直的就是云杉,夏天时候特别漂亮。前面有一段山路,道比较窄,会车时候要小心。”罗领军边开车边介绍,沿途的一草一木,他都无比熟悉。

一段时间后,警车驶入了林区的砂石路,在颠簸的车厢里,罗领军感慨地说:“现在条件好多了,以前的森林警察没有越野车,都是骑摩托上山,遇上大雪封山,只能徒步。”

行驶到林场入口,罗领军扭过头问记者有没有带打火机,确认没有后他跳下车摆摆手,招呼大家向山上走去。“这是我们森警的传统,进林区不抽烟不带火,作为执法者要以身作则。”

罗领军和同事边走边看,一会儿弯下腰查看动物足迹,一会儿爬上山头眺望,他还不时向同事传授工作经验。“森警是一个实践出真知的职业,林区里哪条路好走哪条路近,怎么巡山效率最高,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罗领军说,每一代森警都会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新人,自己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领军(右一)和同事在巡山。李见/摄

巡至半山,一队林场工作人员正拉着树木下山,罗领军三步并两步走上前去,将防火宣传单塞到领头人手里:“老王,下山慢点啊,可别忘了咱林区不让抽烟啊。”“放心吧,罗所!”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林区重复,除了防火,罗领军和同事们还要关注野生动物的情况。“现在偷盗猎情况基本没有了,但我还是会去动物聚集的地方远远看一看。”说起辖区的“精灵”们,罗领军脸上满是幸福。对森林警察而言,林区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就像自己的孩子。

不知不觉,记者手机显示的运动步数接近2万。而这对罗领军来说是家常便饭,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走3万多步。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森林公安天眼工程’,林区监控探头快200个了,但难免有看不到的地方,这时候,步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为什么依然要步行巡山?罗领军给出了回答。

结束巡山工作已是下午,记者来到北沟派出所,虽已过饭点,但林场工作人员仍贴心地为罗领军和同事们留了午饭。“来,尝一尝,这都是林场自己种的,纯绿色。”罗领军回忆,最晚一次是冬天的夜间专项行动,回到所里已经是凌晨,食堂还有保着温的饭菜。

令罗领军印象最深的,是原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场长田国恒说过的一句话——你们在这,就没有人敢搞破坏,咱们共管一片地、共护一片林。“林区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就是最大的荣誉,我们要做好大山的‘守护神’。”罗领军望着窗外五彩斑斓的树木,轻声说。

林区人民的知心好友

“田叔,我们来看你了!”下午4时,罗领军和同事们驱车来到西龙头乡甘沟口村慰问空巢老人田增顺。

车刚停稳,罗领军就招呼大家打开后备厢,拿出米面油和棉衣棉帽等过冬物资。“田叔是我们支队辖区的空巢老人,身体残疾且行动不便。我们会定期来看他,陪他拉拉家常、干点农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罗领军扛着一袋米,边走边说。

正在院中晒太阳的田增顺一见到罗领军,激动地摇着轮椅向门口挪动,老人听力不好,只是紧紧拉着罗领军的手,口中嘟囔着:“小罗你来啦。”

罗领军蹲下身,细致地问田增顺身体如何,最近有什么困难,同时拿出血压计,帮他测量。“田叔,低压有点低,平时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罗领军凑到田增顺耳边,一字一顿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领军(右一)和同事慰问空巢老人。李见/摄

罗梦娇是北沟派出所辖区的一名孤儿,经过罗领军在内的前后几任民警接力资助,已经走出大山,迈进了大学校门,她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帮助自己的森林警察寄来书信表达感激之情。

“没事的时候我会拿出这封信看一看,特别有成就感!”看着曾经孤单无助的小女孩如今走出大山,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罗领军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不只田增顺、罗梦娇,木兰支队的森林警察们对自己辖区有多少空巢老人、多少人生活有困难、多少人身体有残疾了如指掌。山区人员分散,有些人家住在山沟沟里,森警去他们家已经轻车熟路了。

“我们不仅是护林员,调解员和数据员,更是老百姓的贴心人。”木兰支队支委委员张凯介绍,森警和林区百姓亲如一家,是60多年双向奔赴的结果。

坚守也是一种意义

今年37岁的罗领军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2011年警校毕业后在山东青州做了3年特警。之所以选择森林警察,是因为热爱:“身为围场人,我对家乡有特殊的感情,离不开这一片片绿水青山。”

令罗领军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参加省公安厅督办的一起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专案。他和同事到可疑养殖场摸排时,被嫌疑人发现。“对方举着大铁锨就朝我拍过来。得亏我当过特警,身体素质还行,躲过了重击。”回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罗领军很是平淡。在他看来,干这行就是要用生命守护好林场的一切。“那一次,我们解救了140多只国家二级以上野生保护动物。”

前年冬天,辖区内连续发生了两起非法狩猎案,森警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支队及时成立了专案组。但狡猾的嫌疑人躲在暗处,罗领军和同事们就在冰天雪地里同嫌疑人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经过几个昼夜的连续蹲守,终于将嫌疑人抓捕归案。“大家捂着冻伤的耳朵,感觉这一切付出都很值得!”罗领军记得,收到省厅发来的贺电、被记集体二等功时,所有人都激动地抱在一起。

巡逻路上西北风揪着小雪片肆无忌惮地呼啸,打在脸上就像刀扎针刺;走几步,帽檐上就挂满了冰柱,风顺着骨头缝儿往里钻;汽车一天不开,电瓶就能冻没电;无人机冻到只能飞6分钟,就得换电池;积雪到小腿是家常便饭,有时深能到腰,得同事们相互帮忙,把人拔出来……对于森林警察来说,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领军(左一)在向林区居民宣传护林防火知识。王思宁/摄

师带徒是森林警察的传统,如今,罗领军也有了自己的徒弟——“00”后新警王艺源。

王艺源家在承德市,是通过社招当上的森林警察,“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森林警察近些年发展越来越快,对信息化需求越来越高。我想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守护‘金山银山’做贡献。”在指挥中心,王艺源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眼前的森林公安天眼系统。

“我们在林区共安装了190个摄像头,构建了‘步巡、车巡、无人机巡’的空天地一体化巡逻模式,如果某处有起火点,系统还会自动报警,实现精准出警。”王艺源熟练地单击一个点位放大,整片区域都呈现在了大屏幕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森林公安天眼系统。王思宁/摄

有一次支队开会,大家讨论起森警驻守深山的意义,最后不知谁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得到了一致认可——坚守也是一种意义。

从摩托车到越野车,从踏雪巡山到无人机航拍……一代代森警变的是办案条件和效率,传承的是信念。这一点,木兰围场的百万亩林海,都是见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