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上课时分,台湾大学的校园里就会回荡起21响钟声,发出钟声的这口钟叫“傅钟”。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口钟和它独特的21响,都是为了纪念一个人,那就是傅斯年。
傅斯年不仅是台湾大学的第四任校长,他还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
傅斯年是山东聊城人,祖上曾是朝廷大员,后家道败落,不过毕竟是世家,文化底蕴还是比较深厚的。他的祖父傅淦文武双全,据说“大刀王五”就曾拜在他的门下。傅斯年从小就跟祖父生活,也学了一身侠义之气。
1916年傅斯年考上北京大学,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兴起,他跟罗家伦等人组织成立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发表了大量的鼓吹新文化的文章。对此,蔡元培全力支持,特地从从学校经费中每月拨出2000元。由此,傅斯年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名人。
毛伟人后来回忆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的经历时提到,
“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得有几个是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很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馆助理员所讲的话。”
由于傅斯年的影响力,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北京十三所大学开筹备会议,傅斯年被推举为游行总指挥。因此,学生游行开始时,傅斯年高举大旗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后面是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
到了当年夏天,五四运动逐渐平息,此时傅斯年也考上了“庚子赔款”的官费留学生,他先后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学习,后到柏林大学进修语言学。
1926年,傅斯年学成回国,在中山大学任文学院长,后在中山大学创办语言历史研究所。在此基础上,两年后成立中央研究院语言历史研究所,傅斯年任所长。1929年,研究所从广州迁往北平,迁址在北海的静心斋。
这一期间,傅斯年组织了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给以后中国的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文字学等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专业的学者,傅斯年虽然远离政治,不参加任何党派,不过他作为国民参政员,两次上书弹劾两任行政院长,导致孔祥熙和宋子文先后下台。
1949年1月,傅斯年随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台北,并兼台湾大学校长。蒋介石到台湾后,把傅斯年当作“座上宾”,时常邀请他到总统府吃饭,商议国事。
李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蒋介石迎接李宗仁到台湾,在机场的会客室里,蒋介石坐在沙发上,旁边就是傅斯年,他翘着二郎腿,拿着烟斗,就这样叼在嘴里,跟蒋介石指手画脚地讲话。凭这一点大家就知道傅斯年在台湾的地位。
傅斯年是一个大胖子,不是一般的胖。据说一次有人请客吃饭,宴会结束时主人准备好了滑竿,结果两个工人一见傅斯年抬起滑竿扭头就跑,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也正是因为身体肥胖的原因,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在台湾省议会答复教育行政质询时过度激动,导致出现脑溢血,抢救不及,病逝于会场,时年54岁。
傅斯年逝世后,葬于台湾大学校园,为了纪念他,学校建立了希腊式纪念亭傅园及“傅钟”。后来,“傅钟”成为了台湾大学的象征并设计入校徽中,每节上下课钟会响21声。因为傅斯年曾说过: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五四那一代人都是为了中国的强盛努力的奋斗的,可惜傅斯年先生早逝葬在了海峡彼岸,希望两岸早日统一,能一圆先生的家国富强梦。