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全面入秋,夏天退至南海上空
随着广东徐闻顺利完成入秋流程,华南大陆地区终于全面步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这也标志着我国夏天的领地进一步缩减,目前仅剩海南岛、台湾岛南部沿海地区,以及南海诸岛和西藏南部低海拔区域仍在坚持夏季的最后阵地。然而,在北方,“冬将军”的力量持续扩张,这几天已彻底扫清了淮河两岸仅存的几片秋季“飞地”。包括成都、武汉在内的江淮、江汉平原以及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已经迈入冬天,江南地区也在强冷空气的推动下陆续开启入冬进程。
不过,未来几天的天气走势表明,南方地区的大范围回暖将为秋天争取更多喘息的机会。秋冬两季将在长江沿岸地区展开激烈“拉锯战”,秋天或将勉强保住江南和华南部分地区的小半壁江山。尤其是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制下,南方多地的气温将显著回升,白天的最高气温甚至可能重新突破20℃,暂时阻止冬季进一步南侵。
二、台风胚胎信号加强,南海活动迹象出现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趋势,特别是MJO季节内振荡湿区的移动情况。目前,MJO湿区正逐步进入南海至菲律宾以东区域,这一现象通常意味着热带洋面能量活跃,对台风生成和发展十分有利。根据超级计算机集合模式预测,未来10天内,南海中南部至菲律宾以东一带可能出现台风胚胎甚至台风的信号。尤其是在副热带高压偏强的情况下,这种热带扰动的活动更需密切关注,可能是会走的更加偏西的。
如果台风胚胎生成,其后续发展路径将对我国天气带来间接影响可能性存在。一般情况下,台风活动可能通过输送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结合,在我国南方引发显著的降水过程。考虑到近期南支槽的活跃程度,以及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台风是否会与冷空气的东北季风互相叠加,从而促进华南及江南地区制造一场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从历史数据来看,台风在12月生成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拉尼娜背景下,副热带高压往往会表现得更加顽固,热带洋面能量难以释放,从而延长了台风季节的活动周期。如果未来几天南海和菲律宾附近的热带扰动进一步发展成台风,不排除它会为我国沿海地区带来阶段性的大风、强降雨甚至是灾害性天气。同时,台风的湿气输入还可能加剧南方冷暖对峙的局面,引发更大范围的天气波动。
三、全国气温波动加剧,警惕台风可能的间接影响
除了台风胚胎的潜在威胁,未来一段时间内,南方的天气还有其他需要关注的重点。例如,江南地区在冷空气的间歇期迎来的大回暖,可能会导致昼夜温差加剧,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晚气温仍将明显偏低。随后。12月6日强冷空气南下,对江南气温直接打击。此外,华南的气温波动也将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海南和粤西地区,在暖湿气流的加持下,这些地方的日最高气温或将重新接近30℃,但12月6-8日的冷空气却对华南影响一般。
而北方的冬天也在继续深化。从东北到华北,低温和积雪正在逐步增多,尤其是在极地涡旋的影响下,冷空气活动频繁。近期,东北多地最低气温将维持在-20℃以下,部分地区可能再度刷新本季新低。冷暖空气的明显对峙,以及台风活动可能带来的暖湿输送,都可能让接下来的全国天气充满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很显然目前我国的天气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南北分化: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劲,冬季版图逐步扩大;南方则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维持回暖态势,秋冬两季胶着不下。而与此同时,热带系统和中高纬度冷空气的交互作用,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天气演变的关键。沿海地区需要关注台风生成的可能和动向,北方地区也需注意防范低温和积雪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